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艷艷
(河北省遷安市楊各莊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河北 遷安)
牙髓炎是一種以咬合疼痛、自發(fā)性疼痛等癥狀為臨床表現(xiàn)的口腔疾病,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則炎癥會蔓延至牙齒根尖部,誘發(fā)根尖炎,不僅會影響牙齒的美觀,還會影響患者的自信心、生活質(zhì)量以及人際交往[1]。筆者將30例牙髓炎患者應用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根管治療術治療,分析如下。
遴選60例牙髓炎患者,均為我院近三年(2017~2019年)接治并經(jīng)口腔或X線檢測而確診,以擲骰子的方法分為治療組(n=30)和對照組(n=30),兩組的各項臨床資料均可比(P>0.05),見表 1。
表1 一般資料分析 [n(%),±s]
表1 一般資料分析 [n(%),±s]
組別 例數(shù) 男性 女性 年齡(歲)治療組 30 18(60.00) 12(40.00) 42.85±8.04對照組 30 20(66.67) 10(33.33) 43.16±7.97
兩組均常規(guī)進行根管治療,根管充填時,治療組患者使用氫氧化鈣糊劑和牙膠尖進行根管充填,對照組患者使用碘仿氧化鋅丁香油糊劑和牙膠尖進行根管充填。兩組均隨訪3個月,對比兩種充填材料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患者的牙齦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
(1)療效評定:當炎癥基本消失,無叩擊痛,牙齦無異常,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時為顯效;當牙齦紅腫基本消失,有輕微叩擊痛,基本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時為有效;當癥狀無好轉(zhuǎn),有劇烈叩擊痛,咀嚼功能無改善時為無效。(2)牙齦指數(shù):當牙齦無炎癥、輕度炎癥、中度炎癥、重度炎癥時分別記為0分、1分、2分、3分;菌斑指數(shù):當無菌斑、薄層菌斑、中等量菌斑、大量軟垢時分別記為0分、1分、2分、3分。
于SPSS 21.0軟件中錄入兩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應用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根管治療術的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3.33%,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3.33%)相比,差異顯著(χ2=4.32,P<0.05),見表 2。
表2 療效分析[n(%)]
治療后,治療組的牙齦指數(shù)為(0.69±0.14)分,菌斑指數(shù)為(1.37±0.42)分,比之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見表3。
表3 牙齦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分析(±s, 分)
表3 牙齦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分析(±s, 分)
組別 例數(shù) 牙齦指數(shù) 菌斑指數(shù)治療組 30 0.69±0.14 1.37±0.42對照組 30 1.08±0.27 2.09±0.61 t 7.0235 5.3248 P<0.05 <0.05
牙髓炎主要是因牙髓感染細菌所致,因牙髓組織分布大量神經(jīng)與血管,故有嚴重炎癥時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2]。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根管治療術,主要是清除患牙根管中的壞死組織,對根管進行消毒和填充,以此緩解癥狀,減小再次感染率,加快疾病愈合速度[3]。根管治療術的關鍵步驟為清除壞死組織和充填,常用的填充物包括碘仿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氫氧化鈣糊劑等[4],其中前者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收縮性以及較低的穩(wěn)定性,遠期效果欠佳,并且丁香油對根尖有毒性作用,易引起牙周組織炎癥反應,增加患者術后疼痛[5-6];后者可釋放OH-來結(jié)合核酸、蛋白質(zhì)、脂質(zhì),破壞細菌細胞膜和DNA,抑制細菌增殖,具有較強的抑菌性,并且游離Ca2+可滲至根尖周組織中,使局部骨組織鈣化,利于形成根尖周骨組織,加快根尖周組織愈合速度,加之氫氧化鈣固化后不易出現(xiàn)收縮或溶解等情況,從而封閉性好,有效避免發(fā)生微滲漏等情況[7-8]。本研究分析了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根管治療術治療牙髓炎的臨床效果。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以及治療后的牙齦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比之對照組,差異均顯著(P<0.05),證實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根管治療術的效果頗優(yōu)。
綜上所述,氫氧化鈣糊劑聯(lián)合根管治療術可有效治療牙髓炎,可改善牙齦炎癥,減少菌斑,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