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
摘 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數學知識了解有限,所以在教學時老師若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應該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老師還應該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這就需要老師基于學生的特點,進行生活化教學,但是許多老師受以往教學經驗影響,對如何進行生活化小學教學感到苦惱,對此本文進行了相關策略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這首先需要老師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理解能力;其次還需要結合信息技術,借助生活中模具適當拓展,培養(yǎng)直觀想象;最后老師可以講述知識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生活加以應用,提高學生能力,本文就從以上方面進行相應探討。
一、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理解能力
在進行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時,老師可以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在實行教學時,老師可以適當進行生活化教學,巧妙的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理解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應該以學生為主,及時與其進行課堂交流,同時詢問學生相關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魅力。
例如老師在講述《年、月、日》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在進行這一課時的講解時,可以首先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講述,讓學生知道月的種類,年的種類,以及相關的顧慮。老師還可以詢問學生:大家的生日都是哪一天?有些學生回答自己時2012年9月23日出生,老師可以繼續(xù)詢問學生相關的知識:學生回答2012是年,由于能夠被4整除,所以是閏年,一共有366天,9月是小月,一共有三十天。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日,使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此外老師也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數學知識的魅力,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提供一定便利。同時老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告知學生,學生的生日也是自己媽媽的母難日,所以作為后輩在生日時應該對自己父母表示感謝。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yǎng)。
二、結合信息技術,借助生活中模具適當拓展,培養(yǎng)直觀想象
在進行小學數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應該注意到,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薄弱,同時學生更加擅長直觀記憶,所以在知識教授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述,同時,借助相關的教學模具,對學生進行實物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就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的知識遷移,構建數學知識網絡。
例如老師在講述《圓》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在教學時,應該意識到,這一內容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同時有關圓的知識往往需要結合相關圖形,在教學時老師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直觀的向學生展示相應的知識概念,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內容,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思考生活中圓的存在,有的學生回答:球的一個切面就是圓。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相應的模具,借助相關模具講解相應的知識重點,培養(yǎng)學生直觀想象,同時老師還可以結合相應的例題進行講述例如一個直徑為40米的花壇,其面積是多少,學生圓的面積公式是πr2,2r=d,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面積為1256m2,通過相應的例題使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幫助學生直觀感受數學知識魅力,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創(chuàng)造便利。
三、講述知識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生活加以應用,提高學生能力
在教學時,老師應該意識到學生之所以對數學知識缺乏興趣,主要是不了解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lián)系,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根據知識內容,適當引入相關的生活應用,同時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數學知識的相關應用,真正將數學知識內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所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接下來教學創(chuàng)造便利。
例如老師在教授《小數乘法》的相關內容時,老師還可以在講述相關的知識時,讓學生思考小數在學習中的應用,比如老師可以詢問學生大家在買東西的時候,經常出現(xiàn)多少錢一斤的說法。比如現(xiàn)在老師想要購買3斤豬肉,一斤大概35.6元,一共需要多少錢,學生經過相應的計算,得出最終的答案,使學生對相關的知識有直觀的了解,同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發(fā)現(xiàn)數學知識中的魅力。既然進行生活化教學,就需要老師結合生活實際講述數學知識在生活的中應用,學生理解遷移能力相對有限,無法發(fā)現(xiàn)相關知識,對于這種情況,老師可以結合近期發(fā)生的相關事件,講述數學知識在生活的中應用,講述知識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生活加以應用,提高學生能力,為接下來的生活化教學提供便利條件。
綜上所述,小學生對于零散的數學知識理解有限,所以在教學時,老師可以結合生活進行生活化教學,這首先需要老師結合生活實際,講述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理解能力;其次還需要結合信息技術,借助生活中模具適當拓展,培養(yǎng)直觀想象;最后老師可以講述知識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生活加以應用,提高學生能力,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創(chuàng)造便利。
參考文獻
[1] 張文,高玉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與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05(1):35-36.
[2] 盧崢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7: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