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 要:閱讀教學主要涉及三部分,老師、學生、文章內容。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內容以此來對世界有基本的認識,發(fā)散其思維,讓其體會來自文字的魅力。閱讀是當今人們獲得信息的主要手段,也是認識世界、提升自我的基本方式,語文老師對小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也是老師的主要教學方式。下文將以五年級學生為論述主體,對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展開探討。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涉及各方面的內容,例如語言運用、歷史文化、文學著作等。小學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三方面:語言的構建和運用、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文化的理解與傳承。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從課文里提供的文章對以上三方面素養(yǎng)進行提升。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喜歡上閱讀,進而課下進行自主閱讀,將閱讀的好習慣一直保持下去。
一、關于培養(yǎng)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認識
學生的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作為學生最基礎的素養(yǎng),共包含了三個大層面,以及六大素養(yǎng),再細化為18個基本要點。語文這門課程作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科目,老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結合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語言運用方面的訓練,基本的審美能力以及思維的提升和對文化的了解和傳承。核心素養(yǎng)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轉化,需要老師將每一篇課文的講解都融入學科素養(yǎng)的內容。有關的專家曾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界定。“語言構建與運用”方面:語言是我們日常交流必要的工具,人們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語言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部分,老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讓學生注意對一些優(yōu)美詞匯、句子、段落、文章進行積累和背誦,以此來擴充自己的詞庫,豐富自己的表達方式,這樣對于溝通交流有著重要的提升作用。“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方面:語文科目包含的審美方面主要是學生通過相關的詞匯和句式對作者表達的感情進行分析,對于古詩的審美主要是對古詩中出現的意象和動詞以及有關心情詞匯的賞析。“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方面:該方面主要是指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學習,了解文章行文的方式以及采用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當學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行文技巧,就可以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對于一些具有比較嚴密邏輯的文章,例如說明文,學生就可以通過寫作這類文章來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拔幕睦斫馀c傳承”方面:眾所周知,語文學科的教學任務不僅是對基本知識點的教授,還包括了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講解和傳承。通過老師的教學,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理解和賞析,體會我國文化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文化方面的課文主要是古詩、古文、名著片段等。
二、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仔細賞析,體會古詩古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古詩中蘊含著濃重深厚的文化,老師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就要對古詩進行徹底的賞析和講解。在古詩古文講解結束后,老師也要帶領學生誦讀經典的詩詞,背誦古往今來的名篇名句。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不讀詩,無以言。”誠然,古詩中蘊含的文化都是我國經歷了從遠古到現在積淀下來的寶藏。古詩能夠讓人溫柔敦厚,文質彬彬。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中《古詩三首》一節(jié),老師在對古詩展開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比如對《四時田園雜興》中詞匯進行理解,“晝出耘田夜績麻”中“績麻”的意思是把麻搓成線,“耘田”是在田間除草。對這句展開賞析要注意“晝”、“夜”這兩個表示時間的字,“晝”表示白天,“夜”表示夜晚。本句的意思是村民們白天在地里除草,晚上就將麻搓成麻線以供使用。之后的三句,老師都要仔細的進行解釋,讓學生對古詩的基本意思有所掌握,最后再總結古詩表達的總體思想,《四時田園雜興》一詩所表達的是村民辛勤勞作的場景,以及兒童天真活潑的特點。
(二)通過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部分來增強語言運用能力
閱讀教學不僅是通過閱讀課文以此來進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更要注重語言的運用訓練。老師要充分利用課本教材中每個單元后的口語交際部分,通過對這部分的學習,提升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中第二單元的口語交際部分,這部分內容是表演短劇。表演短劇是需要學生在事先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仔細的閱讀和深刻的體會,然后再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所以,學生自己組織語言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在與人溝通交流時語言的組織以及引用合適詞匯和句式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三)積累好詞、好句、好段,豐富詞庫
要想學好語文,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就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詞句,懂得一些基本詞句的意義,才能使自己的表達更準確,讓聽眾便于理解。例如,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月是故鄉(xiāng)明》一文,這篇課文具有很多優(yōu)美的詞句,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積累。比如,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質,但也頗有煙波浩渺之勢。在這期間,我曾到過將近三十個國家,看到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無邊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長久的任務,老師要在閱讀教學中貫徹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嬌.如何在中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7):57+59.
[2]張美子.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8):48.
[3]孫平.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9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