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珍
【摘要】?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容包含了思維發(fā)展與能力提升、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旨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文結合高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探究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yǎng)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5-025-01
前言
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鍵在于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實踐,增強語文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階段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注意引導學生從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訓練中內(nèi)化語言能力,經(jīng)過長期的積淀而增強文化修養(yǎng),從而有效增強高中生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思維品質(zhì),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1.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語文知識運用的能力
知識的學習主要是為了運用,增強高中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注意學以致用,要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語文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用來提高自身的語文審美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高中語文教師還應注意有意識地平衡課堂教學的重點,使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
2.重視學生的語文思維訓練,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的語文課教學要注意在口語交際教學、寫作教學以及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來,融入思維訓練的內(nèi)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方法。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強化形象思維、抽象思維的訓練,加強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訓練,使學生通過有節(jié)奏的思維訓練,形成完善的語文思維體系,包括系統(tǒng)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中《雷雨》主要講述了封建資產(chǎn)階級大家庭中存在的矛盾,其中主人翁周樸園是封建大家庭的統(tǒng)治者,作者對這種矛盾的描寫可以通過語言來發(fā)現(xiàn),如“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這句話是本文的前奏,為下文的描寫進行了鋪墊,讓人可以感受到封建大家庭沉悶、守舊的氣息。在人物分析的過程中,《雷雨》中描述的封建社會大家庭,給人一種“吃人”的體驗,學生通過人物分析則會形成一定的批判思維,反思對社會封建大家庭落后管理機制的批判,并加強社會現(xiàn)象背后的反思,從而增強思維的系統(tǒng)性訓練,并聯(lián)系實際生活反思小說中的人物,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看法,繼而不斷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3.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開始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利用多媒體可以制作PPT課件,還可以通過上網(wǎng)查找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輔助性資料,比如介紹作者的背景、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視頻、音頻、文字等,這些都可以成為課程輔助教學的資料。多媒體技術教學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鍛煉學生的視覺、聽覺、口語能力等,綜合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增強語文學習的效率。在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中,作者的文字是靜態(tài)的,高中生要對課文中作者所描寫的人物、景象等有一個更加具體、立體的認知。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引進多媒體技術,將圖像、動畫、聲音等元素融入到其中,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鑒賞能力等。
比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把握作者文章所創(chuàng)設的語境,“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边@篇散文中用富有詩意的語言文字描述了荷塘的美麗景色,在描寫荷葉時用“亭亭的舞女的裙”,在描寫荷花時用“珍珠、星星、剛出浴的美人”“羞澀”“裊娜”等詞語,這些詞語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分分鐘引人進入了美麗的荷塘。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對“荷塘月色”的景象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用圖片展示、視頻展示的方式來體現(xiàn)出來。朱自清筆下的荷園是清華大學“水木清華”處的荷塘,該處的荷園景色動人、美麗,在白天與晚上有著不同的感受,學生通過對比畫面在腦海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繼而能夠進一步感受作者當時的寫作心情。朱自清寫“荷塘月色”正值中國較為黑暗的時期,作者以出淤泥而不染的筆觸寫下了這篇散文,與當時的社會形勢產(chǎn)生了鮮明的對比,引發(fā)人的深思。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這些內(nèi)容,繼而進一步提升對文章的閱讀與反思。
4.加強問題導向思維訓練,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素養(yǎng)
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可以采用問題式的思維訓練方法,通過設置適當?shù)膯栴}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在不斷的思考和探究過程中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良好的思維方式與思維能力,對學生今后的人生發(fā)展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其對社會的了解相對較少,而且身心發(fā)育不成熟,思維能力有待提升,需要語文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語文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必修四《拿來主義》中,作者先批判了“送去”,然后又提出了“拿來”,然后又分析了“送去”與“送來”的關系,并提出了“拿來主義”,文章最后對“拿來主義”進行了正面的分析,使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繼而從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強化思維訓練,增強自身的思維能力。
結語
語文是高中重要的學科,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要增強高中語文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效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的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傳承文化的責任感。作為語文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新語文課教學的方法,注重從增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探究有效的學習方法。
[ 參? 考? 文? 獻 ]
[1]黃啟勝.初中美術趣味性課堂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0).28-30.
[2]劉佳.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生成之道[J].讀與寫.2018,(3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