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細平
【摘 要】目的:調查健康體檢人群的患病情況及其保健意識。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待的健康體檢者4432名進行調查,均進行體檢與常規(guī)的保健宣教,隨訪1個月以上,用保健意識問卷調查體檢前與體檢1個月時他們的保健意識情況??偨Y他們的患病與保健意識情況,并以男女分組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4432名健康體檢者患病類型以脂肪肝、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前列腺炎為主,男性脂肪肝、高血壓、單純性肥胖、慢性胃炎、膽囊息肉、膽囊炎、前列腺炎明顯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高脂血癥、婦科疾病均明顯高于男性(P<0.05);體檢前男性與女性保健意識差異不顯著(P>0.05),體檢1個月時均有明顯提升(P<0.05)。結論:健康體檢人群患病率較高,而且性別不同,患病存在一定的差異,積極做好體檢與宣教,對于提高他們的保健意識意義重大。
【關鍵詞】健康體檢人群;患病情況;保健意識;調查
【中圖分類號】R19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14-02
社會發(fā)展與醫(yī)學模式轉變,使得人們對就醫(yī)有更多選擇,而且他們的實際需求、價值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對醫(yī)院服務有了新要求[1]。我院自從成立健康體檢中心以來,已經服務健康體檢人群成千上萬,而且經體檢篩查出的患病人數較多,通過體檢與保健宣教,提高他們的保健意識,積極預防與治療疾病,改善了他們的生存質量[2]?,F就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待的健康體檢者4432名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待的健康體檢者4432名進行調查,入組對象自愿配合研究,且隨訪時間不低于1個月,根據性別不同分為男性組與女性組。男性:2930名,年齡16~80歲,均值(50.4±10.6)歲。女性:1502名,年齡16~80歲,均值(50.8±10.2)歲。男性與女性年齡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對象均進行體檢與常規(guī)的保健宣教,隨訪1個月以上,用保健意識問卷調查體檢前與體檢1個月時他們的保健意識情況。保健意識問卷主要包括相信合理膳食促健康、了解吸煙危害、相信積極配合治療促健康、有必要加強自我保健、積極定期參與體檢、掌握合理膳食結構、堅持運動鍛煉、常備急救藥物、性知識保健等。
1.3 觀察指標
總結體檢人群的患病與保健意識情況,并以男女分組進行統計學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選擇SPSS23.0軟件,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不同性別體檢者患病情況比較
4432名健康體檢者患病類型以脂肪肝、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前列腺炎為主,男性脂肪肝、高血壓、單純性肥胖、慢性胃炎、膽囊息肉、膽囊炎、前列腺炎明顯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高脂血癥、婦科疾病均明顯高于男性(P<0.05),見表1。
2.2 不同性別體檢前、體檢1個月時保健意識比較
體檢前男性與女性保健意識差異不顯著(P>0.05),體檢1個月時均有明顯提升(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yī)院對健康體檢人群的重視增加,有研究發(fā)現健康體檢人群中患病人數較多,可能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3],為此有必要進一步探究。本次調查研究顯示:4432名健康體檢者患病類型以脂肪肝、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前列腺炎為主,男性脂肪肝、高血壓、單純性肥胖、慢性胃炎、膽囊息肉、膽囊炎、前列腺炎明顯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高脂血癥、婦科疾病均明顯高于男性(P<0.05);體檢前男性與女性保健意識差異不顯著(P>0.05),體檢1個月時均有明顯提升(P<0.05)。為此,作為醫(yī)務人員應積極做好健康體檢者的健康宣教,叮囑他們摒棄不良生活習慣的好處及方法,促使他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相關疾病知識知曉程度,從而積極預防或減少相關疾病發(fā)生;政府與社會也要做好大力宣傳,增強人們的保健防范意識,珍愛生命,珍惜健康,不斷促進自我保健意識的提升[4]。按照維多利亞宣言的四大健康基石,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若能很好地踐行,便可做好自我健康的保護,從而改善生活質量。綜上所述,健康體檢人群患病率較高,而且性別不同,患病存在一定的差異,積極做好體檢與宣教,對于提高他們的保健意識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羅玉萍.健康體檢人群患病情況與保健意識的調查分析[J].母嬰世界,2017,3(22):238.
孫志婷.健康體檢人群患病情況與保健意識的研究分析[J].養(yǎng)生保健指南,2017,16(44):248.
郭潤珍,崔秀格,王舒一, 等.某市干部人群”三高”疾病患病情況及其健康干預需求的調查分析[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8,20(3):181-183.
于平平.分析健康體檢人群患病情況與保健意識[J].健康必讀,2019,14(1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