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達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復雜瑣碎但責任重大的工作;而班主任也是一個多元角色,既要負責學生的思想、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健康與生活。班主任有時像客服,要耐心回答家長的咨詢;有時像保姆,事無巨細妥善照顧學生的生活起居;有時像法官,要合理解決學生之間的各種小糾紛;有時還像醫(yī)生,要及時關注或處理學生的各種不適;班主任還像宣傳員,各項政策制度要及時傳達給家長;有時還像導演,各種文藝匯演,選材、排練、指揮,無所不能;班主任還是心理輔導員,要時刻洞悉學生狀態(tài)和心理健康……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歷,我總結出一些班級管理經(jīng)驗,現(xiàn)交流如下。
一、愛自己,做好自己
(一)修煉“內(nèi)功”——讓學生欣賞你的學識和授課方式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如果學生從心底崇拜你,那么他就會信服和仰慕你。作為班主任,我們首先要做知識的富有者,隨時更新知識儲備,要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并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內(nèi)容體系嫻熟精通,利用多元的教育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你所教的學科成績位于上游,這是一種無言的說教。班主任要抓全科,所有的學科都應該多督導、多關注,但前提是自己所教的學科一定要抓住、抓穩(wěn),才不會顧此失彼。
教師授課時要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硬喂”,倡導“自食”。我曾經(jīng)看到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個關于喂雞的故事,很受啟發(fā)。有一次,陶老先生到一所大學演講,演講前,他從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雞。聽眾都愣住了,不知所以然。先生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雞的頭,強迫它吃米,可是公雞只叫不吃。接著他用力掰開大公雞的嘴,把米硬往它的嘴里塞。大公雞拼命掙扎,還是不吃。最后,先生理了理大公雞的翎毛,把它放在桌子上,自己往后退了幾步,站到一旁。過了一會兒,大公雞巡視了幾下,自己走到桌前吃起米來。這時候,陶行知先生開始了他的演講:“我認為,教育就跟喂雞一樣。如果強迫學生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愿學的。即使學,也會食而不化。但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fā)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陶行知先生用如此淺顯生動的情景,把深刻的教育原理演繹得淋漓盡致,如果我們強迫學生去學習知識,那就像公雞吃米一樣,他們學得痛苦,老師教得辛苦。所以我們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退下講臺,讓灌輸式的教學走向學生的自主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放手,善于放手。
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要抓好團隊建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抓團隊建設,要注意三個方面:1.合理分組;2.及時評價;3.適時驗收。讓團隊競爭、“兵帶兵”、小組合作的方式貫穿于班級管理和新知的內(nèi)化學習上,效果良好。每個小組就是一個整體,無論是學習、品行、衛(wèi)生、紀律,同組成員榮辱與共,相濡以沫,相互幫扶并相互制約。小組的有效利用,既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又可提高教學效率。甚至有時你可能會收到意外的驚喜。
有一節(jié)自主學習課,我讓小組長安排本組的預習任務,班長負責組織紀律,下課之前我檢測學習成果,然后我去一墻之隔的辦公室制作課件。過了一會兒,我聽到班級動靜大了,本想去班級一頓“河東獅吼”,可走到門口,我止步了,學生在干嘛?原來是我班的小班長代替了我的角色,正在檢查小組自學情況,她正在講臺上根據(jù)小組匯報情況給小組加分,各小組成員積極活躍,踴躍發(fā)言,重要知識點學生也會手寫到黑板上,整個課堂活而不亂。我沒有忍心打斷,悄悄用手機記錄下了這個瞬間。下課后,學生跟我說:“老師,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特別輕松,積極性也非常高,連我們組的柳明月還給小組加了2分呢!”我笑著說:“看來你們要‘彈劾我,不讓我上課了?!比缓笪以诤诎迳蠈懴铝怂膫€大字:你們真棒!
