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理念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當引起教師的足夠重視,同時教師還要在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進行有效滲透,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為學生在未來能夠成為一個更加優(yōu)秀的人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讓學生肩負起為國家快速進步和高速發(fā)展而不斷努力向前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本文對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責任擔當”提供有效的建議看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責任擔當
前言
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是學生能夠把事情做好的一個基礎,也是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當中很重要的一項課程。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學引導,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同時引導學生在做事情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使學生在遇到任何工作都能夠拿出自己的全部精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同時端正了學生在做事情之前的一種認真端正的態(tài)度,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身邊人的信賴,并與做事情中有端正負責態(tài)度的人成為朋友,同時與他能夠共同的進步??偠灾?,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責任擔當”的教學方式百利而無一害。因而教師應當合理的將這種教學方式運用到課堂當中。
1.重視學生責任擔當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正處于小學這樣一個階段,心智還沒有完全的發(fā)育成熟,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因此學校應通過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程來提高學生的道德行為和全面綜合素質。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要充分的重視學生責任擔當素質培養(yǎng),在教師進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當中,要充分的將責任擔當素養(yǎng)的重要性滲透進去,同時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舉止習慣,為孩子們樹立一個對工作盡心盡力認真負責的好榜樣,希望學生也能夠向老師學習,能夠在未來的工作和社會當中肩負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讓學生自己也能成為其他人的榜樣,肩負起對社會的責任,為社會的美好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開發(fā)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
學校開展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程主要是想讓學生通過學習來完善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從而得到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的結果,通過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讓學生就能夠從平時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教材中認識到有責任感有擔當的重要性。例如:在學習《美好集體有我在》這一課程內容時,由于學生就正處在班級集體的氛圍中,教師可以用實際的班級生活為例,學生能夠自主的撿起地上掉落的垃圾,為班級中的花花草草能夠按時的澆花,為班級的活動板報進行策劃等行動,讓學生承擔建設美好班集體的責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根據調查,很多孩子都非常喜歡網游《王者榮耀》。該網游下載量居榜首,日活躍用戶至今已突破千萬。教師將一名13歲的少年,拿父母銀行卡打賞主播,敗光父母三年辛苦積蓄的新聞作為教材內容對原有內容進行了替換,并引導學生就自己的經驗展開討論:沉迷游戲會有什么危害?如何避免?學生討論積極而又熱烈,從游戲歪曲歷史,談到身邊同學沉迷網游的現狀,再到騰訊公司出臺防沉迷系統(tǒng),最后談到了沉迷網絡游戲對健康、精神和學業(yè)的影響,并羅列出他們自己認為有效的避免沉迷網絡游戲的方法。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入腦入心。
3.結合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素養(yǎng)
任何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都需要學生進行理論實踐來證實。通過結合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素養(yǎng)也是一種方式。在道德與法治書本中教授孩子們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做了錯誤的事情不可以撒謊,要勇敢的承認事情是自己做的。而將理論運用到生活中時候就要給父母洗腳,吃東西時要把大的給弟弟妹妹,自己要吃小的。在不小心打碎了花瓶時,用勇敢的承認花瓶是自己打碎的,要做到足夠的誠實。這樣學生從課本當中學到的肩負責任感的理論能夠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就達到了教師教學的目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能夠在生活中更好的應用。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上,難免會使學生感到內容無聊,從而不想學習這一門課程。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道德與法治的學習,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滲透給學生充滿責任感的重要性,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應當采取一些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學習知識的過程當中感受到知識所帶來的快樂,從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當中讓學生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5.完善評價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教學目的并不是讓學生對書中的理論知識能夠進行死記硬背,而是通過書本中對知識的理解能夠學會運用到生活當中,讓學生能夠在生活當中用所學到的知識幫助到自己,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學生從書本中學習到要具備責任擔當也不是讓學生只是知道,而是讓學生將責任意識能夠體現在日常生活當中。因此教師并不是教完課就完成了教學任務,而是應當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的實踐進行評估,對做的好的進行表揚,做的不對的要及時地糾正。只有完善評價機制,教師的教學任務才能完成,通過教師的評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6.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當中增強學生的責任擔當,為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發(fā)揚責任擔當的意識,感染身邊更多的人充滿責任與擔當。
參考文獻:
[1]張婧.談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責任擔當”[J].才智,2020(03):184.
[2]劉汝敏.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年07期
作者簡介:王萌,大學本科學歷;二級教師;任教于撫順市順城區(qū)撫順城第四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