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萍
【摘 要】自新課標的提出以來,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也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教學幫助學生構(gòu)建高中物理知識體系,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自身的良好發(fā)展。本文將從分層教學的角度出發(fā),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提出以下幾個教學策略。
【關(guān)鍵詞】高中物理;分層教學;策略
每個學生成長的環(huán)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學業(yè)教育也不同,在學習認知和學習水平上自然會產(chǎn)生個人差異。但是隨著學生的學習階級不斷升高,教育越來越強調(diào)應試,特別是在高中。順應時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們將高考作為一大學業(yè)目標,也是極其重要的敲門磚,因此高中的學習壓力非常大。教師也不可能每個學生都照顧得到,為此,學生的學習差異越來越大,在班級中形成了鮮明的幾個學習群體。在這樣的基礎下,教師應當采用分層教學來幫助每個學生群體在學習中取得最大效益。
一、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意義
大部分學生認為高中理科的難點科目在于數(shù)學和物理,許多學生物理成績也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為物理的理論性知識和抽象的物理現(xiàn)象。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上能夠跟著老師聽懂,但做起題目來又是另外一回事,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學習壓力。學生的抽象性思維各不相同,理解、想象能力也有所差異,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對于所有學生來說,有些學生或許能全部消化,也有些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分層教學針對這一點,能夠幫助優(yōu)等生進一步提高;幫助中等生加深知識理解;幫助學困生牢固基礎;總的來說,分層教學能夠幫助各層次學生以最適合自身的方式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上取得進步。
二、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中的具體策略
(一)合理分層,提高興趣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上,教師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逐一分層。教師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平等看待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僅僅依靠分數(shù)來標榜學生,而是掌握學生的總體學習情況。有些學生只是沒找到方法,短期內(nèi)成績無明顯提高,但是學習態(tài)度良好,配合教學計劃,這樣的學生也需要教師單獨留意,而不能與學困生一概而論,當然,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也是一個關(guān)鍵的因素。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萬有引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認識程度、理解程度,把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教學中分層講解萬有引力的知識,比如在講解開普勒運動定律時,教師可以通過動圖的形式配合講解向?qū)W生展示,優(yōu)等生的理解能力可能好一些,但學困生和中等生應當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講解。利用PPT、動圖等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了解萬有引力定律,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利用問題驅(qū)動的形式,掌握學生的整體學習程度,從而將學生合理的分層。
(二)合理教學,改善模式
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在分層次教學上花心思。優(yōu)等生往往需要進一步的提高,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學困生往往基礎薄弱,理解能力較差,需要花時間趕上整體學習進度,教師可以為他們進行一些基礎講解教學。但是課堂的時間有限,不能完美的顧及到每個層次的學生,教師應當在教學模式上,做出一些改變。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圓周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授課中,將基礎知識點、課本經(jīng)典例題等多費些時間講解,保證中等生和學困生能夠在課上掌握基礎性的內(nèi)容,同時,教師也需要提出一些思考性的探究,引導優(yōu)等生進行自主學習,鍛煉其邏輯思維和想象、理解能力,進一步促進自身的發(fā)展。教師還可以在課下布置分層次的練習題,學困生和中等生難度可以低些,重在鞏固基礎;優(yōu)等生則可以提高難度,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教學模式的改善注重每個層次的學生能夠得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教師應當多思考如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最大效益,從而提高整體的學習效率。
(三)合理評價,分層考核
分層教學最大的一個特點在于尊重學生的個人差異,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的是,考核評價是分層進行的。高中生的試卷是一樣的,但這并不能當作唯一的評價標準。教師在測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時,應當分層次進行考核。例如,在學習完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機械能守恒定律》后,教師可以給班級的學生出幾份測試題,優(yōu)等生的可以出一些綜合性強、難度大一些的題目;給中等生出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給學困生出一些鞏固基礎,加深理解的題目,比起單一的標準,給分層學生出最適合自己的測題,對后續(xù)的評價也有幫助。教師不僅要分層考核學生,在評價標準上也要分層,對于優(yōu)等生來說,教師應當嚴格些要求,對于學困生和中等生來說,教師更要看重學生的基礎掌握程度。評價應當盡量貼切實際學習情況,多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人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上,教師首先應當合理分層,制定不同的標準看待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學模式上做出相應的改變,有助于學生掌握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提升集體的學習質(zhì)量,統(tǒng)一學習進度。
【參考文獻】
[1]羅雪今.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分層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217
[2]李旭光.高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3:83
(江蘇省太倉高級中學,江蘇 蘇州 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