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芳
摘 要:童聲合唱被稱之為“天籟之音”,其音色純美、和聲豐滿并且表現(xiàn)力豐富,受到人們的喜歡。童聲合唱有著獨有的魅力,引導學生走進色彩豐富的音樂天堂,使其切身體驗和感悟音樂,激發(fā)學生的合唱熱情,加強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注重童聲合唱教學的開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童聲合唱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童聲合唱;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5C-0101-02
童聲合唱作為一種音樂的特殊表現(xiàn)方式,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生天真爛漫,音質非常稚氣、圓潤、甜美,其合唱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能夠帶來不同的美感。加強童聲合唱教學,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音樂素質,讓學生在音樂世界中遨游,掌握音樂知識,同時借助童聲合唱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在不同的位置奮斗同一個目標,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應當注重童聲合唱教學的開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一、注重合唱內容選擇,調動合唱積極性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較強烈,對感興趣的事物有著非常強的學習欲望。因此,在小學音樂童聲合唱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合唱興趣的培養(yǎng),注重合唱內容的選擇和創(chuàng)新,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合唱內容,保證童聲合唱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具體的課堂活動中,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性別和年齡,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優(yōu)化合唱內容選擇,有效開展合唱教學活動。
例如,在《金鈴鐺》的教學中,此首歌曲的內容比較短,旋律歡快簡單,更適合進行合唱教學。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合唱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本章節(jié)的“金色秋天”的主題,同時根據(jù)歌詞內容開展有效的引導。如歌詞中提到“金鈴鐺、小喇叭”等,以此作為基礎,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些事物發(fā)出的聲音是怎樣的,在學生思考之后,給學生播放歌曲,讓學生了解整首歌的旋律,開展合唱活動。
在學生合唱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表現(xiàn)出自信的表情。在學生完成合唱之后,讓學生說一說歌曲中的“金鈴鐺”代表著什么?歌曲中包含著什么樣的情緒?借助這樣的方式,小學生可以體會秋天果園豐收的景象,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同時模仿人們摘果子的動作。之后,教師讓學生結合相應的模仿動作,再次開展童聲合唱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通過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合唱內容,能夠增強童聲合唱教學的趣味性,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保證童聲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二、注重合唱技巧教學,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想要童聲合唱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除了選擇合適的合唱內容外,還需要傳授學生合唱技巧以及發(fā)音技巧,為學生的合唱活動奠定基礎。
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應要求學生掌握良好的合唱技巧。作為教師,應當夯實自身專業(yè)知識,傳授學生真假聲混合歌唱、頭聲歌唱等技巧,掌握頭腔共鳴的發(fā)生技巧,開展一定的趣味訓練活動,使學生的聲音更加優(yōu)美、透亮。
如一些歌曲中涉及到一些小動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小動物的叫聲,如小貓的叫聲是“喵、喵”,小狗的叫聲是“汪、汪”,小鴨的叫聲是“嘎、嘎”等,讓學生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加強對學生發(fā)生技巧的鍛煉,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掌握合唱技巧。
同時,還需要加強學生的聲音訓練,為合唱活動做好準備。例如,在《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的合唱活動中,教師需要學生學會自我放松,保持身體的放松,避免身體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讓學生以舒適自然的姿勢站立,加強對學生的發(fā)音指導,要求學生盡量打開自己的喉嚨,采取胸腹式的呼吸方式,借助氣息帶動氣帶的振動。同時,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呼吸方式,結合要求向學生介紹掌握呼吸技巧,開展發(fā)音和呼吸訓練,有效提高合唱效果,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
