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瑋瑋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在輸血后血糖濃度升高所帶來的危險及對患者身體的影響。方法 從該院2017年 11月—2018年11月期間,門診檢查并收治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在治療期間接受輸血的患者,共計720例作為該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然后,將這720例患者的一般資料以及病程記錄在調查問卷中,并抽取患者在輸血前以及輸血后的靜脈血作為該次研究活動的研究樣本,通過數(shù)據(jù)指標,并對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在該次研究活動中,720例的研究對象在輸血后發(fā)現(xiàn),血糖濃度升高的糖尿病患者一共有148例,占據(jù)該次總研究對象的20.56%。經過臨床檢查分析后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在輸血后出現(xiàn)血糖濃度升高的有關因素主要與患者的患病病程以及HbAlc(糖化血紅蛋白)有關,兩項數(shù)據(jù)在輸血前后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通過該次研究,建議在為糖尿病患者實施輸血治療前,醫(yī)務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的病程并對患者的HbAlc進行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以及患者的病程去評估患者在輸血后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從而為患者提前準備好相應的應急措施,以免患者在輸血后出現(xiàn)酸中毒等問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患者;輸血;血糖升高
[中圖分類號] R587.1;R45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7(b)-00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of diabetes patients'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impact on their bodies.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18 in the hospital, a total of 7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outpatient clinic and received blood transfusions during treatment were the main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hen,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course of the 720 patients were recorded in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venous blood of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sample of this research activity, through the data indicator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In this research activity, 720 research subjects found that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a total of 148 diabetic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accounted for 20.56% of the total research subjects. After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ted factors of increased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in the diabetic patients are mainly related to the disease course and HbAlc (glycated hemoglobin). The two data a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is study, it is recommended that before implementing blood transfusion therapy for diabetic patients, medical staff need to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course and test the patient's HbAlc , and evaluate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and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and the patient's course of disease to assess the patient's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change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so as to prepare the corresponding emergency measures for the patient in advance, so as to avoid the problem of acidosi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and affect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Diabetic patients; Blood transfusion; Elevated blood glucose
糖尿病在我國的患病人數(shù)逐年遞增,其原因除了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問題較為嚴重外,就是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出現(xiàn)了很大的問題。由于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后續(xù)的生活中,都要承受疾病帶來的不便,而且該病也有許多并發(fā)癥,對患者的腎臟也有一定程度的損傷。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預防并發(fā)癥,對于糖尿病疾病的研究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深入。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治療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人數(shù)越來越多,對于手術期間患者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也成為了現(xiàn)今臨床研究中的一大熱門話題。但是目前針對糖尿病患者在治療期間接受輸血后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以及影響血糖濃度升高的因素還鮮有報告。