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清
摘 要:我國日益重視素質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增長點也越發(fā)重要,但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目標狹隘、內容窄化、途徑單一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出當前的困境,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需要全體人員的積極關注,不斷融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由“問題”取向轉化為“積極心理”的取向,構建“五位一體”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關鍵詞:國內中小學;五位一體;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體系建構
隨著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正在逐步貫徹和實施。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已逐漸成為教育的主導觀念。我國越發(f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隨著20世紀末心理學界掀起積極心理學的思潮,人們也越來越重視人的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這也將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積極心理學的發(fā)展可以為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帶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學校借鑒、探索和應用的。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一)積極心理學基本內涵
積極心理學起源于20世紀末在美國產生的一場巨大的心理學運動,以塞利格曼等人為代表首次將人類的樂觀、幸福、智慧等等作為研究的主題,這種對人類卓越品質以及良好的心理的關注被稱為積極心理學[1]。
(二)積極心理學研究方向
積極心理學目前具有以下三個研究領域:首先,研究人類的積極情緒和體驗。該理論認為,人性往往是積極的。其次,研究人類的積極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提倡人們從積極的角度出發(fā)。最后,研究積極的人類組織系統(tǒng)。積極心理學也認為環(huán)境極大地影響著個人的發(fā)展和個人的成長,所以社會、家庭、學校一旦建立起積極的組織系統(tǒng)將有利于實現(xiàn)人們的積極潛力并最終獲得幸福感[2]。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過于形式化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雖然許多中小學設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其教學模式是以“應試教育”的形式出現(xiàn)的,學校和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課中,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沒有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授課不僅沒有成效,反而會讓學生失去對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的興趣。
(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內容窄化
當下的教學目標大多數(shù)以問題模式進行,關注學生的消極心理調節(jié),對學生的積極發(fā)展和成長不夠重視。同時,當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傳授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和消極的心理應對策略,但缺乏對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關注。
(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單一,缺乏全員參與意識
在傳統(tǒng)的心理學背景下,由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理解,學校會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常與學校的其他工作隔裂開來,而采取的方法也是過于單一的。主要表現(xiàn)為平時簡單地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認為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以教材的教學目標為主,直接簡單地進行課程的講授便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只是教師的責任,更重要的是需要全員參與,不僅要配備基本的設施設備,也要有專職人員進行帶領全體學校成員共同進行,讓全體學校教職工成員共同參與。
三、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構
為了更好的促進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必須要建構以發(fā)展性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為取向,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運行機制為先導,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核心,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模式為重點,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測評為手段的開放性、動態(tài)性的“五位一體”的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為取向
在學校開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堅持貫徹積極心理學的思想,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的需要。發(fā)展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面向學校全體學生的,開發(fā)其心理潛能,發(fā)展自我,健全積極的人格。
(二)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運行機制為先導
加強學校和家庭相結合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加強二者的合力共同促進學校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能力的發(fā)展,大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1.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相融合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通過改革課程結構,增設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充分發(fā)揮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優(yōu)勢,不斷調整課程的目標,促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
2.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在促進學生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也需要加強父母對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讓家長明白什么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用處??梢酝ㄟ^組織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使父母能夠作為榜樣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同時可以自覺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更多的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品質。
(三)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為核心
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為實現(xiàn)心理健康教育目標而組織的各種教育活動及教育方式的總和,是一種多渠道、全方位的課程。該課程應該主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fā)展。中小學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發(fā)展應該是綜合且全面多方位的,其內容體系主要是以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發(fā)展為主線。
(四)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為重點
當今的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自主活動模式
自主活動模式是指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自我感知的教學活動模式,以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活動的形式進行。
2.心理調節(jié)方式
心理調控模式是指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心理活動的自我觀察、自我成長、自我激勵、自我控制和自我調節(jié),促進學生心理積極健康的發(fā)展。
3.環(huán)境陶冶模式
環(huán)境陶冶模式是利用環(huán)境的影響力對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主要通過環(huán)境的影響來培養(yǎng)、感染、示范和激勵學生,促進學生積極發(fā)展。
教學模式的選擇與運用是讓學生在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讓他們可以感受到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健康品質的發(fā)展。
(五)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測評系統(tǒng)為手段
建立起一個能夠發(fā)揮學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體系還應該包括能夠全面評估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的評價系統(tǒng)。
1.對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主體的測評
采用心理測評與學生課堂行為表現(xiàn)相結合的形式進行。通過科學有效的心理測試,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狀況和動態(tài)過程,以此制訂出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案。
2.對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
對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對課程的評價;二是對課程教學活動的評價;三是對教師的評價。
3.對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的評價
對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機制的評價主要也是包括三大方面,一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評價;二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設施設備評價;三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列的評價。
四、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極其重要且又復雜的過程,探索學生的積極心理素質和學校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開展積極心理教育的時候會涉及許多方面,希望廣大研究者可以為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和模式創(chuàng)新做進一步發(fā)展和探索,繼續(xù)完善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體系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崔佳.積極心理學在西方學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心理,2018,16(05):376-377.
[2]賀彥芳.當前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4):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