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斌
摘 要:在現在的中職學校中,學生感覺基礎文化課難學,教師感覺基礎文化課難教,而這種現象在數學課中表現得最為突出,由于學生基礎薄弱,學習意識差,再加上數學具有抽象性,造成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疑惑。為了消除這些疑惑,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個正確的認識,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學學習內容的逐漸增加,學習難度的加大,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情況就越來越差,學習的勁頭也就隨之減弱。作為數學課的教師,面臨著不少疑惑。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中;疑惑;解決思路
中職學校數學科目教學中現在所出現的這種新狀況,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學工作者進行思考,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一方面,我們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對學生的現實進行深入的了解,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征、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狀況,進行教學調整,以更好地實現教師的引導、配合、引領的作用。
一、中職數學教學存在的疑惑:
(1)教學內容陳舊,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現階段,中職數學的教學內容仍然以課本知識為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所學專業(yè)并沒有直接聯系。如果教師在教課時完全著眼于教材本身的內容,過分強調學科本身的重要性,而沒有看到它與其他學科以及日常生活、專業(yè)技能的內在聯系,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就會導致學科越來越獨立,并且容易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呈現出兩極分化:喜歡數學學科當然是好事,但總有一些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由此而產生對相關學科諸如物理、電子等學科的反感。職業(yè)教育中認為數學只是作為一種基礎課,對于學生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無關緊要,在這樣的教學思想下,直接影響到了教學行為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講,而忽視學生對知識的思考過程,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使學生對原本枯燥的數學知識更加感到乏味.
(2)教學方法過時 , 中職數學教師知識結構單一
數學課堂現在的教學方法大多數還是“教師講、學生聽”“概念配例題”“公式配例題”,課堂上死記硬背,課后題海戰(zhàn)術,期末一考了之,重講解而輕自學。這種教學方式抹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思維限定在老師的思維框架中,碰到新的問題自然不能靈活、獨立地解決。而講、練、考的教學程序,重結果而輕過程,甚少揭示知識本身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功用,這使得學生不能發(fā)現數學的實際價值,并影響其對學習數學的信心。教師的知識結構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質量。大多數教師不了解自己所教專業(yè)的相關知識,無法把數學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不能把握好“實用、夠用”的度,從而不能真正做到數學教學為專業(yè)課服務,影響到數學教學的效果。
(3)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 , 教學內容與專業(yè)脫節(jié)
近幾年來,隨著普通高中的不斷擴招,職業(yè)學校的生源質量逐年下降,中職學校的生源是各級各類普通高中學校挑選后成績較差的學生。絕大部分學生之所以選擇職校,正是由于本身文化課基礎弱。特別是數學課,很大一部分學生基礎較差,學起來確實有困難,原因在于有些學生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就對數學不感興趣,慢慢掉隊,從沒興趣到不想學,最后導致一竅不通;而另一些學生對數學開始雖然感興趣,但一遇到困難就逃避,就想偷懶。他們對數學學習感到乏味,學習被動,對學習任務只是應付,他們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簡直是一種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烊兆踊蛘哒野橥?,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看不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因而學習起來提不起勁。必然會造成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影響數學教學的效果。
針對以上特點,我思考了中職數學本身的專業(yè)特點,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喜歡“枯燥乏味”的數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二、中職數學教學走出疑惑的思路途徑
(1)改中職教學觀念,樹立先進教學思想
傳統(tǒng)的數學觀以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和嚴謹的邏輯性而名揚,在數學教學中往往采用超現實的嚴謹模式:定義—定理—公式變形,從抽象到抽象,使學生覺得學無用處,枯燥無味。職業(yè)教育是就業(yè)教育,中職學生除了少部分繼續(xù)上高校深造外,大部分人畢業(yè)后將到社會上就業(yè)。因此,中職教育不能普教化,中職數學應是“應用數學”,應該少考慮“抽象性”和“嚴謹性”。并且要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多與專業(yè)知識、技能緊密聯系,使學生學習有興趣,學以致用。進行教學之前,要想方設法地了解學生的現實狀況,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正確認識學生
(2)改革教學教法,更新教師知識結構
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從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征,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保持,學習信心的堅持與增強,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包括思維參與和行為參與,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此,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教學改革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興趣,關注學生情感,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數學教師要了解學生專業(yè)的相關知識,教學中注意與專業(yè)課相溝通,在注重知識系統(tǒng)性的同時,根據各專業(yè)的特點選取或添加適當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做到由易而難,用“低起點,慢開頭”的方法。面對基礎差的學生實際,要選準起點,放慢進度,熱情關心學生,使學生通過努力學習,基本上能懂、能會、能做,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與專業(yè)內容相結合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即興趣和需要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當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了興趣,就會在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式以及學習狀態(tài)方面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強烈求知的欲望,就能自覺地集中精力,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不斷地進行探索,從而也增強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當然,學習的興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已有的經驗基礎和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想辦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自己認識到數學在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性的基礎上,產生想學數學的愿望,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內容。
我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會盡力將所學內容與身邊的實例聯系起來,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要用到數學,不會數學將在實際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受到嚴重的影響。比如,在當前的時代,大部分人都在使用手機,這其中包括了學生和教師。在這個網絡信息時代,手機的功能在不斷地提升,這就給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特別是中職學校的學生,他們在不愿意聽課或者學習的時間里,絕大部分學生就是利用手機來打發(fā)時間。他們通過手機上網、和別人聊天、看電子書、玩游戲、看視頻等活動來消磨他們自己的時間。有了學數學的欲望,就有了學習數學的動力,有了動力就有了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總之,中職數學教學也是數學教育的一塊不可忽視的陣地。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對學生既關心愛護,又嚴格要求,并突出專業(yè)特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中職數學教學是能夠取得較好成績的。
參考文獻:
[1]中職數學: ?教學做一體化教程.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801.
[2]王歡.關于中等職業(yè)教育文化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9):73-78.
[3]黃另竹.對中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探討[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