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夜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中,重知識的傳授,輕人文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嚴重的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學在踐行新課改基礎上要突出人文教育,讓語文與人文素養(yǎng)教育牽手同行,從而實現(xiàn)人文教育的回歸。本文圍繞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人文教育進行闡述,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經典;課堂;教學
一、改進教學方法,突出人文素養(yǎng)教育
布魯姆的教學觀告訴我們:“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的責任,更是教師教學的藝術?!眰鹘y(tǒng)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與語文技能的形成,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滲透。這樣的教學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與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構建不相適應。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挖掘教材中人文教育素材,教學過程中突出人文素養(yǎng)教育。例如,在教學《我與地壇》時,首先,教師要充分的發(fā)揮課前導讀的作用,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體會文中的人文因素,做好對學生思維的引導,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母愛”這一情感因素。其次,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問題引領學生思考:“我”在文中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我”的母親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這篇課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我”面臨的困難是什么?要解決問些問題,就必須聯(lián)系人文精神。通過這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尋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突出人文素養(yǎng)教育。
二、開展教育活動,大力培育人文精神
高中語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文質兼美,每篇課文都是人文教育的極佳素材。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妨對課文進行充分的開發(fā)與重組,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文教育活動,以此來培育中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而實現(xiàn)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教學《竇娥冤》、《雷雨》、《鴻門宴》等故事情節(jié)性比較強的課文時,不妨對課文進行改編,以學生可以表演的小話劇形式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這樣,同學們積極參與其中,進而對文本中的人物語言、心理、思想等進行分析。在教學小說《祝福》時,就用小組辯論的方式對“祥林嫂捐了門濫之后,仍然被禁止參加‘祝福,然后到土地廟拆了門攬?!边@一情節(jié)進行討論,分析封建社會中拆門檻這一行為的合理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教學中開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去理解社會現(xiàn)象。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同時,在運用中認可課文中所蘊含的人文價值。
三、弘揚傳統(tǒng)文化,強化經典文化教育
中華民族有著燦爛而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然而當今的中學生卻知之甚少。但是,中學生中對肯德基、麥當勞熱等感興趣的很。甚至有學生對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索然無味。究其原因,是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日益洶涌,讓當今的中學生價值觀發(fā)生了嚴重的傾斜。實事求是的說,今天的世界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物質生活。然而,人們的精神家園卻日漸的貧乏。人們追逐利益、占有資源的欲望日趨強烈,這種浮躁心態(tài)讓今天的中學生價值觀念發(fā)生了變化?;诖耍咧姓Z文教學應該以一種育人的使命感來強化對中學生傳統(tǒng)經典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學《紀念劉和珍君》時,就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魯迅先生站著民族興亡的高度,用他那支筆來喚醒民眾。像這樣的作品和作家在高中語文課文很多,如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一心恢復中原的辛棄疾等,他們的光輝業(yè)績和高尚品質永遠值得我們炎黃子孫去學習和繼承,這是強化人文主義教育最好的素材。
四、拓展延伸課堂,強化人文教育效果
美國教育家華特說:“語文課堂的內涵與外延是相等的。”我們知道,高中語文內容豐富,蘊涵著諸多的思想內容。所以,教師要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適當?shù)耐卣寡由?,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得到心靈的啟迪。例如,在教學《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演講稿時,讓學生充分了解馬克思在革命理論與革命實踐中作出的巨大貢獻,并學習他崇高的人格品質,感受其人格的魅力。尤其是對“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這句話的分析,讓學生感受到馬克思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與自由。他向資產階級和不合理的制度開戰(zhàn),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奮斗,這是一種巨大的犧牲精神。充分體現(xiàn)其高尚的人格和磊落的胸懷,讓人欽佩不已。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把握文本內容中的人文性,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凸顯人文精神教育,不斷的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質。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凸顯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同時,這樣的教學還可以讓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和人文教育環(huán)境得到不斷的優(yōu)化。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滲透。這樣,才能把人文意識深深的植根在學生的心田里。
參考文獻:
[1]尤宇杰. 探析人文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 語文天地,2017(7).
[2]朱佶芝. 高中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思索與實踐[J]. 內蒙古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