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曉慧 詹楨楨 宗 杰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超聲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子宮腺肌病屬于一種婦科的常見疾病, 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經(jīng)期延長、經(jīng)量增多、子宮增大以及繼發(fā)進行性的痛經(jīng)。子宮腺肌病和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xiàn)均有子宮增大、月經(jīng)改變[1]。同時,超聲影像方面也有相同之處,臨床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誤診的情況,大多數(shù)患者需手術后的病理方能確診。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對患者的血清CA125、TVS結果及臨床表現(xiàn)進行綜合分析,有利于提高診斷子宮腺肌病的準確率[2]。我院為提高臨床上對于子宮腺肌病及子宮肌瘤的鑒別診斷,選取50例子宮腺肌病及50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血清CA125及聲像圖特征進行總結性的分析,探討TVS聯(lián)合血清CA125檢測對子宮腺肌病及子宮肌瘤的相關鑒別診斷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行手術治療的50例子宮腺肌病患者(子宮腺肌病組)、50例子宮肌瘤患者(子宮肌瘤組)展開研究。納入標準:(1)患者均存在孕產(chǎn)史;(2)患者均未絕經(jīng);(3)近期無服用避孕藥物或激素;(4)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1)嚴重感染及惡性腫瘤患者;(2)子宮腺肌病合并子宮肌瘤患者;(3)存在手術禁忌證患者。子宮腺肌病組年齡26~54歲,平均年齡(43.65±9.60)歲;子宮肌瘤組年齡30~52歲,平均年齡(41.27±9.80)歲。兩組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取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分別對子宮腺肌病患者、子宮肌瘤患者的術前、術后血清CA125水平進行測定,并進行TVS術前檢查。(1)血清CA125檢測:抽取3ml患者晨起的空腹靜脈血,進行血清離心分離,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檢測CA125。 (2)采用GE Voluson S8 pro進行TVS檢查:患者需要排空膀胱,選擇截石位體位,于陰道探頭的表面涂抹一定量的耦合劑,戴上避孕套,將探頭放置在患者的子宮頸、陰道穹窿各個部位,采取旋轉、傾斜等手法作橫、縱、斜的多切面檢查,同時觀察患者的子宮、卵巢和宮旁組織。
1.3 診斷標準 子宮腺肌?。毫鲶w無包膜、邊界規(guī)整、不清晰,瘤體內部的回聲為短線樣的強回聲、不均勻;宮壁積血的小囊直徑>5mm;瘤體內部的血流豐富,但是周邊的血供不豐富。子宮肌瘤:瘤體有假包膜、邊界規(guī)整且清晰,瘤體內部回聲為低回聲;瘤體內部的血流不豐富,但周邊的血供豐富(呈環(huán)狀、半環(huán)狀)。血清CA125>35IU/ml,則為陽性反之為陰性。
1.4 觀察指標 分析血清CA125檢測結果、TVS檢查結果, 統(tǒng)計分析子宮腺肌病陽性檢出率、特異性、敏感性。
2.1 兩組術前和術后的血清CA125的檢測水平比較 術前和術后,子宮腺肌病組血清CA125水平明顯均高于子宮肌瘤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術前和術后的血清CA125的檢測水平比較
2.2 兩組術前分別采取TVS、血清CA125檢測的陽性率比較 術前,子宮腺肌病組TVS檢查的陽性率明顯低于子宮肌瘤組,血清CA125檢測的陽性率明顯高于子宮肌瘤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前分別采取TVS、血清CA125檢測的陽性率比較[n(%)]
2.3 子宮腺肌病患者檢查結果與病理學對照 50例子宮腺肌病患者中,血清CA125術前檢查結果經(jīng)病理學證實23例陽性,11例陰性。陰道超聲診斷經(jīng)病理證實11例陽性,15例陰性。以兩者均陽性為診斷標準,經(jīng)病理證實20例陽性,19例陰性。詳見表3。
表3 子宮腺肌病組患者檢查結果與病理學對照(n)
2.4 TVS聯(lián)合血清CA125對子宮腺肌病的檢測價值 子宮腺肌病患者中,血清CA125檢查32例陽性,經(jīng)術后病理學證實有23例陽性,陽性檢出率為71.88%;敏感性為76.67%,特異性55.00%。TVS診斷24例陽性,經(jīng)病理證實有11例陽性,陽性檢出率為45.83%;敏感性為50.00%,特異性53.57%。以兩者均陽性為診斷標準,聯(lián)合檢驗22例陽性中,經(jīng)病理證實20例陽性,陽性檢出率為90.91%;敏感性為68.97%,特異性90.48%。
子宮腺肌病主要是由于子宮內膜侵入了患者的子宮肌壁層而導致的,能夠引起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3]。子宮肌瘤在臨床上又被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屬于一種良性腫瘤,多發(fā)生于患者的生殖器,且多數(shù)患者沒有任何臨床癥狀,少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腹部有壓迫感、陰道出血等[4]。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屬于婦科疾病中常見的一種子宮病變,均常發(fā)于40歲左右女性,臨床診斷上存在相似性,子宮腺肌病患者可能并發(fā)子宮肌瘤,因此,比較容易出現(xiàn)誤診的情況[5]。CA125存在宮頸上皮、子宮內膜、輸卵管、腹膜,其是一種糖蛋白抗原,位于體腔內的上皮細胞表面,被認為是和卵巢上皮性癌有關的一種腫瘤標志物[6]。子宮腺肌病患者由于子宮內膜出現(xiàn)異位,異位的內膜具有比較強的CA125分泌機能,可使CA125水平大幅升高。相關研究提示,子宮腺肌病婦女血清CA125水平呈現(xiàn)大幅升高表現(xiàn),可有效幫助與子宮肌瘤的區(qū)別[7]。李歡[8]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分泌期、增殖期,子宮腺肌病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均明顯高于子宮肌瘤組。
本文中,子宮腺肌病組的血清CA125水平在術前、術后均明顯高于子宮肌瘤組(P<0.05),同時,子宮腺肌病組術前血清CA125陽性率明顯高于子宮肌瘤組(P<0.05)。進一步證實了,血清CA125檢測有利于臨床鑒別診斷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但是血清CA125水平同時受其他因素(卵巢、乳腺)影響,所以不能僅憑CA125濃度就做出診斷。
經(jīng)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使陰道探頭更加地接近靶器官,對捉捕血流信號比較敏感,也可以清晰地顯示子宮內的微小病變。本文數(shù)據(jù)顯示,子宮腺肌病組術前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陽性率明顯低于子宮肌瘤組。但相對于腹部超聲,TVS在全貌檢查及反應鄰近關系上存在一定局限。因此TVS聯(lián)合CA125兩種檢查更有助于對患者全面、準確的診斷。本文中,以術后病理學檢查為金檢準,TVS聯(lián)合血清CA125檢測均陽性為診斷標準,聯(lián)合診斷陽性檢出率、敏感性、特異性,明顯高于單一檢查結果。
綜上所述,TVS聯(lián)合血清CA125檢測可有效鑒別子宮腺肌病、子宮肌瘤,提高診斷可靠性,避免漏診、誤診,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