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璇 程志康
摘要:二十一世紀以來社會迅猛發(fā)展,電氣工程現代化技術的優(yōu)勢也越來越明顯,已經應用到生活中的多個方面。從當前我國的形式來看,在電氣工程的建設中主要集中在工業(yè)發(fā)展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電氣工程中自動化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文章以電氣工程的自動化,工程建設中的問題和發(fā)展方向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建設;發(fā)展方向
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后,電氣工程技術和自動化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體系中作用越來越大。而且,就從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電氣工程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水平已經能夠直接影響我國的社會生產力了。特別在建設工業(yè)化社會主義社會的關鍵階段,加快電氣工程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發(fā)展速度,對我國保持經濟快速、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而且,積極建設新型電氣工程生產系統和自動化控制系統,又是我國完成產業(yè)升級的關鍵。所以加快電氣工程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建設和發(fā)展,是促進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必要方法。
1我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建設分析
眾所周知,人類在好早以前就有了機器的使用,這其中我們忘不了的就是瓦特,他的改良蒸汽機將科技帶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人類也在那時漸漸有了一個自動化的意識,不斷的在工業(yè)中去對自動化進行一個探索。自動化給電氣工程帶來了好多便利,大大減少了勞動生產的問題,使越來越多的的人嘗試自動化,現在的電氣工程自動化意義非凡。
1.1大力提升自動化技術的必要性
我相信自動化以后對生話的改變會越來越多,生產制造,餐飲服務,學科教學等都涉及到了自動化技術。對于電氣工程來說,最明顯的優(yōu)勢是很好的提高了生產工作效率,還減少了勞動力的使用,這些也改善了之前中國自動化不良的環(huán)境形勢。自動化涉及的技術方面復雜而多變,在生活中的實用性也很強,自動化技術的加入,導致電氣工程的效率穩(wěn)步提升,而不是局限于那些繁忙的勞動力。從前的生產技術單一枯燥,往往都是以人工為主體,在開發(fā)、生產、研制方面效果不佳,最后也是許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費,但是自動化技術的加入可以大大減緩這些問題,智能的技術代替人類去工作,為人工提供一個合適的方案設計,去除了其中繁重的人工環(huán)節(jié),對機械增加一個智能大腦控制。
1.2廣泛應用自動化的作用
電氣工程作為我國的一項重要發(fā)展對象,要不斷的去增加自動化技術的投入,在生產過程中合理的設置一個實際程序,一步步的去執(zhí)行下達的指令,普遍的去推廣自動化,去幫助人工來實現高標準的操作和高標準的效率,減少人力的使用,同時也沒有了那么多的設計,也使每天的工作強度減輕,同時也抵制了一些人對單一枯燥的生產厭惡情緒,可以說自動化技術把電氣工程這一行業(yè)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改善了產品的質量,同時也對之前那種簡陋的程序自行進行一個優(yōu)化。雖然自動化的技術應用趨勢已是勢不可擋,但當下的電氣工程正處于基礎發(fā)展期,那些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還處在改革中。只有了一個完美完善的設計,才會去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逐步滿足顧客方方面面的需求,這些也是為了自動化技術的優(yōu)勢做了一個很好的推廣。利用自動化可以完成一些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還不知疲倦的一一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產品出來,自動化對信息的儲備,保存,對設備的掌控也比人有好多的優(yōu)勢。
2我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未來發(fā)展趨勢探討
2.1自動化要不斷的去突破創(chuàng)新
對于工作項目來說,對自動化有一個綜合的分析處理,是一種必要的工作內容。處在信息技術的環(huán)境中,電氣工程和自動化的技術聯系緊密,互輔互助,電氣工程的自動化通過控制相關的電腦來去實現一種智能大腦的作用,還有極個別的電氣工程已經離不開自動化的操作,將自動化融入到工程中來,可以幫助企業(yè)進行一個大規(guī)模的生產制造,也能通過自動化的運轉,發(fā)現一些流程中的不足,及時對產業(yè)的生產結構做出一個調整,也能借由它的工作來得出一些具體準確的數據出來。使設計制造的步驟流程做出更好的改變,在一步步的探索中深化自動化功用。
2.2不斷的提高準確性
自動化的出現,代表了一種高新技術的體現,它在人們生活中有著很高的地位,自動化對準確度要求是非常高的,這也是他比人類的優(yōu)勢所在,對自動化的設計生產都有著高標準要求,在信息儲備和生活應用中也有著不容小覷的實力。電氣工程如果只靠人工去實現技術的突破往往是有難度的,而且還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自動化的加入使其可以不間斷的去分析,嚴格按照標準去完成。逐步使準確率提高,不斷促進電氣行業(yè)的發(fā)展。
3結束語
在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技術在智能化、微型化和模塊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相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國一定能夠趕上國際先進水平,從而促進我國的經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丹丹,馬超.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fā)展現狀與展望[J].建材與裝飾,2017(52):194.
[2]劉乾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17(48):61.
[3]劉姝含.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認識及未來發(fā)展方向分析[J].南方農機,2017,48(24):99.
[4]顏寶塔.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7,15(36):19+21.
作者簡介:張子璇,性別:男,出生年月:1998年3月28日,籍貫:山東省淄博市,研究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學位:工學,職務職稱:學生,指導老師:程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