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勛
摘 要:展示空間屬于商業(yè)空間,其設計目的以突出商品特征、產生商業(yè)價值為主,所以衡量一個展示空間設計的好壞往往以此為依據(jù)。較多設計者認為展示空間是一個四維空間,時間維度是該空間特有的設計元素,故強調體驗式展示設計,受眾通過生理和心理體驗感知空間,保證空間的停留時間,充分了解展品信息。文章以體驗式展示設計為方向,將空間敘事概念融入到設計手法中,以展線設計、材料肌理、文化內涵、展品研究四個方面為切入點,找到新時代下展示空間中的適應性設計手法。
關鍵詞:展示設計;空間;敘事;體驗式
展示設計是綜合應用型的藝術設計,涉及范圍十分廣泛。探究展示空間適應性設計手法的切入點有很多,筆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相關研究大多以空間結構為主而忽視了受眾本身的體驗,適應性不高。本文以體驗式為切入點,將敘事手法引用到展示設計中,通過空間和材質敘述展品信息,強調溝通過程,使其產生獨特的空間范圍。
一、空間敘事的概念
敘事是表達與傳遞,是一種基本的人性沖動。20世紀60年代末,受結構主義思潮的影響,敘事學被提出并獲得研究。敘事學被運用到空間設計中的時間比較短,縱觀當今的建筑空間敘事設計,可分為三個層次:其一是刻意與敘事性藝術發(fā)生關系,著力于敘事的媒介;其二是把建筑空間作為載體,表達概念;其三是設計者自身的主觀活動、設計的主觀性使建筑空間帶有廣泛的敘事性。建筑空間敘事實質是將事件帶入特定空間,通過事件引起人們情感共鳴,增加空間魅力。
二、體驗式展示空間分析
“體驗是一種創(chuàng)造難忘的經歷,在商業(yè)空間中是……圍繞消費者創(chuàng)造他值得回憶的活動”,展示空間是商業(yè)空間的一種類別,如何在短時間內讓顧客對此空間產生感情,觸發(fā)感性訴求是展示空間設計師一直在追求的設計結果,而體驗感往往是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有效途徑。如何讓觀者對目標空間有足夠的體驗感,是體驗式展示設計一直在研究的課題。筆者查閱眾多經典案例,發(fā)現(xiàn)此類展示空間都有一個共性,即敘事,以述說的形式描繪空間展品是最能夠觸發(fā)情感體驗的,敘事在此便可以理解成一種設計手法。例如某處監(jiān)獄主題展示空間設計,其色彩搭配及材質肌理都采用陰暗黑暗元素,讓參觀者切身感受監(jiān)獄的恐怖,整個空間都仿佛在敘說著觸碰法律底線的壞結果,告誡人們引以為戒。類似的體驗式展示設計空間還有很多,以蘋果公司各大線下門店為例,顧客進入空間可以全方位體驗蘋果品牌產品,打破傳統(tǒng)電子行業(yè)門店“玻璃柜”式設計,產品的展示不再只是陳列,而是顧客可以實際觸碰與體驗,這是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也是一種新的展示設計。體驗式展示設計就是設計師們不斷能讓理念、概念通過情感共鳴的方式呈現(xiàn)在客戶面前,以空間為主體、以綜合媒介為表現(xiàn)動態(tài)的體驗式設計便真實地表現(xiàn)在我們身邊。
三、敘事性展示設計的運用
展覽展示行業(yè)的發(fā)展如今已越來越迅速,研究其設計方法很有必要。上文主要闡述了空間敘事的概念以及體驗式展示空間的特點,不難發(fā)現(xiàn)其二者是有共性的或者說是相互結合相輔相成的,想在展示空間融入體驗式思維便需要該空間有強烈的敘事性,而敘事的最終目的又是獲得較好的體驗,所以空間敘事在體驗式展示設計中的運用便是研究展示設計方法的重要切入點。
(一)展線設計
展線是參觀者的參觀路線(動線),它是展示空間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尤其是在前期平面規(guī)劃中,展線是重要的衡量標準。展線設計其實就是通道設計,設計師通過平面布局規(guī)劃出一條或幾條通道,方便人們參觀、行走和休閑。由此看來,展線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便是尺寸。根據(jù)人體工程學,主要通行尺寸要大于1200毫米,次要通行尺寸要大于600毫米,所以在尺寸設定這一板塊我們要遵循這兩個最低尺寸要求,這是基本要求也是前提,保證了有效的活動路徑和空間,我們才能繼續(xù)談空間敘事的問題。展示空間有強烈的宣傳、科普、商業(yè)等目的,合理的觀展路線才能把空間故事敘述好,達到該空間的目的,這就要求設計師在空間規(guī)劃時必須考慮視覺停留點,這也和展線有關。所謂視覺停留點其實就是平面規(guī)劃中的焦點裝置,展線應該合理地將參觀者“送到”空間中的各個焦點,同時也能夠相互對話與交流,所以敘事性展示設計中的展線設計要注意視覺停留點的位置。
