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 ?要:隨著現代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農民的物質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對健康的體魄尤為關注,更多的農民主動地投入體育鍛煉的行列中。農村體育的發(fā)展不僅可以改善農民身體的健康狀況,而且還有助于農村新氣象的形成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本文對武威地區(qū)農村體育發(fā)展現狀進行調查,并在精準扶貧背景下對農村體育發(fā)展提出科學的建議。
關鍵詞:精準扶貧 ?農村體育 ?武威地區(qū) ?健康狀況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8(a)-0190-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uman society, the material level of farmers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people begin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healthy physique, and more farmers ar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ranks of physical exercis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health of farmer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a new rural atmosphere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Wuwei area, and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suggestions for rural sport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sports; Wuwei area; Health condition
健康關系到人民生活的幸福,也是現代社會人們的向往。健康的身體主要通過體育鍛煉來實現的。健康關系到每一個人,尤其在農村,更加需要關心農民的健康,農民的健康就要從農村的體育發(fā)展開始。眾所周知,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攻堅階段,也是推進政府市場的重要舉措。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針對精準扶貧制定了一系列詳細的計劃和政策。也是我國實現中國夢的一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和重點工程。精準扶貧的核心在于“精準”,所以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農村體育的發(fā)展就顯得意義重大。根據十九大會議的精神和指導意見,政府部門的側重點發(fā)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結合農村體育發(fā)展的現狀及特點,結合地方政府的方針個政策,合理進行農村體育道路發(fā)展的建設。本課題小組對甘肅省武威地區(qū)的農村體育發(fā)展的情況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進行了考察,了解在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武威地區(qū)農村體育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武威地區(qū)的農民的實際情況,提出科學的意見和建議,旨在推動農村體育的快速發(fā)展,提高全民的身體健康水平。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課堂小組到武威市對當地的農村開展調查和研究,對于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并且對當地的農民進行問卷調查和訪問等。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武威地區(qū)的三縣一區(qū)(民勤縣、古浪縣、天??h和涼州區(qū))農村的農民為研究對象,并且對村民的各項活動進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了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訪談法和數據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本課題需要的資料進行調查和了解。
2 ?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2.1 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給農村體育發(fā)展帶來的機遇
(1)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眾所周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精準扶貧工作的全面開展,農民的經濟收入有所提高,武威地區(qū)的農村經濟收入呈上升的趨勢,進而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為農村體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2)農民的閑暇時間增多。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政府派專門的農業(yè)技術人才對農民進行科學的農業(yè)技術指導,這樣就使得工作效率有所提高,農民工作的時間大幅度縮短,有更多的閑暇時間,農民可以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3)農民的自身素質的提高,所以認識水平也就提高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就是提高農民的素質,培養(yǎng)“四有村民”。這個也是武威地區(qū)農民奔小康的主要參考指標。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農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使得農民思想有了重大的轉變,使他們認識到體育鍛煉的好長,積極自主參加體育運動。(4)農村的體育設施日益得到完善。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很多農村都要建設了一定的鍛煉組合器材和運動場地,為農民的體育鍛煉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2 甘肅省武威地區(qū)農村體育開展的現狀調查及分析