(二)外樹形象——讓學生喜歡你的性格
常言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經(jīng)常以自信、樂觀、向上的性格行為準則來約束自己并要求學生,同時,不允許學生做的,我自己也要自律禁忌,這樣才具有說服力。但是,一次班會過后,又讓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反思中。班會的主題是:“我做到的,你做到了嗎?”這旨在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一些不和諧、不文明的現(xiàn)象,并勇敢指出來,同時反思自己的行為。一個學生突然問我:“老師,這里的‘你可以是老師嗎?”我一愣神,但是鎮(zhèn)定地說:“當然可以。”于是,當我整理孩子們的建議時,不禁汗顏:在48份建議中,關于向我和其他老師發(fā)問的有以下幾條:
1.老師,集會的時候,您要求我們肅靜,可我發(fā)現(xiàn)您和其他的老師在隊伍后面說話!
2.老師,學校廣播說踐行“三個一”工程,看到垃圾主動撿起,我卻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看見垃圾也沒有撿起!
3.老師要求我們好好寫字,把字寫端正,可是老師給我們的評語是龍飛鳳舞的,沒有認真書寫!
4.老師,那天你問我《海底總動員》講的是什么事,看來您讀的書也不多呀!
5.您總是說“每天一聲友好問候”,可是每次我跟老師們打招呼:老師好,有的老師愛搭不理的。
6.老師,你總是說不能破壞公物,可是你生氣的時候,總是拿著木板重重地往講桌上一摔。
7.老師,下課就10分鐘的時間,可是你總是占用幾分鐘,有時候想去廁所都來不及。
8.老師,您總說要我們?nèi)姘l(fā)展,可你和其他老師總是占用我們的美術課和音樂課……
這一句句類似忠告的建議,就像是玫瑰花一樣,味道芬芳卻滿手帶刺,讓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和自責……這些孩子,不可小視!我反思自己——我還沒有做好自己!
二、愛學生,育好學生
(一)藝術教育,尊重學生
魯迅說過:教育植根于愛。愛是教育的靈魂,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學生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細細品讀,班級學生的家庭狀況、脾氣秉性都要做到了然于胸。過度表揚可能會讓學生盲目自信,沒有藝術的懲戒可能會招惹麻煩。說起藝術性,我還要講一個陶行知“四顆糖”的教育故事。陶行知在任校長期間,偶然一次發(fā)現(xiàn)一個叫王友的男同學用泥塊打同學,他立即制止這樣粗魯?shù)男袨?,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談話。當他回到校長室,發(fā)現(xiàn)王友已在門口等著了。于是給了他一顆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很準時,說明你是一個時間觀念強的孩子?!蓖跤洋@疑地瞪大了眼睛。陶先生又掏出第二顆糖說:“這第二顆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讓你放手,你立即就停止了,說明你服從管理?!苯又痔统隽说谌w糖:“我調查過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同學,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王友感動極了,哭著說:“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自己的同學……”陶先生這時笑了,馬上掏出第四顆糖:“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束了?!?/p>
這種充滿藝術和智慧的巧妙方法教育了犯錯的同學,既讓學生主動承認了錯誤,又避免了和學生的正面沖突,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了教育,其效果比嚴肅批評好上很多倍。我火氣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在課堂上發(fā)脾氣批評學生,有時弄得自己也很難堪,而且我發(fā)現(xiàn)用這種方法批評學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氣,但心里也不服氣。所以班級管理中,我們應該善于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采取“退三進一”的方式,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三個優(yōu)點,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他有信心、有愛心,對他的期望值很高,這樣的談話會很輕松,也會很有效。
(二)放大優(yōu)點,偏愛學困生
