何麗娟
【摘要】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就將迎來他們的第一次升學,筆者的心里又是難舍又是欣慰。從第一次見面的生疏到熟悉,他們天真的笑臉為我?guī)碜罴兇獾臍g樂,他們脆生生地一聲老師便有讓我甜到心底的神奇魔力。師生磨合的過程縱然諸多不易,他們卻讓我更加堅定孩子是存在人間的天使。做好幼兒園和小學銜接,不僅是為工作負責,更是為孩子們未來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入學準備不僅是為小學做準備,更是為孩子一生發(fā)展做準備。以下是筆者將結(jié)合理論知識與多年的實踐教學對科學做好入學準備的幾點分析,只希望可以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有哪怕微末的作用。
【關鍵詞】 有效銜接 入學準備
【中圖分類號】 G6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2-009-020
一、陽光教育,心態(tài)銜接
古人曾經(jīng)說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師的一言一行深刻影響著孩子們的思想、行為。離別在即,不少情感細膩的老師或多或少會流露出些許悲傷。孩子們的心是敏感的而直接的,一旦他們意識到熟悉信賴的老師是因為即將面臨的升學感到悲傷,會讓本就對未知心懷畏懼的孩子們感到不安甚至抵觸。我們當然可以不舍,只是在表達上力求積極向上,用陽光的心態(tài)為孩子們描述小學的生活,喚醒孩子們對升學的期待。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繪本、情景模擬等方式幫助孩子們熟悉小學生活,讓孩子們在趣味性地活動中成長感悟。我還記得認識的同行在某天接到之前學生的電話,哭鬧著說要回幼兒園。同事哭笑不得,一問原因才知道是因為小學午休不會準備水果、考試考不好回家還會被爸爸媽媽嫌棄。雖然是看似簡單的抱怨卻不得不讓人深思,如何提前讓孩子們知道即將面臨的困難,教導他們上進,用積極地心態(tài)應對改變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樣子的傷心了呢?
不僅孩子們需要調(diào)節(jié)升學心態(tài),老師也需要首先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控制情緒,陽光教育,做好心態(tài)銜接,讓孩子們伴隨歡笑畢業(yè)、懷著期待升學。
二、規(guī)范行為,習慣銜接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經(jīng)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毙W階段的生活節(jié)奏較幼兒園更為緊張,行為規(guī)范要求更為嚴格,要讓孩子們迅速適應小學生活,就需要提前培養(yǎng)好良好習慣。
在生活方面從孩子進入小班的這一刻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排隊如廁,中班培養(yǎng)孩子們基本自理能力,如做好物品的歸納整理,大班別人的事情幫著做如值日生輪換制度等。細心觀察孩子們的日常行為,發(fā)現(xiàn)不對的及時糾正,為小學生活打好基礎。曾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位高中學生一直不會系鞋帶、連自己的衣褲都是每周末帶回家清洗,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異的他卻對生活常識一無所知。想來父母為他可以專心學習付出了極大的心力,卻讓他在日益成熟的交友中時常受到排擠,他在學校過得并不開心。每每看到這些報道,我更多的是所思所想便是要求自己的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一次次規(guī)范重復中學會獨立,學會擔當。
在學習方面,首先是要幫助孩子們克服天性中的多動,養(yǎng)成正確地寫字姿勢,在日常教學中加以指導,布置鍛煉性地學習任務提升孩子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如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畫完一幅畫、讓專心玩兒積木或是靜坐一段時間。再就是要鼓勵孩子們多思考、多問,進行言之有理即可的開放性答疑,遇到不懂得問題大膽提問,做到知其然,也其所以然。這有利于孩子們在面對相對較難的小學知識時快速吸收、甚至能夠由表及里,舉一反三。
三、加強鍛煉,體能銜接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論是支撐各類學科知識的學習,還是孩子們?nèi)粘_\動消耗的需求,做好體能銜接也是幼升小不容忽視的問題。每每刷到青年人因為熬夜工作猝死的新聞都在不自主擔心孩子們的體能健康。也許有人會認為學習是輕松的,不費體力的,那我要說這是不對的。即使是簡單地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專注的聽課,對體力和精神都是無形消耗。不少同學進入小學都會感到力不從心,身體乏力,這就是鍛煉不足,體能更不上的原因。同樣是跑步,有的同學總能名列前茅有的同學卻表現(xiàn)得上氣不接下氣,除了本身體質(zhì)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體能的差異。
這一點在幼兒階段便可以窺見,孩子們因為家庭環(huán)境或是本身個性的原因,有的喜靜如山水,有的喜動如赤兔,間接導致了孩子們在體能方面的差異。幼兒教師應當關心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在教學設計中適當加入活動環(huán)節(jié),每天堅持不少于2小時的戶外活動,最大程度地發(fā)掘孩子們的體育愛好,鍛煉孩子們的體能。