(二)材料肌理
展示設計也可以理解為各種裝飾材料通過一定的工藝進行搭配,所以材料本身的肌理性和搭配性也是設計師要考慮的因素之一。在家裝中有硬裝軟裝之分,在展示空間中也可這樣區(qū)分,其中的材料我們也可分為飾面材料與裝飾品。敘事性設計是要講好空間或者品牌故事,而講故事這一動作實質是靜態(tài)的,是靠材料呈現(xiàn)出來的,通常我們可將材料分為造型、顏色、紋理這三大屬性,也可稱之為肌理,而其自身是不具備敘事屬性的,如何將材料賦予敘事性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
在選材敘事方面,其一是要依據(jù)展覽主題確定材質表現(xiàn),不同主題有不同的故事,對應的材料也不一樣,例如科技類展廳的材料偏向干練簡潔,線條感強烈,突出理性思維,敘述產品發(fā)展故事;其二是自身肌理與被設計出的肌理相結合,例如自然生動的肌理效果可通過設計轉化為現(xiàn)實,可從自然界中獲得設計的靈感,由于外力作用所形成的銹蝕效果,實際上是通過將原有光潔金屬表面轉化為獨特的、具有裝飾效果的圖案和展廳設計材料肌理感覺,在一定條件的控制下,可利用這種銹蝕手段創(chuàng)作出不同風格的肌理效果,此類效果多用于述說歷史性的主題展廳,留下歲月的痕跡;其三是“因質施材”,將想表達的質感置于空間結果之前考慮,類似“事件空間”,這里說到的“質”應是展示內容和要求,要求設計師根據(jù)設計具體指定的內容選用與之相符的材料。
(三)文化內涵
空間敘事往往會結合歷史來呈現(xiàn),而歷史總是和文化有關,一段經典的歷史必然會延續(xù)出一種或多種文化,這些文化可以是地域性的、品牌性的、企業(yè)性的等等,所以體驗式展示設計中文化內涵也是一項重要設計依據(jù)。為呼應地域性文化,設計師可在該地域某處具有代表性的地點中提取代表元素,經形式美法則設計出新的構造件運用到展廳中,通過地域文化元素點綴空間敘述展廳故事。品牌性文化設計可以結合該品牌的包裝、LOGO、固有色、企業(yè)形象等做出裝飾構件,品牌文化本身就是一段可被述說的歷史故事,這是非常具備體驗感的。
(四)放大展品
展示空間設計的服務對象是展品,以商業(yè)展示為例,業(yè)主的最終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展示活動,使人們對其品牌有一定的忠誠度,從而購買其產品,所以商業(yè)展示空間中的展品是需要設計師仔細研究的。在展品的研究與展示中,可將其放大展示,我們可以分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呈現(xiàn)展品的發(fā)展歷程,這是最好的敘事內容,一個新產品從構思到研發(fā)再到量產投入市場,這是一條完整的生產鏈,通過展示這塊內容能讓參觀者全面熟悉產品,獲得良好的體驗,提高忠誠度;其二是展品特寫展示,在展示設計中有一種方法稱為局部放大,將其細節(jié)或復雜工藝做放大特寫處理展示,能讓參觀者詳細閱讀內部構造從而體驗生產工藝,提高忠誠度,這是一種夸張的手法,也頗具體驗感;其三是產品方便上手體驗,最好的體驗就是零距離接觸生理與心理的觸碰,就是一段可被述說的故事,所以在展示展品時,最好留有一定的空間方便參觀者接觸產品,能夠進行全方位的體驗。
四、結語
展示設計在行業(yè)中已經發(fā)展得十分成熟,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而在學術中展示設計還是一門新興學科,大多職業(yè)院校只是將其列為一門課程依附在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中,所以研究展示設計的方法論與實操性在職業(yè)院校藝術設計專業(yè)中就很有必要了。本文以空間敘事為方法,以體驗式展廳為研究對象,將有效的方法運用到合適的空間中,得出敘事性展示設計的方法論,將空間結果置于空間規(guī)劃前考慮,為體驗式展廳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左華.敘事性設計在展示空間中的運用[J].藝術品鑒,2016(3):27.
[2]楊巖.論空間的敘事性設計[J].藝術百家,2007(S2):90-92.
[3]王鶴迪.淺析體驗式展示空間設計[J].明日風尚,2018(4):32.
[4]吳思敏.商業(yè)空間動態(tài)展示設計方法的分析與應用[C]//河南土木建筑學會.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2卷.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