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亞·斯肯的爾
摘 要:自學能力指的就是學生依靠自身力量進行學習的能力。在實際的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立足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實驗教學的開展和多樣化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面,以此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化學技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盡可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和學習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自學能力的重要性,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化學;自學能力;重要性;培育路徑
現(xiàn)階段,高中化學教學理念的先進性正呈直線趨勢上升。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的應用程度,就必須要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字面意義上來說,自主學習指的就是學生能夠自己控制學習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要致力于選擇適合高中階段學生的教學內容,并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思考空間,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將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安排到教學日程上來,最終為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培育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跟上化學教學的進度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化學教材中也涉及了一些需要學生自學的內容。化學學科具有理論性較強的特點,學生學習起來并不容易,如果只是單純的依賴教師,那么學生就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得進步,進而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進度,最終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所以說,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自身長期的教學任務,以此有效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最終達到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1]。
(二)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內容的認知
化學具有科研性較強的特點,提高高中生化學成績的關鍵就是教師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學生化學成績的提升放在第一位,而在教學方式的應用上面,教師過于重視滿堂灌式教學方式的落實,這不利于學生整合、發(fā)散思維,更限制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首要地位,這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同時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有著不小的幫助,最終提高高中生化學成績目的的實現(xiàn)也就不再遙遠了。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化學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其還具有提高學生應用化學知識能力的作用。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知識,可以深化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點的印象,進而學生運用化學知識靈活性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難事了,久而久之,學生解決生活化的化學問題的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最終實現(xiàn)促進高中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二、培育高中生自學能力的有效路徑
(一)致力于創(chuàng)設多元教學情境
當下,情境教學法在各階段教育中的普及程度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此種教學手段的應用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在無形中可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基于此,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創(chuàng)設多元教學情境上面,以此給學生營造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提供助力[2]。
化學教學情境并不只有一種,教師可以立足于自身的教學經驗,創(chuàng)設趣味性較高、新穎度較強的化學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教學活動中來,提高他們的體驗感受。比如說教師可以致力于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進而為學生更好地吸收化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一課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剛削好的蘋果塊和已經放了一段時間的蘋果塊,待學生觀察完畢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兩塊蘋果在顏色方面有何區(qū)別?”以此提高學生對氧化反應的認知程度。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說出生活中與“氧化還原反應”有關的例子,設置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I-和Fe3+氧化還原實驗”的現(xiàn)象,提高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在觀察實驗現(xiàn)象的過程中,學生將會主動進行思考和分析,進而學生正確化學思維的形成也就會變得更加容易了[3]。
(二)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高中化學教師就要從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方面入手,如果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正確,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進度。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根本就是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以此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將精力和時間放在提升學生的自控能力上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化學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提供保障。
此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錯題整合起來,歸納到錯題本上,之后教師可以有目的的帶領學生解題,以此幫助學生鞏固化學知識。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致力于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為學生其他科目學習成績的提升打基礎[4]。
例如,在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一課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查資料的方法了解硅在自然界的含量、存在以及用途,提高學生對硅的認知。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硅、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的區(qū)別,提高學生的歸納能力。通過實際的調查我們可以知道,絕大多數學生常常會混淆硅酸鹽和硅酸鈉等兩方面的化學知識點,基于此,教師應著重給學生講述與硅酸鹽、硅酸鈉有關的知識內容,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整合錯題,并要求他們在課下多多練習與硅酸鹽、硅酸鈉有關的題目,為學生化學成績的提升提供助力。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自主復習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有關的內容。在教師刻意的引導下,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就會變得更加容易[5]。
(三)致力于開展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開展化學實驗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當下,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將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作為自身主要的教學任務,在做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將會感受到化學教學的魅力,進而他們學習化學知識的主動性在無形之中就會得到提升?;诖?,教師可以適當增加化學實驗課程的課節(jié),以此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
例如在做《金屬鎂、鋁、鋅化學性質的探究》實驗時,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化學問題:“鎂、鋁、鋅燃燒后,會發(fā)生何種現(xiàn)象?”并引導學生進行猜想,之后再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適量的鎂、鋁、鋅投入到氫氧化鈉和酚酞的混合液中去,并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最終使他們得出以下結論:鎂無法與除酸之外的溶液發(fā)生反應,鋅與鋁不僅可以與酸反應,同時和強堿也能發(fā)生化學反應。實驗教學的開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金屬鎂、鋁、鋅化學性質的探究》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
除此之外,化學知識還有著非常高的實用性,因此,教師可以致力于化學知識的生活化,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做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家庭實驗,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同時此種做法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另外,化學家庭小實驗具有操作簡便、材料獲取容易的特點,這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欲望,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成就感。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制作水果電池、用食醋清洗廚房中污垢的家庭作業(yè)。在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也會在無形之中得到提升,最終達到提高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三、結語
新課改要求高中教師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而就學生方面來說,學生要想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步伐,就必須要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和策略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還要適當給予學生指導。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實驗教學的完善上面,進而為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撐,使“活到老、學到老”原則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最終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徐鵬飛.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新一代(下半月),2017(5):90.
[2]馮巖.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5):103.
[3]白國良.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0):111.
[4]張木森.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信息,2011(30):335.
[5]劉建軍.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教師,2010(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