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桂芳 夏 超 李 爽 陳麗娟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以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病程表現(xiàn)為穩(wěn)定期與急性加重期交替出現(xiàn)[1]。為控制患者病情發(fā)展,減少復發(fā),提高穩(wěn)定期生活質量,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開展COPD患者穩(wěn)定期的院外延續(xù)護理。集束化護理是將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相互關聯(lián)的干預措施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盡可能優(yōu)化的醫(yī)療護理服務和護理結局[2]。我科近期在COPD穩(wěn)定期出院患者中開展了延續(xù)護理研究,并結合實際,引入了集束化的理念,效果良好?,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COPD穩(wěn)定期出院患者95例。①納入標準:符合201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標準且無意識障礙、嚴重認知功能障礙。②排除標準:合并其它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及其它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將95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8例患者,男26例,女22例;年齡40~71歲,平均年齡(57.5±4.9)歲;對照組47例患者,男22例,女25例;年齡39~68歲,平均年齡(56.8±5.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肺功能分級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接受相同的診療及護理。出院后,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出院護理指導;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施以集束化延續(xù)護理,措施如下:
1.2.1 建立延續(xù)護理小組 護士長為組長,主管護師、科室護理骨干及床位責任護士為主要成員。延續(xù)護理小組制定科室延續(xù)護理總體方案、建立《慢阻肺健康家園》微信平臺,以電話隨訪、微信平臺互動、家庭隨訪為主要載體,開展集束化延續(xù)護理的各項工作。
1.2.2 開展COPD認知的健康宣教 COPD知識宣教內容主要有COPD的病因、主要癥狀表現(xiàn)、發(fā)展過程及急性加重期和穩(wěn)定期的治療方略、COPD四大類藥物的使用、COPD并發(fā)癥等。知識宣教主要途徑是基于微信平臺的系統(tǒng)的專題講座和護患之間的互動,其次是在電話隨訪及家庭隨訪中予以滲透。其中,講座每周不少于2次,持續(xù)6個月;電話隨訪每月每位患者不少于1次,持續(xù)6個月;家庭隨訪每位患者6個月內不少于2次(市內入戶、外地以視頻方式進行)。
1.2.3 呼吸功能康復訓練指導 呼吸功能訓練主要包括腹式呼吸訓練和縮唇呼吸訓練等。此外,可適度進行如步行、踏車等全身性運動,以增強體質[3]。呼吸功能及康復訓練指導以家庭隨訪和微信平臺的視頻指導為主要方式。
1.2.4 家庭氧療指導 對符合長期家庭氧療應用指征的患者,給予家庭用氧的具體操作指導[4]。家庭氧療指導也是以家庭隨訪和微信平臺視頻指導為主要方式。
1.2.5 飲食指導 在微信平臺專題講座及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中,囑患者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少吃脹氣及難以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1.2.6 預防復發(fā)及心理護理的指導 告知患者在冬天和早春季節(jié)要避免受涼。強調有吸煙習慣的患者務必要戒煙。對患者產生的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進行耐心的疏通引導[5]。預防復發(fā)和心理護理指導除了在微信平臺進行互動交流外,還應注意在家庭隨訪和電話隨訪中予以具體的幫助。
1.3 觀察指標
1.3.1 肺功能指標比較 6個月后,測定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即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觀察比較。
1.3.2 生活質量評價 運用CAT量表評價患者生活質量。CAT量表包括了咳嗽、咳痰、胸悶、爬坡或上一層樓的感覺、家務活動、離家外出信心程度、睡眠、精力8個問題,能在3 min內完成。每道問題分數(shù)為0~5分,總分為0~40分,分數(shù)越高則病情嚴重。運用CAT量表對兩組患者出院時、出院3個月時、出院6個月時的各項目分別予計分。
1.3.3 急性加重再入院情況 分別統(tǒng)計兩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內因急性加重再入院的人次,計算急性加重再入院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FEV1、FVC、FEV1/FVC的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s)
組別 n FEV1(L) FVC(L) FEV1/FVC(%)觀察組 48 1.85±0.25 2.56±0.53 70.56±7.92對照組 47 1.45±0.13 1.96±0.31 60.42±5.19 t 7.425 6.594 4.305 P 0.031 0.029 0.014
2.2 兩組患者CAT各項目在各個時點的得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院后3個月、6個月不同時點的CAT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COPD患者CAT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COPD患者CAT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出院時 出院后3個月 出院后6個月觀察組 48 23.91±2.72 16.51±2.56 11.52±2.32對照組 47 23.21±2.42 20.51±1.54 18.52±2.04 t 1.25 11.25 9.58 P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內因加重復發(fā)再入院人次統(tǒng)計 觀察組患者出院后的返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返院再住院情況比較 例(%)
延續(xù)護理是一項基于循證護理的創(chuàng)新性護理實踐,具有護理連續(xù)性和開放性等特點。COPD是一種慢性疾病,治療周期長,其患病機制較為復雜,存在諸多誘導因素,易反復發(fā)作。搞好COPD患者穩(wěn)定期護理、控制疾病急性發(fā)作,把護理服務擴展到院外、延伸到家庭,實現(xiàn)了院內外護理的無縫銜接,豐富了優(yōu)質服務的內涵,滿足了慢病管理的實際需要。
為了增強COPD院外延續(xù)護理的效果,我們引入了集束化護理的理念。其一是護理內容的集束,即把經(jīng)過循證和日常護理實踐檢驗有效的COPD知識宣教、呼吸和康復訓練、家庭氧療指導、飲食指導、預防復發(fā)及心理護理五個方面的內容集合起來;其二是護理方法的集束,即把電話隨訪、微信平臺互動、家庭隨訪多種方法集合起來。在本研究中,我們讓兩者相結合,把集束的護理內容有機地分別融入到集束的護理方法中,通過護理內容的豐富多元和護理方法的綜合運用,多措并舉,可以形成護理合力,提高延續(xù)護理的質量,使得護理效果最大化。表1中兩組患者出院6個月后的肺功能比較表明,觀察組患者通過一系列的集束化的延續(xù)性護理措施,有效緩解了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表2表明,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活動能力、病情的控制、體能和精神狀態(tài)乃至生活質量的各個層面都得到了明顯改善[6];從表3的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返院率比較看,院外延續(xù)護理鞏固了患者住院期間的療效,減少了COPD的復發(fā)。
總之,對COPD穩(wěn)定期的患者,開展經(jīng)過循證的、護理內容和護理方法集束化的院外延續(xù)護理,有著良好、全面的護理治療效果。其改善了患者肺功能指標,促進肺康復,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控制穩(wěn)定期COPD的加重復發(fā),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