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娜
摘 要:在步入到新世紀之后,我國的改革開放程度日益加深,高校音樂教育工作也進入到了一個迅速發(fā)展的全新階段,其中表現出來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國際間音樂文化溝通往來日益頻繁,這讓人們在思想觀念方面發(fā)生了轉變,意識到我國音樂應該平等進入世界音樂文化領域。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方法就是音樂教育民族化,對民族音樂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和發(fā)揚,始終將教育民族化放在突出地位,培育學生良好的民族精神,引導學生樹立強大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本文將重點就新時期高校音樂教育民族化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音樂教育;民族化
物質生活的豐富讓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迫切,聆聽音樂和加強音樂學習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形式。高校音樂教育就是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培養(yǎng)的堅實陣地,同時也能夠培育出更多的優(yōu)秀音樂人才,使得他們?yōu)槲覈魳肥聵I(yè)的改革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新時期高校音樂教育改革已經進入到了非常關鍵的階段,在教育改革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找到教育改革方向,而推動音樂教育民族化發(fā)展就是最為正確的方向和必然改革趨勢。
一、培育學生民族情懷,擴展音樂教育內容
高校教育改革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階段,各個領域的改革工作都在深入推進,明確了改革發(fā)展的方向,同時也為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了動力。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之下,過去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已然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甚至是讓學生產生了消極抵觸的情緒?;诖耍處熞鲃尤谌氪罅康拿褡逦幕?,全力打造迎合時代要求,擁有明確方向的音樂教育課堂,讓學生對音樂課程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和強烈熱情。我國的民族音樂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在漫長歷史的洗禮當中仍舊呈現出了巨大生命力,而且保留下來的都是精髓。教師需要在音樂教育民族化的探索過程當中,積極擴展音樂教育內容,加入民族元素,培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民族情懷,增強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為學生展示《梁?!返冉浀涞拿褡逡魳纷髌?,讓學生接觸大量擁有傳統(tǒng)音樂審美的優(yōu)秀作品,豐富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發(fā)現其中的民族元素,品味其中滲透的民族情懷,提高音樂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效果。
二、健全音樂教學機制,增強民族音樂技能
新時期高校音樂教育在改革事業(yè)發(fā)展過程當中獲得了諸多優(yōu)秀成果,而在一系列的反思和總結當中也掌握了一個重要的規(guī)律,那就是高校音樂教育必須與時俱進。所以在全新的教育階段,高校音樂教育要給學生搭建新型學習平臺,關注學生音樂專業(yè)素質的培育,在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通過開展綜合性訓練來培育學生音樂技能,尤其是提高學生民族音樂技能水平。我國的音樂藝術歷史悠久,蘊含著豐富的音樂精華,值得在高校音樂教育當中推廣應用。為了促進高校音樂教學體制的健全,增強學生民族音樂技能,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音樂活動組織形式,把學生帶到校外參與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比如帶領學生參加周末音樂會,引領學生欣賞民族歌舞會等。這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親臨現場的良好體驗,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視聽說技能,促使學生全方位感悟民族音樂的魅力,加快民族音樂教育民族化發(fā)展步伐。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糾正學習態(tài)度,加強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力度,比如利用網絡平臺獲取豐富的民族音樂學習素材,在自主學習當中加強積累和方法總結,在與師生的互動交流當中完善學習技巧,深化對音樂民族化的認識,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
三、引入民族音樂要素,強化民族音樂感知
大量經典的民族音樂作品均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當中的實際案例,補充音樂教育內容,并為音樂教育民族化的落實提供必要支持。民族音樂當中包含大量的中國元素,融入了大量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既能夠豐富學生的音樂感知,又能夠讓學生對民族音樂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帶有濃郁中國味的民族音樂作品充實到高校音樂課堂當中,可以明顯提升課堂藝術價值以及文化價值,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感知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并從初步的民族音樂感知過渡到深刻的民族音樂理解,最終實現民族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例如,教師可以在音樂鑒賞課程當中引入大量帶有濃郁民族風情和民族特色的音樂作品,比如《扭秧歌》、《祝酒歌》、《潑水節(jié)之歌》等,運用多媒體為學生進行作品的生動展現,促使學生理解與吸收其中的民族文化要素,吸取其中的藝術精華,促進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音樂教育的民族化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教師還要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整合起來,在引導學生鑒賞完音樂作品之后,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展示的平臺,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為教師結合教學成果調整音樂教學策略打下基礎。
在全球一體化的新背景之下,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在民族發(fā)展歷程當中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在國家音樂事業(yè)的長效發(fā)展進程當中,音樂民族化已然成為了音樂事業(yè)進步的方向。音樂民族化的實現有助于貫徹民族音樂意識,打造優(yōu)質的民族音樂文化。高校鋼琴教育事業(yè)在發(fā)展過程當中也要促進音樂民族化的貫徹與落實,找到一條適合高校音樂教育發(fā)展以及音樂人才培養(yǎng)的民族化音樂教育發(fā)展道路,增加高校音樂教育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新性。
參考文獻
[1] 劉芳毓.高校音樂教學的民族化意義[J].科技音樂之聲,2019, (06):45-46.
[2] 楊樹.中國鋼琴作品創(chuàng)作的民族化進程和對鋼琴教育民族化的思考[J].樂器,2017,(0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