在具體的合唱中,學生要掌握呼吸方式,在合適的位置呼吸換氣,并且把握合唱的節(jié)奏以及音調高低,提高童聲合唱教學效果。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要注重合唱技巧以及發(fā)音技巧的傳授,保證課堂活動順利進行。
三、加強合唱訓練活動,提高學生合唱能力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為了提高童聲合唱能力,保證整體的合唱效果,在有效的課堂教學基礎上,應加強學生合唱訓練活動,借助相應的合唱訓練,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在具體的合唱訓練活動中,除了以往的合唱訓練方式外,還可以借助樂器、游戲等方式,保證童聲合唱訓練的開展,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和應用合唱技巧,鞏固合唱知識,促進學生合唱能力的不斷提高。
例如,在《小小鼓號手》的教學中,此首歌曲作為一首兒童隊列歌曲,有著非常強勁有力的旋律,節(jié)奏感非常強,借助生動形象的語言,將小小鼓手酣暢淋漓地展現(xiàn)出來。為了保證童聲合唱教學的有效開展,應當加強合唱訓練活動,帶領學生了解需要模仿的樂器,如小號、鼓等,組織學生開展表演合唱訓練。在合唱訓練開始之前,需要做好學生的分工安排,分配好負責小號和鼓的學生,同時配以相應的動作和舞蹈。在具體的活動中,通過敲擊的方式把握音樂節(jié)奏,感受合唱活動的趣味性,體會音樂節(jié)奏感,鍛煉學生對樂器聲音的辨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整體的合唱能力。
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使用不同的語調開展合唱訓練,引導學生對不同的聲音進行對比,培養(yǎng)學生對聲音的敏感力,進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聲音,增強合唱活動的表現(xiàn)力。因此,在童聲合唱教學中,應當加強學生的合唱訓練,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使童聲合唱更加具有表現(xiàn)力,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四、營造良好課堂氛圍,優(yōu)化課堂活動設計
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程,充滿著樂趣。因此,課堂氛圍對于音樂教學來說非常重要,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進行音樂學習,感受和體會音樂旋律,在和諧歡快的氛圍中,調動學生的合唱興趣。
因此,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應當注重音樂氛圍的創(chuàng)設,調節(jié)課堂活動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唱活動,明確自己在童聲合唱中的定位,為整個合唱活動作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在《我們的田野》的教學中,在童聲合唱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些風景優(yōu)美的圖片,符合本單元“美”的主題,通過學生對圖片的觀看,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看到過的美麗的景色,或者說一說自己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結合這樣的活動,引入所要學習的歌曲——《我們的田野》。在學生開展合唱之前,教師結合圖片播放,對歌曲進行范唱,讓學生說一說歌曲中描寫了哪些田野風光?學生通過對歌詞的了解,了解到田野、小河、群山等景色,作者通過由遠及近、由靜至動的方式,描繪出一幅美麗壯闊的山水畫。借助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音樂內容和歌詞,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合唱氛圍,組織學生開展合唱活動。
為了使合唱更加具有表現(xiàn)力,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歌曲呢?通過學生的討論活動,結合合唱活動,引入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能更好地開展童聲合唱教學活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想要有效開展童聲合唱教學,就應當注重對課堂氛圍的營造,保證合唱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童聲合唱作為其重要的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活動中,教師應當注重合唱內容的選擇和創(chuàng)新,傳授學生合唱技巧和發(fā)音技能,加強學生合唱訓練,注重合唱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同時,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音樂基礎和能力,從多個層面和角度入手,開展童聲合唱教學活動,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的魅力和內涵。
參考文獻:
[1]方曼.小學音樂課堂童聲合唱教學探索[J].新課程研究,2019,(1).
[2]唐美玲.小學音樂課堂童聲合唱教學探究[J].華夏教師,2019,(12).
[3]毛清標.淺談小學童聲合唱[J].黃河之聲,2019,(22).
[4]劉文婷.小學音樂課堂童聲合唱教學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8,(4).
[5]琚秀娥.讓童聲合唱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如何提高小學童聲合唱的手段和策略[J].北方音樂,2017,(22).
[6]任大衛(wèi).利用多元素優(yōu)化童聲合唱教學[J].當代音樂,2017,(9).
[7]張良初.小學音樂班級合唱教學實踐分析[J].北方音樂,2017,(7).
[8]孫明明.我國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現(xiàn)狀與問題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