甘肅省武威地區(qū)農村體育管理情況。筆者通過隨機抽查的行政村進行問卷調查,基本沒有專門負責農民體育運動的專職人員,也沒有專門管理農民體育的部門,調查發(fā)現有農村體育協會的比例為民勤縣9.3%、古浪縣7.5%、天??h13.6%、涼州區(qū)23.4%。由此可以看出農村體育管理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且體育協會較少,需要有關部門進行督促。(1)對于武威地區(qū)農民的閑暇時間調查發(fā)現,農民主要閑暇看手機占比43.4%、看電視占比22.3%、棋類娛樂占比12.4%、其他占比18.2%、參加體育運動的農民僅占比3.7%,說明人們對于運動的思想覺悟還是沒有上去。(2)體育鍛煉的基本情況。對于參加體育鍛煉的人進行調查了解到,農民主要鍛煉的項目依次為,33.5%的村民選擇走路或者慢跑,27.2%的村民選擇球類運動,26.1%的村民選擇健身器械運動,其他的運動占13.1%的村民,由此可見,農民的體育運動項目比較單調。(3)對于不愿意參與體育運動的村民進行調查,主要原因是沒有時間去體育運動的村民占比30.2%、比較疲勞的村民占比25.3%、缺乏運動場地和器材占比19.4%、沒有運動興趣的村民占比18.4%、其他占比6.7%。通過上述的調查,基本了解武威地區(qū)體育開展的現狀。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通過本課題小組了解發(fā)現,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進行農村體育運動確實有一定的機遇,但是由于有關部門對農民體育運動不重視,導致目前武威地區(qū)農村體育運動開展不盡人意。通過本文的調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農村體育的發(fā)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會,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農村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健康意識有所認識,在農村開展體育運動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2)在武威地區(qū)的部分行政村經濟發(fā)展較慢,農民的收入不太可觀,部分地區(qū)的農民生活困難,導致政府部門在體育建設方面投資的較少。(3)武威地區(qū)以農業(yè)發(fā)展為主,好多山區(qū)地方生產方式比較落后,農民在現代機械化的運用有一定的障礙,“二牛抬杠”景象還是隨處可見,這樣導致農民繼續(xù)勞動時間長,比較辛苦,農民根本沒有精力和閑暇時間去進行體育鍛煉。(4)武威地區(qū)部分行政村的文化水平較為落后,農民對體育健身的益處認識不足,健康意識比較淡薄,導致很少有農民去自主進行體育鍛煉。(5)農村“土地扭轉”讓部分農民空暇時間增多,但是部分年輕人土地承包給別人,都出去打工,農村的農民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
3.2 建議
(1)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統籌農村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而且“三農問題”一直是武威地區(qū)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的問題,要把精準扶貧政策落實到實處,注重農民的問題,就是要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使農民的各項權益得到滿足。(2)借助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體育運動。眾所周知,由于農村經濟相對比較落實,僅僅依靠政府的投資遠遠不夠,因此我們要積極借助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力量,讓企業(yè)為農村體育做出貢獻。再者可以通過企業(yè)可以組織一些體育賽事,讓農民積極參加。(3)利用學校資源,發(fā)展體育運動。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部分行政村安裝了一些體育運動器材,修建了一定的運動場地,但是由于農村人數基數較大,現有的場地不能滿足農村體育運動的開展,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共享,允許農村進入學校的體育場所,進行體育鍛煉,這樣也提高了體育場所的使用率。(4)充分開展民間的傳統體育項目,促進農村的參與度。在農村開展民間傳統的體育項目可以促進農村體育參與的積極性,例如,天祝藏族可以開展騎馬射箭和摔跤等體育項目。(5)政府部門要大量宣傳,喚醒農民自主鍛煉的意識。讓農民真正意義認識到體育運動給身體健康帶了的益處。讓他們利用農閑時間主動加人到體育鍛煉的行列中來,養(yǎng)成自主鍛煉的良好習慣。(6)鎮(zhèn)府部門要積極鼓勵一些農村的體育俱樂部的形成,通過體育俱樂部的形式定期舉行一定的體育運動項目,并且進行一定的獎勵,刺激農民參與的積極性。
4 ?結語
在精準扶貧的背景下進行農村體育發(fā)展路徑探索,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鎮(zhèn)府部門的大力幫助下和有關政策的支持下,讓更多的農民利用閑暇時間,自主加入到體育鍛煉中來,改善農民的身體狀況,讓體育公共服務釋放更大價值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讓農民以嶄新的姿態(tài)迎接幸福的小康生活。
參考文獻
[1] 陳仁偉.我國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體育活動調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4):56-58.
[2] 管曉淮.我國新農村體育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9(22):400.
[3] 李丹,王東.我國公共體育服務標準化建設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4):150,152.
[4] 方戰(zhàn)勝.生命教育之體育健康教育的實踐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9(55):134-135.
[5] 任健偉.“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體育政策評估體系建構初探[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7(3):121-122.
[6] 呂永強.精準扶貧背景下農村扶貧開發(fā)與低保政策的有效銜接[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21-23.
[7] 羅友,李香坪,呂雅琴,等.精準扶貧與農村體育的互動性研究——以滎經縣民建彝族鄉(xiāng)為例[J].體育風尚,2017(9):45-46.
[8] 夏良娟.精準扶貧背景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中的問題與建議[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