民間流傳一句話: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那我們偏愛學困生就是上上神了,偏愛學困生是一項艱難卻意義深遠的工作。這些孩子缺乏學習主動性,有的是底子太薄,想學也不知從何學起,所謂的建構體系基本上沒有,而且學困生中單親家庭的孩子較多。班級里有幾個學困生,總是默不作聲,源于他們的自卑感。一個王姓女同學平時懶散不主動學習,連最起碼的作業(yè)都不完成,一次,她在英語作業(yè)本上畫了一本的羽毛,于是我就在班級里說,王同學畫的羽毛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在美術方面很有特長,跟美術老師學美術吧。她使勁地點點頭,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后來她跟著美術老師學習繪畫,還在全區(qū)中小學美術作品大賽中獲得了獎項,從而變得陽光自信起來。所以,讓我們用放大鏡去看學困生的長處,讓他們體驗到集體的溫暖,用愛暖化他們封閉的心門。但這里的“放大優(yōu)點”,絕不是盲目沒有原則的夸大,而是結合孩子自身特點和性格做藝術性、欣賞性地評價。這樣的善舉,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一生。
(三)嚴待優(yōu)等,博愛中等
優(yōu)等生,往往都是老師的得意門生,所以也會得到較多的偏愛。也正因為如此,優(yōu)等生存在的缺點有時可能會被袒護寬容,以至于忽略不計。但小的缺點不及時更正和教育,很有可能造成大的隱患,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對于優(yōu)等生,班主任更要把握好尺度,堅持平等、公正、一視同仁的原則,絕不要遷就,更不能寵溺,時時提醒他們“小贏靠智,大贏靠德”,如何做人更重于如何做學問。教育他們做一個誠實守信、心胸寬廣的豁達少年。而中等生,是班級里的“重頭兵”,也可稱為“眾頭兵”,在班級管理中,是容易被忽略的群體,因為班主任常把精力傾向在“兩頭”。而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相對穩(wěn)定,行為習慣相對規(guī)范,他們不會有優(yōu)等生的優(yōu)越感,也不像后進生的形散神散而自暴自棄,他們是班集體的一面鏡子,對班級的建設和管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這類學生,班主任一定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校的大熔爐中磨煉韌性、培養(yǎng)意志,時刻樹立勇爭上游的信心和恒心,全力以赴以學業(yè),誠信關愛以他人,做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三、愛教育,做真教育
“真教育”,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概念,其內(nèi)涵寬廣無邊,我只選其中的兩個點闡釋我的理解和做法:
(一)實施自我管理,培養(yǎng)管理能力
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的人格,而不僅僅培優(yōu)分數(shù),這樣的班主任是優(yōu)秀的。我們學校倡導“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管理理念,我一直探索實踐應用,而且受益匪淺。實施自主管理策略,第一,要做好分工。盡量本著自愿的原則選擇崗位,然后老師宏觀調控,班中大小事務責任到人。從衛(wèi)生到紀律、桌椅擺放、廢品回收等等,都對號入座。這樣就強化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切實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管理成效。第二,要及時評價。老師一定要結合每周一次的小組評比進行一次總結,這周誰做得好,誰最負責任,大家選舉張貼星花。學生的積極性才會更足。第三,不要頻繁變換崗位。讓學生堅持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用這樣的方式管理班級,省時省力,減輕了班主任事無巨細都要過問的負擔。
(二)注重情感教育,塑造優(yōu)秀品格
1.利用好主題班會,及時洞悉學生思想動態(tài),積極開展各種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并記錄好學生的美好瞬間。每周一次的班會,可以是主題班會,也可以是總結一周學生的表現(xiàn),可以講講學校本周發(fā)生的大事件,講講近期開展的活動,或者通過圖片欣賞美麗的校園,欣賞班級活動的照片等等,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幸福感和凝聚力,以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
2.避免單打獨斗,形成齊抓共管良好局面。《學記》語:“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绷己玫膸熒P系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情緒。班主任要和科任老師形成教育合力,避免單打獨斗。所以,作為班級的掌舵人,班主任要適時在學生面前贊美科任教師,贊美他們的人品、能力以及敬業(yè)精神,引導學生常懷感恩之心。盡管老師的威信更多源于個人的業(yè)務能力和人格魅力,但班主任的適時夸獎,能讓學生在崇拜老師的過程中更易于激起學習興趣,甚至可以包容老師的一些缺點。我經(jīng)常跟孩子們講各位老師的過往或者工作經(jīng)歷,是想讓孩子們了解老師、接納老師、欣賞老師,讓孩子們常懷感恩之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知道,班主任工作細膩而博深,我們只得一斑,不能窺其全貌,我們做得遠遠不夠,只是冰山一角,但雖不能至,心卻向往之!班主任很辛苦,但也很充實,我覺得,做一名有思想、有方法、受學生愛戴的班主任是幸福的,也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