該文主要分析糖尿病患者在輸血后血糖濃度升高所帶來的危險及對患者身體的影響,目的為了預防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輸血治療后出現(xiàn)血糖濃度變化給予理論根據(jù)?,F(xiàn)分析2017年 11月—2018年11月間該院收治的,且在治療期間接受輸血的720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門診檢查并收治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在治療期間接受輸血的患者,共計720例作為該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其中男性糖尿病患者共320例,女性糖尿病患者共400例,患者的年齡范圍在37~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19±14.22)歲。這720例患者中,每一例研究對象都有糖尿病史,病程的范圍為2~20年,平均病程為(12.46±2.14)年。參與到該次活動中的研究對象均是滿足WHO中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范圍,即每一例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隨機血糖濃度≥11.1 mmol/L,或滿足空腹血糖濃度≥7.0 mmol/L,并篩選滿足于診斷標準的屬于2型糖尿病患者,將滿足以下任意標準的患者排除,即患者的年齡不超過16歲,患者的年齡>90歲,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糖尿病婦女,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時,還患有某種原發(fā)性疾病且病情較重,患者的一般資料不齊全。
1.2 ?方法
問卷調查:由該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該次研究活動的720例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表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為患者的一般資料,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患者的性別,另一部分為患者的疾病資料,主要記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病程。
臨床檢查:醫(yī)護人員需要在患者輸血前向其靜脈抽取3 mL的靜脈血,進行化驗檢測,待到患者輸血后再對患者進行靜脈血的抽取,取得樣本量仍舊為3 mL,記錄前后2次化驗檢測的10項檢測結果。這10項指標分別為:SBP(收縮壓)、DBP(舒張壓)、HbAlc(糖化血紅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BUN(尿素氮)、LDL(低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FPG(空腹血糖)、TC(總膽固醇)、Scr(血肌酐)。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該次研究活動中,720例的研究對象在輸血后發(fā)現(xiàn),血糖濃度升高的糖尿病患者一共有148例,占據(jù)該次總研究對象的20.56%。經過臨床檢查分析后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在輸血后出現(xiàn)血糖濃度升高的有關因素主要與患者的患病病程以及HbAlc有關,兩項數(shù)據(jù)在輸血前后進行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SBP(收縮壓)、DBP(舒張壓)、HDL(高密度脂蛋白)、BUN(尿素氮)、LDL(低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FPG(空腹血糖)、TC(總膽固醇)、Scr(血肌酐)數(shù)據(jù)指標,在輸血前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威脅我們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一大“殺手”,它僅次于腫瘤與心腦血管疾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往往后半生都要十分地克制每日飲食時,營養(yǎng)物的攝入量。隨著糖尿病患者的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時也存在其他嚴重的疾病,這對于治療以及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發(fā)生來說是十分不利的,為此怎樣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成為了現(xiàn)今臨床治療中的重要問題。另外,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許多人忽略了日常鍛煉,卻每日攝入過量的食物,使得糖尿病患病年齡范圍逐漸年輕化,到目前我國患有糖尿病疾病的患者中,仍舊以2型糖尿病為多數(shù),所以在該次研究中選擇的研究對象為2型糖尿病患者,且在治療期間接受輸血的患者。通過資料記錄以及臨床檢查的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能夠引發(fā)血糖濃度升高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兩項,一項是患者的病程,患者病程越長,患者自身身體的機能就會加重負擔,這使得患者在輸血后對其耐受性降低,從而導致血糖濃度升高。另一項HbAlc是衡量血糖長期控制能力的指標,也是不可被輕易忽視的因素之一。所以,在輸血前檢測患者的HbAlc可以用來對患者在輸血后血糖濃度變化程度做一個有效的評估,這對于臨床治療效果以及患者身體預后情況都有些十分重要的意義。醫(y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術前準備和檢查時,務必要關注患者的病程和HbAlc值,根據(jù)這兩點信息可以有效地判斷出患者在手術中輸血后,血糖濃度的變化大概范圍,并且有針對性地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措施。而且根據(jù)這兩點信息在患者圍術期護理時,醫(yī)護人員也能夠事先做好傷口感染等一系列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極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護理措施,從而提高患者的傷口愈合情況。
綜上所述,通過該次研究,建議在為糖尿病患者實施輸血治療前,醫(yī)務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的病程并對患者的HbAlc進行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以及患者的病程去評估患者在輸血后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從而為患者提前準備好相應的應急措施,以免患者在輸血后出現(xiàn)酸中毒等問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賢彬,吳標良.血糖控制與糖尿病足關系的研究進展[J].右江醫(yī)學,2019,47(11):801-805.
[2] ?謝勇麗,張雅薇,蘇曉清.實時血糖監(jiān)測管理系統(tǒng)對手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干預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9, 39(21):5211-5213.
[3] ?陳彩綠.強化血糖管理對糖尿病合并腦出血患者術后并發(fā)癥及預后的意義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115-116.
[4] ?周建國,史冬麗,梁豐收.2型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糖控制與預后的關系研究[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9,27(3):28-29.
[5] ?葉劍鋒,陳曉燕,連曉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進行膳食宣教對其營養(yǎng)知識認知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2019,17(8):145-146.
(收稿日期:202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