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斐斐
臺灣作家龍應臺曾說“我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用上一輩子的時間,望著眼睛清亮的孩子們專心地做一件事:成長”。我們,一線教師們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過程中,在一個個細節(jié)中培養(yǎng)出的習慣,在諄諄教誨中點化的思想,恰恰就是在瑣事中引領著孩子們的成長。
但是,一線教師的困惑不少,難題更是一個又一個:家長焦慮、領導焦慮、社會焦慮……媒體冠以“扼殺孩子們天真的兇手”……
誰不想歲月靜好,靜待花開?只是現(xiàn)實一地雞毛!但所幸,拜讀了管大的《一線帶班》,也聽聞了身邊帶班高手的一些案例,希望能通過總結學習,讓自己能夠成長為一名“有溫度、有共情力的一線教師”。
一、胸藏文墨虛若谷,最是書香能致遠
周國平先生說,“我相信童年就是人生沙漠中的這樣一口水井。始終攜帶著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著永不枯竭的愛的源泉,最荒涼的沙漠也化作了美麗的風景。”作為老師的我們,不也是帶孩子走他們美好人生之路的人嗎?使命使然,即便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我們也不妨前去試他一試!
于是,管大從每天的瑣瑣碎碎出發(fā),圍繞著一線教師教學任務中最主要的幾種關系:師生關系,教師和家長的關系,生生關系……用“親和”“新鮮”“沖動”三種特質(zhì)為我們呈現(xiàn)了他一線帶班的“全”“實”“妙”。
我根據(jù)從這本書中提取到的信息,并結合我校生源的實際情況和所教班級后進生較多的情況,歸納了本書可能提及到的有關于“后進生轉化”方面的妙招如下:
二、“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
雖然《一線帶班》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妙招”,但是具體情況還需具體分析,身邊一線帶班高手的案例,更具備借鑒意義。我利用宣傳辦采訪宣傳我?!懊嘀魅巍钡臋C會,積累了一些身邊達人們的案例,她們“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在一線教學中付出并快樂著,學習并收獲著。
1.用“照片+故事”的方式教學的T老師
T老師喜歡帶學生們一起觀賞她旅行沿途所拍攝的照片,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像在講授《藏戲》這篇生澀的說明文時,T老師就結合自己去西藏旅游經(jīng)歷和沿途所拍攝的照片,為學生講述自己所見到的當?shù)夭孛竦纳?,分享她從喇嘛家聽來的藏族傳奇故事…?/p>
2.引領孩子們增加生命寬度與厚度的M老師
帶學生閱讀已經(jīng)成了M老師對每一屆學生的教育教學常規(guī)??吹剿麄冏x得有聲有色,有驚有喜,她體會到了做這件事的快樂和意義。
連續(xù)幾屆,M老師堅持每周開展“小小演說家——之閱讀故事分享”的朗誦或演講大賽活動,讓孩子跟大家分享書中讀到的好看的故事,分享讀書情感。對此,孩子們用心讀、用心品,用心演講。愛往者愛返,她也收獲著孩子們的溢美之詞……
3.“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P老師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她的班級流行著幣值管理制度,學生們以獲取金幣或者銀幣進行獎罰。臨近期末,班級將舉行內(nèi)部跳蚤市場,孩子們將用一學期積攢的幣值購買老師、家長提供的精美物品。學生們面對有趣的制度,興趣盎然,都為了積累“小家”的財富,努力拼搏。除此之外,盡孝道一直貫穿P老師班級活動的始末,她組織學生開展了“幫父母做家務”“給父母倒一杯茶”等等活動, 在母親節(jié)當天,全班共同用心錄制合唱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感動了每位母親! “孝”道的種子悄悄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連起家與家的溫度。
像這樣“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做好帶班工作的一線教師們,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很多,愿大家都能擁有一雙慧眼和一顆樂于學習的心。
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從來都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也不是依葫蘆畫瓢的簡單搬運,最重要的還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學以致用。
我本學期就在自己的班級里運用了一些小妙招:
1.作業(yè)競賽制度
在本學期末的復習階段,我采取了作業(yè)競賽制度,在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下,我把學生們兩兩分組,兩個人的各方面都是旗鼓相當?shù)?,這兩個人每天在學校完成聽寫和默寫任務時進行競賽,獲勝的人,晚上可以免去一項復習作業(yè)。為了得到這張免寫作業(yè)券,學生們的聽寫和默寫水平較之前有了顯著提高。
針對我所教的平行班級,我也開展了同水平的書寫競賽,把班級按照優(yōu)良中三個等級進行分配,開展兩個班級優(yōu)秀組、良好組、中等組的書寫大賽,競爭對手都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學生,又涉及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認真對待。
2.結合學校特色陶藝工作,開展獎勵活動
學校本學期的陶藝特色吸引了很多學生的注意力,大家都很想前去“玩泥巴”,于是我就“投其所好”,經(jīng)過和陶藝老師協(xié)商,書寫比賽個組別前三名同學可以得到一次去陶藝室體驗的機會。為了得到這個名額,聽部分學生私下里告訴我他們可是鉚足了勁兒去練習自己的書寫。
體驗陶藝這天,我驚訝的發(fā)現(xiàn),甚至連中等組那幾個上課不一會兒就走神,寫個作業(yè)拖拖拉拉的后進生都百分之一百的專注于自己的陶藝作品。這些體驗過的孩子們回到自己的班級,兩眼放光的談起自己“做陶瓷之旅”,其他的學生們都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3.學會挖掘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
偶然發(fā)現(xiàn)自己所教班級里有幾個后進生畫畫能力特別強,受美術老師啟發(fā),鼓勵這幾個學生每天畫一幅自己感興趣的畫,并在班級里大力的表揚了這幾個孩子的美術天賦。在后來的一次跟家長聊天里了解到,嚴重缺乏自信的孩子,似乎現(xiàn)在在畫畫,做手抄報,畫思維導圖這些方面有一種迷之自信……
成長,都是一邊失去一邊前行,是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孩子們終將退卻天真,變得堅定從容,如果說,教師真的是“扼殺他們天真的兇手”,那么我希望我是一名溫柔的“殺手”,在助力他們成長的道路上,能夠披荊斬棘砍斷外在那些逐漸偏離主流思想的意識流,把不勞而獲吸引流量的歪心思一一“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