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備受關注,因為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生活所帶來的具體壓力,逐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其中,在疫情環(huán)境下,中職教師便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避免學生在疫情環(huán)境下變得過度焦慮與緊張。文章將從堅持人文溝通,紓解心理壓力;組織激勵暗示,優(yōu)化心理素質;實現(xiàn)因材施教,做到以生為本等五個角度來分析疫情環(huán)境下中職教師應該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關鍵詞:中職學校;疫情環(huán)境;心理健康;輔導策略
2020年勢必會成為我們心中一個極為特殊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毫無征兆的爆發(fā)使得每個人都陷入恐慌狀態(tài)。在疫情最為嚴重的階段,每一天患病人數(shù)的增加也讓每一個中國人時刻面臨著生命的威脅,全國各地人們都普遍進入到嚴防狀態(tài),堅持居家隔離,希望,可以保障自己、他人的生命安全。在這一現(xiàn)實背景下,中職生也有可能產(chǎn)生一定的心理問題,一方面是來自疫情的快速傳播所帶來的恐慌感,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目前尚未總結出有效的醫(yī)護防護手段去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侵入與傳染。對此,中職教師便要積極組織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讓學生正視這一疫情,使其積極做好疫情防護,也要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 科學認識疫情,穩(wěn)定情緒狀態(tài)
新型冠狀病毒讓這個假期不太安寧,不斷增加的確診病例、防護物資供應緊張、疫情籠罩下人性的光輝與陰影、生活范圍被限縮由此帶來的不便,讓我們的心情由最初的懷疑、恐慌,到焦慮、迷茫,再到無聊、盼望。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都是由于接收的信息過多過雜造成的,鼓勵學生從官方平臺獲取有關疫情的信息,科學認識疫情,不過分關注負面報道,不輕信傳言,同時學習掌握防控知識。并讓學生認識到由疫情引起的情緒反應是人在應激狀態(tài)下出現(xiàn)的正常心理反應,學會理解自己的情緒反應,并正向積極地面對情緒。鼓勵學生學會調整情緒,規(guī)劃好學習和工作,保持積極的生活狀態(tài),才能愉快地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二、 堅持人文溝通,紓解心理壓力
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必要的溝通與對話十分關鍵,而中職教師所選擇的對話方式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在疫情環(huán)境下,中職教師要多關心學生、多呵護學生,堅持實施人文溝通,不要一味向學生灌輸高尚的大道理,而是要及時幫助學生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重新變得樂觀起來。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與學生實現(xiàn)全面溝通,筆者會始終保持“在線”狀態(tài),只要學生有需要,筆者便會及時與學生進行人文溝通,希望學生能夠及時表達個人需求。比如,本班有一個學生每日都會十分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新聞,在看到每日的患病人數(shù)增長率、死亡率時感到十分恐慌,因為生命的快速流逝感到恐懼。于是,筆者就主動成為學生宣泄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讓學生及時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積極引導學生訴說內(nèi)心深處的陰霾與擔憂。待學生情緒漸漸變得平穩(wěn)之后,筆者就會一直安慰學生,告訴學生要勤加鍛煉,勤于消毒,做好自我防護,盡力抵御病毒入侵。漸漸地,這個學生便能及時調整情緒狀態(tài),客觀面對疫情。
三、 組織激勵暗示,優(yōu)化心理素質
在組織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時,必要的激勵心理學的應用十分有效,可對學生進行一些心理暗示,讓學生相信希望就在前方。因此,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階段,中職教師也要及時激勵學生,讓學生懂得全國人民的英勇奮戰(zhàn)與積極配合必然能夠抵御病毒,而奮戰(zhàn)在前線的醫(yī)護人員也能保障我們的生命健康。
為了切實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筆者就整理了新型冠狀病毒爆發(fā)以來所產(chǎn)生的重要新聞資料,及時分享最新的醫(yī)護研究成果,讓學生意識到全國人民的自我隔離已經(jīng)有效控制住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傳染范圍、感染速度,而武漢封城以及各地陸續(xù)進行的封鎖措施則更加鼓舞人心,讓學生懂得希望、光明就在前方,希望學生能夠以樂觀的心態(tài)去看待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另外,筆者也告訴學生,只要不進入密集型場合,且在日常生活中勤加鍛煉,講衛(wèi)生,那么感染病毒的概率是很小的。通過豐富的激勵暗示,本班學生從最初的恐慌狀態(tài)變得越來越正常,且相信終有一天我們便會打勝這場仗。
四、 實現(xiàn)因材施教,做到以生為本
因材施教教育原則是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關鍵點,因為每個學生所受到的疫情影響程度不同,且每個學生的性格也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狀態(tài)下,中職教師要通過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原則去實施心理健康輔導,讓每個學生都能正視這場戰(zhàn)爭。
比如,本班有一個學生從小便十分珍惜自己的身體,在家長的影響下養(yǎng)成了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但是,這個學生的性格卻有些悲觀,且喜歡胡思亂想,在得知有無癥狀感染者病例出現(xiàn)之后,便時刻擔心自己身上攜帶病毒因素。對此,雖然筆者多次用言語去安撫學生,卻依然收效甚微。對此,筆者就鼓勵學生進行核算檢測,最終結果證明學生是健康的、安全的。借此,筆者告訴學生,對抗病毒的必要條件是樂觀、堅強,而學生不可總是懷疑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感到害怕、焦慮,則可隨時與筆者交流。
五、 豐富生活方式,優(yōu)化生活心態(tài)
豐富而充實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情緒的穩(wěn)定。比如合理的作息時間與正常的飲食習慣等,同時保持平時的健身習慣,開展居家運動。制定學習和工作規(guī)劃,利用延長的假期,把精力放到更有價值、更有興趣的事情上,平時沒有大把時間去做是事情,乘機可以好好去做。假期這么漫長,不正是一個專心學藝、精進成長的好時機嗎?同時“有事可做”,焦慮、無聊、迷茫等情緒將會被一掃而光。參與家務勞動,增加與家人深入交流的機會,把待在家中的時光變成家人的陪伴時光,增進親自感情。
總而言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fā)造成了人心惶惶的局面,而身為一名人民教師,便要在這一特殊時期主動組織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以平常心去看待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其能夠懂得自我保護,且要堅強、樂觀地面對每一天。
參考文獻:
[1]李朝霞.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探究及矯正嘗試[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2):115.
[2]陳玲,劉生亮.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實踐:以重慶市九龍坡職業(yè)教育中心為例[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33):60-63.
作者簡介:
閻彬英,山東省臨海市,臨海市豪情汽車工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