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巧云
摘? ? 要:經濟水平的快速發(fā)展促使建筑行業(yè)發(fā)生了巨大的發(fā)展,在遇到無數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了許多挑戰(zhàn),同時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和實際需求也越來越多。剪力墻結構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對建筑安全性能的需求和對建筑的居住需求,剪力墻結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進入穩(wěn)定性、牢固性和抗震性,同時也存在著許多規(guī)范和標準。本文從剪力墻結構的基本應用原則出發(fā)分析,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剪力墻結構設計的應用措施,旨在進一步規(guī)范剪力墻結構設計標準,延長建筑使用壽命,為人們打造安全性能極高的建筑。
關鍵詞:建筑結構;剪力墻結構;實施
1? 引言
剪力墻結構是現階段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建筑結構,剪力墻結構有著質量高、施工周期短、建筑壽命長的獨特優(yōu)勢,正因如此剪力墻結構在當代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次數較為頻繁,要針對建筑結構設計中剪力墻結構設計進行深入探討,清晰剪力墻結構特點以及所包含的種類,明確應用原則,滿足人們對建筑安全性能的基本需求。
2? 建筑結構設計中剪力墻結構設計的主要原則
由于剪力墻在多數情況下高和寬要大于厚度,再加上兩者之間是幾何特征板,因此剪力墻的受力形態(tài)和柱子大多是相同的,然而兩者之間還是存在著細微差異的。而產生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要是因為肢長和厚度的比值范圍所引起的,若是肢長和厚度的比值在3時之內,設計人員需要按照柱子來設計剪力墻,若是比值超過了3,但小于5,滿足這一條件之后設計者就可以將剪力墻當作是異形柱來處理。其次,剪力墻結構中的墻是平面構件中的一種,它要承受著水平方向的水平剪力以及彎矩,還需要承受來自縱向的豎向壓力,若是剪力墻結構要盡可能滿足抗震需求則需要在進行設計時充分考慮剪力墻結構的剛度,并認真考慮延性,這種延性在非彈性變形反復循環(huán)上提高承受力。再者,剪力墻最重要也是需要引起特別注意的特征是,若是剪力墻在同一平面內,則剪力墻結構的剛度和承載力便會加大,若是平面外,這兩者的距離相對就會變小。因此,若是剪力墻連接的是平面之外的梁,便會加大墻肢在平面外出現彎矩的幾率,因此在進行設計時要盡可能不與平面之外的梁進行連接,若是需要與平面之外的梁連接則相關剪力墻結構設計人員便需要做好保護措施,防止剪力墻平面之外發(fā)生意外事故。最后在進行剪力墻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豎向作用之下的結構分析,并兼顧到水平作用下的結構分析,在計算出內力結果后要依據偏壓或是偏拉來進行驗算。在計算剪力墻的實際承載力時,若是帶翼墻則在計算時要取最小值。
3? 建筑結構設計中剪力墻結構設計的有效措施
3.1? 科學選擇墻肢長度和厚度
在剪力墻設計過程中,剪力墻長度要合理、恰當、不宜過大,因此在選擇時要高度重視墻肢長度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針對墻長時強度選擇要盡可能不超過8m,墻肢長度過長會導致工程發(fā)生意外情況。通常情況下跨高比要盡可能大于6,墻體厚度的選擇有一個核心目標,便是要保障潛力強的高度和穩(wěn)定性。通常情況下住宅建筑填充墻厚度大致在200mm,這時剪力墻也應該設置為200mm,對于部分沒有地下室的高層住宅設計,一般情況下埋深選擇在2.5m以上,墻體高度在5m以上,這時要再按照1/16的比例選擇墻體厚度很有可能大于填充墻厚度,這樣的方法對高層建筑設計來說是不利的,因此必須要使用科學合理且專業(yè)的方法,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嚴格秉承高層建筑設計技術規(guī)范對其進行合理規(guī)劃。
3.2? 合理布置剪力墻結構設計
在設計剪力墻結構時,最好選擇沿著主軸方向實施雙向或是多向布置,與不同方向各剪力墻最好相互連接在一起,并強調要盡量避免拉通或是對直。在進行抗震設計時,要利用二者方向的側向剛度有最大接近,而剪力墻的墻肢必須按照規(guī)則進行并盡可能的簡單。在高層建筑的剪力墻結構設計中,剪力墻要沿著主軸方向進行多向或是雙向的布置,盡量避免產生單方向合計模式,促使剪力墻的工作性能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然而剪力墻在分布上要保持均勻且數量要基本一致,若是剪力墻數量較少的話,結構抗側力的剛度會因為數量的比較少逐漸減弱,若是剪力墻的配備過多,則會導致體墻體無法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抗側力剛度過大,導致建筑自身的重力隨著建筑震力的加大而不斷增加。其次,在進行剪力墻的布置設計時盡量避免將他們分布過于密集,最好促使整個結構有著相互平衡側向的剛度,若是側向剛度過大,會導致墻體自身重力隨之加大,甚至還在地震出現時增大震力,從而導致建筑坍塌。
3.3? 轉換層結構設計
在轉換層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大多是針對高層建筑來說的,而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設計中轉換塊壘結構布置是其中最核心的一項內容,要科學且合理的進行設計工作,優(yōu)化結構復雜的高位轉換底部空間。在對轉換層高位轉換狀態(tài)下要對其不斷提升質量和高度進行恰當的優(yōu)化調整,保障轉換層能夠與上限高度保持一致性,然而在進行轉換層設計時要控制轉換成水平狀態(tài)對其進行密切關注精確分析和判斷轉換層內部留有的空間,了解轉換層的均勻狀況。對于選擇的建筑材料要盡可能保障其質量水平,為后續(xù)建筑工作提供堅實保障,同時還要使其保持較小高度,對于轉換層結構設計中所存在的薄弱地位要不斷進行加強和調整,對于轉換成分配特點進行細致研究,調整和完善薄弱的部位,對于構件配機數量進行優(yōu)化調整,使其性能得到改善,從而保障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設計上的安全性能能夠滿足居民居住需求。
4? 結束語
正是由于剪力墻結構的獨特優(yōu)勢,它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應用較為廣泛且應用頻率較高,然而我國對其并未進行細致的規(guī)劃和設定,導致多數細則只能按照設計人員的經驗進行設計。剪力墻結構有不同種類設計人員要了解建筑的實際情況,并按照建筑自身特點進行選擇,嚴禁盲目使用剪力墻結構,使剪力墻結構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能夠滿足居民對安全生活環(huán)境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新志,吳宇星,曹維科.建筑結構設計中剪力墻結構設計的運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6):88.
[2] 蘇松.論剪力墻結構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20(3):73+75.
[3] 王菁菁.剪力墻結構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0(9):63.
[4] 熊晨玲.剪力墻結構設計在建筑結構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物業(yè)(中旬刊),20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