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志勇
中圖分類號:G623.6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6-0280-01
近期,我校舉行了三堆片區(qū)科學學科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在本次活動中,來自片區(qū)各學校的九位老師,同時執(zhí)教了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上冊的《相貌各異的我們》一課,引發(fā)了筆者一些思考。
1.小學科學多人同課異構的教學內涵
從教學的本質來看,"異構"是科學的,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在本次活動中,老師們以同課異構的形式,通過不同教師對同一內容的不同解構,通過課堂觀察與分析,可以發(fā)現它們具有如下共同特點:
(1)教師素養(yǎng)較高。參與課堂教學的教師具有較為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具有較為豐富的專業(yè)學科知識;(2)教學目標適切。教師們能根據"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新課程標準精神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3)教學設計科學。大多數教師構建新知識的過程合理;科學概念清晰、準確,突出了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的過程;教學過程中的論證科學、嚴密、正確,具有思維的廣度和深度;(4)教學方法多樣。從教學活動來看,老師們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采用情境教學法、三疑三探"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法、茶館式教學法等多種教法。精心創(chuàng)設供學生自主發(fā)現的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猜測、探索和質疑,引領學生互動,合作交流,主動參與;(5)教學方式靈活。教學過程完整有序、思路清晰,多媒體使用及時合理,運用激勵性評價,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享受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與成功,讓學生收獲學習的自信心。
2.小學科學多人同課異構的教學意義
2.1 在師生互動中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九節(jié)科學課都充分體現了互動。師生之間的交流是互動,學生間的小組活動是互動,新知的學習也是一種互動。在這些互動中,教師引領學生探索新知,師生情感的交流中更體現出了學生的自主性。通過小組內的合作,把書本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輸出,這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是實實在在為學生提供了時間與空間,教師都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與學生平等對話。
2.2 在尋找規(guī)律的過程中提煉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一條很通俗的諺語。小學階段的科學學習,重在培養(yǎng)觀察的興趣,養(yǎng)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和實驗操作的方法,實現豐富課本素材,增值教學內容。
2.3 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激發(fā)學習興趣??茖W學習其實是一個科學知識積累、技能培養(yǎng)和能力發(fā)展的過程,教師要設置各種各樣的活動和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科學課上,老師們采用了游戲、歌謠、觀察、實驗、議議、講講、練練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學習。
3.小學科學多人同課異構的教育價值
3.1 多人同課異構體現了教師個性化的教學風格。每一個教師的發(fā)展?jié)撡|都是無限的。每位教師都應該能夠呈現出特有的、與眾不同的教學風格,但是這種風格如何會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呢?在多人同課異構中,每位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等,在自己的思考及努力下,都表現出了不同的風格與特點。而這些處理方式與手段,因人而異,體現了不同教師對同一教學課題的個性化解讀,并付諸于教學實踐。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些不同又體現出了一定的共性,那就是對于科學課程的科學理解、科學設計與科學實施。當然,這都源于每位教師對科學課程及科學內容的獨特與個性化的認知。
3.2 多人同課異構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課堂。在科學課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不同的教學風格、情緒狀態(tài)以及教育教學智慧,便會組織出各具特色的教學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呈現出明顯的不同。因而,每位教師的教學風采,在多人同課異構教學活動中,給參與看課及研討全過程的老師們,帶來了不同感受。
如有的年輕老師語言豐富、激情滿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被迅速調動起來,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有的中年老師,語言簡潔、邏輯性強,在活動的組織中,指導及時、適當、必要;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讓看課老師們看到的是一群小小科學家們正在專注地進行著研究;還有的教師,幽默、機智,學生學習興趣盎然、輕松愉悅……這些教師不同的教育教學特質,讓他們呈現出了具有不同教學風采的精彩課堂。
3.3 多人同課異構促進了人的發(fā)展。多人同課異構與以往教學研討活動有著明顯的不同。以往的教學活動,有的是為了推選參加高一級教學競賽教師而組織的磨課,有的是不同級別學科骨干教師的觀摩課,有的是圍繞研究課題、某一教學主題或某一知識單元而組織的研討課,有的是青年教師執(zhí)教的匯報課,或者新進教師執(zhí)教的見面課等。這些教學活動的主題相對較為單一,突出了教學內容的教與學。雖然這些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與學生的發(fā)展,但其發(fā)展性的目標不夠明確與突出。
在多人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以某一教學內容為課題,讓參與教教師對同一內容作個性化的解讀,并在課堂上予以展示?;顒右?人"的發(fā)展為目的,圍繞"人"而設計,圍繞"人"而實施,既突出了對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要求,也促進了學生的成長。這是多人同課異構與以往教學研討活動最大的不同,也是多人同課異構最大的教育價值所在。
總之,"多人同課異構"為學校教研活動提供了新的范式,為教師們提供了一個面對面的互動平臺,在這個平臺中,教師之間近距離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僅豐富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智慧,也促進了師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