四、協(xié)調(diào)家長,穩(wěn)定銜接
隨著時代發(fā)展,國家對人才素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少家長為孩子的將來感到焦慮,盲目提高孩子們的競爭力。各類輔導班、培訓機構宛如雨后春筍迅速崛起,一節(jié)小小地記憶力訓練課程居然炒到了上萬元的金額,不少家長排隊為孩子報名……即使有些本想給孩子一個相對輕松童年的家長也在這樣的趨勢下不得不開始咨詢了解相關培訓信息。有的家長為了讓小孩兒在小學考試中拔得頭籌,早早學習一年級知識,又買來各種習題冊進行填鴨式教育。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反而在一味地被動接受中變得麻木,這樣培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會是常人口中的“書呆子”,除了讀書什么都不會,他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讀書是為什么。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忽略孩子自身的需求,過度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幼小銜接切忌“拔苗助長”,這需要老師主動跟家長溝通了解情況,從專業(yè)的角度給出一定建議,幫助家長理性制定培訓計劃,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傾聽他們的聲音,感知他們的喜怒哀樂,幫助孩子們穩(wěn)定銜接幼升小,在學生、家長、老師之間搭建起理解的橋梁。
五、守禮明德,人際銜接
人是群居動物,中國更是人情社會,如何恰當?shù)靥幚砗萌穗H關系是大人和小孩兒都需要學習的必修課。孩子的禮貌和德育培養(yǎng)更需要從小培養(yǎng),特別當今多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難免養(yǎng)成飛揚跋扈的習性,目無尊長不知法度??档孪壬?jīng)說過:“因為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睂W校更不是供孩子胡作非為的地方。良好的人際交往可以幫助孩子們盡快適應環(huán)境,塑造良好個性,甚至提升智力發(fā)育。
幼兒教師要以身作則,以禮待人以德服人,教會孩子們禮貌用語,如看見老師喊“老師好”,尊敬家里的長輩。設置相應的情景規(guī)范孩子們的行為,比如在教學活動中滲透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看到大人事情多耐心地等一下,營造禮貌氛圍潛移默化地轉(zhuǎn)變孩子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教導孩子換位思考,如通過講解故事,情景表演等增加孩子們的同理心。大力推動活動前的晨談活動鼓勵他們學會分享,創(chuàng)設不同的團隊游戲讓孩子選擇自己的小伙伴,例如通過老鷹捉小雞之類的游戲或是益智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在孩子們發(fā)生糾紛時,冷靜了解事情經(jīng)過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斷,作出相應的懲罰,告訴他們友好相處的道理……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yǎng)孩子們明辨是非的辨別能力,積累孩子們的處世經(jīng)驗,幫助孩子們盡快融入小學新環(huán)境。
學前階段的孩子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是以豐富多彩的游戲為主,而小學則是以學習教材知識為目的,老師課堂授課的方式為主要方式,家長學習要求升高,孩子們壓力驟增;作息制度也有了較大改變,生活節(jié)奏加快;老師不再有那么多的機會一一接觸學生,孩子們的獨立能力面臨進一步優(yōu)化;環(huán)境設備也變成了統(tǒng)一整齊的課椅……種種不同讓幼兒園升小學的銜接變得尤其重要,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可以為孩子們提高有效幫助,在往后的學習生涯中多一分從容不迫。
也許多年以后,孩子們會記得他的大學老師、高中老師甚至小學老師,卻很少有人可以記得他的幼兒園老師,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出現(xiàn)在彼此生命中的痕跡會隨著歲月沉淀越發(fā)深刻,也許大腦忘記了我們的身影,可我們教會孩子們的東西卻可以伴隨他一生!祝愿孩子們前程似錦,縱然成長成熟也能擁有兒時的歡樂,帶著老師教的東西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 參? 考? 文? 獻 ]
[1]徐竽.加強幼小銜接 促進幼兒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J].成才,2015.
[2]論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的合作[J].符太勝,嚴仲連.教育科學.2015(05).
[3]幼小銜接降溫須破“起跑線”焦慮[J].張淳藝.寧波通訊.2018.
[4]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劉長青.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