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響
摘 要:學困生是班級中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于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完成學習任務時候的效率較差,不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诖税嘀魅我匾晫W困生轉化工作的施行,從分析每一位學困生的基本情況開始,準確把握學困生的心理動態(tài)變化,把握學困生的基礎學習水平,因材施教為其制定可實施的學習計劃,密切與家長的聯系,強化家教教育模式,同時不要吝嗇對于學困生的夸贊,要多多肯定他們的進步以及成績。本文講述了班級管理中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困生;轉化工作
一、引言
學生是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主體,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小學生生理心理方面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尚不成熟,對于知識學習的領悟能力有限,因此在班級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學習成績不理想,自律能力較差的群體,他們被稱為學困生。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中注重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分析每一位學困生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困難,及時捕捉學生在學習中心理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先從思想上對學困生進行轉化,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制定適合他們有效學習的方案,班主任設置的學習內容要偏向基礎,一方面是要為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困生對于學習的自信心。班主任為學困生轉化教育模式注入新的能量,積極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做到與時俱進。
二、班級管理中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的不足之處
1.教師對于學困生轉化教育的不重視
隨著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以及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量呈現一個上漲趨勢,人才的衡量標準也在不斷變化著。隨著新課標改革的發(fā)展推進,小學學困生教育成為新課改下強有力的優(yōu)化舉措。然而現階段,一些教師對于學困生轉化教育意識較弱,固步自封,不緊跟教育發(fā)展的腳步,在引導學困生方面缺乏良好的教育知識儲備,沒能結合學生特點探索適合學生發(fā)展需求的轉化教育模式,使得班主任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上的質量大打折扣,不利于增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理解與深化,對于學困生良好的發(fā)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滯。
2.家校教育沒有落到實處
家庭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在學困生轉化教育的學習中起著良好的輔助作用,學生在學校接受知識教育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豐富,很多心理課堂知識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消化,需要課下進行溫習以及鞏固,然而很多家長對于學困生的日常學習并不是很重視,家校教育沒能落到實處,認為學困生轉化教育對于孩子的學習以及發(fā)展用處不大,在孩子轉化學習方面沒能給予支持與幫助,為孩子在家進行轉化學習沒有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知識學習的順利開展,不利于孩子全面發(fā)展。
三、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1.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合理制定教學目標是班主任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關鍵舉措,班主任要堅持合理,科學的設計原則,為學困生有效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施條件。基于此,廣大班主任應該摸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學生自身學習特點以及實際教學情況,研究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目標,確保日常教學目標的可實踐性,要將合作學習理念貫徹落實到學生個人,切實保障學生的學習利益,拒絕形式化主義教學形式發(fā)生。
2.借助新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困生轉化教學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以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教育技術逐漸成熟,衍生出例如多媒體技術,遠程教育等教育輔助手段,輔助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有效進行情感教育知識講授。教師足不出戶,只需連接互聯網,就可以免費瀏覽學習全球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借鑒優(yōu)秀講師的教學經驗,打破傳統灌輸式的授課模式,及時捕捉教育前沿的動態(tài)資訊,不斷進行授課模式創(chuàng)新,例如在進行學困生轉化工作時班主任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學習教育主題相關的短視頻,激發(fā)學困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刻理解,從而推動學困生教育教學進一步和諧發(fā)展。由于學困生對于知識學習能力較弱,缺乏自信心,班主任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手段在班級播放《阿甘正傳》經典電影,該部影片講述了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的阿甘在母親和摯友的鼓勵下開始了一生的奔跑,我想通過這部影片告訴那些對于學習不自信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功,一定要對自己充滿自信,同時需要有足夠的毅力與堅持,不要恐懼不要害怕,成功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3.密切與學生的溝通交流
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管理者,不單單扮演著園丁的角色,更多時候,班主任更像孩子的家長,學生的心理情感進行關心與照顧,最大限度的保障每一位學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學困生的知識基礎較弱,對于學習不是非常重視,學習方面迎接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這時就要求班主任能夠與學生們加強聯系與溝通,與孩子進行日常的聊天交流,切實的了解學生每日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以及心理情感狀態(tài)的變化,及時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自信心樹立,時常鼓勵學生在學習上取得的進步,做到對學生負責,保障學生的個人良好狀態(tài)。小學生心理比較敏感脆弱,應該綜合學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交流方案,幫助學生緩解不良情緒影響,為學生送去一份踏實與安心。
4.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感特點
學困生其在心理以及生理上都在不斷變化著,有些學生心理狀況起伏比較大,班主任要密切關注學生在校期間的心理變化動態(tài),積極采取相對應的心理疏導措施,進行合理化的變通,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變化都是不一樣的,其周期的長短以及情緒波動的幅度都存在著差異,對于情感變化帶來的負面情緒也存在不一樣的敏感程度,班主任應結合每一位學生的自身性格特點以及情緒調控的好壞進行客觀評價,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動態(tài)變化,建立正確的情感認知。
我們班的學困生小穎,在一段時間中,突然性格大變,還喜歡和身邊的人對著干??偸菓岩赏瑢W、老師對自己不善,對于學習比較抵制,我在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后,就主動同她交流,因為我深知,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明晰學生的心理情感特點,這樣才能找準他們存在的問題,針對性解決。我發(fā)現,她出現這種情況是在父母離異之后,就主動同她談心,紓解心結,之后她漸漸敞開了心扉,性格不再像之前那樣叛逆暴躁了,她開始注重與同學溝通交流,一起愉快玩耍和睦相處,在學習上也逐漸用功起來,笑容重回臉上。
5.家長重視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施行
小學生年紀尚小,對于事物的認知不夠全面清晰,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的思想觀念,處事原則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學困生學習轉化教育上,父母要摒棄傳統的學習理念,應該對孩子轉化學習加大重視程度,小學生正處于學習成長的塑形階段,父母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擁有善于捕捉教育新動態(tài)的慧眼,對于孩子的教學觀念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做到與時俱進,同時增強自身對于轉化教育學習的能力,與孩子在家里進行學習以及溝通,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與技巧,培養(yǎng)其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另外父母應不斷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做好孩子的模范榜樣,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孩子習慣性學習,保障孩子轉化教育學習的效果。
四、小結
現階段我國小學學困生轉化教育創(chuàng)新依舊處于發(fā)展階段,尚不成熟。時代的發(fā)展對于事物的發(fā)展存在一定的沖擊力,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予挑戰(zhàn)。創(chuàng)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是社會制度的變革,促進人類思維和文化的發(fā)展,教育創(chuàng)新就顯得尤為關鍵,面對學困生轉化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挑戰(zhàn),我們要迎難而上,積極面對,不斷進行合理化的改革,密切關注孩子們的情緒變化以及心理狀態(tài),及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輔導以及幫助,注重轉化方案的探究,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讓轉化教育工作迸發(fā)出更大的能量,發(fā)揮出其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藝.“學困生”逆反心理的預防和矯正探析[J].教育界,2012,20.
[2]趙振江.怎樣把“學困生”變成自己的好幫手[J].學周刊:A,2012.03.
[3]冬梅,龔晉瑋,單方,鄭煌,施海華喻小琴.告別“學困”不再難[J].上海教育,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