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詩行文簡潔明快、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給人以美的享受,是英語學習的重要資源。然而在日常教學中,很多老師僅把教學目標停留在單詞認讀、了解大意、熟讀成誦等識記層面,未能挖掘其背后的美育功能。筆者結合外研版五年級(上)閱讀補充材料中Singing Colours童詩賞析教學案例分析,引領學生感受英語童詩的音韻美、意境美、色彩美和創(chuàng)作美,開啟一段尋美的旅程。
【關鍵詞】教學資源;童詩賞析;小學英語;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南懿,廈門實驗中學。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發(fā)展,童詩已經成為小學英語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明確提出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尤其重要。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稑藴省吩谝患壓投壖寄苣繕酥卸家髮W生能唱英語歌曲和歌謠。兒歌、童謠、兒童詩都屬于詩歌范疇,是訓練兒童語言的最好啟蒙教材,將其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不僅能使學生在快樂的韻律中得到審美的愉悅,還能讓學生在詩詞間感受美妙意境、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筆者結合外研版五年級(上)閱讀補充材料中Singing Colours童詩賞析教學案例分析,引領學生感受英語童詩的音韻美、意境美、色彩美和創(chuàng)作美,開啟一段尋美的旅程。
一、 誦讀揣摩,體悟童詩的音韻美
“詩歌是世界上最精煉、最和諧、最動聽的語言”。童詩往往語言凝練生動,富有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需要反復吟誦,才能體會其中節(jié)奏與韻律,從而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Singing Colours具有典型的韻律特征,全詩共有8個小節(jié),每小節(jié)結構相似,都有抑揚和押韻。因此筆者設計了兩個層次的誦讀。第一層次主要目標是讀準字詞,了解大意。注意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提醒學生tune-moon-June-good-balloon等作為韻腳需要拖長音,同時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全班一起通過擊掌、輕拍課桌等方式幫助大家掌握詩歌的節(jié)奏。第二個層次主要目標是理解本詩的情感與神韻。采用微視頻賞析、配樂朗誦、詩音畫誦讀等方式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該詩所傳達的心情,感受人生百態(tài)。學生通過反復誦讀,感受到在冰冷的月光下那藍色的憂郁心境、金色六月里奏響的那歡快的曲調、黑夜掩蓋下的那份疲憊……學生的心與作者的靈魂在詩歌中產生強烈的共鳴,不僅開闊視野、豐富生活體驗,還能陶冶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 想象補白,體悟童詩的意境美
意境是詩的靈魂。英語童詩中,作者往往會創(chuàng)造出鮮明生動的意象,讓小讀者在作者勾勒出的畫面中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之美。教師可以以詩中關鍵意象為突破口,讓學生根據意象展開聯(lián)想,感受詩歌帶來的獨特意境美。Singing Colours中每個小節(jié)都有其獨特的意象,與作者的心情緊密聯(lián)系,寥寥數語,用不同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立體圖景供學生品味。教學中教師用富有詩意的語言、渲染詩歌的音樂、展現詩的畫面、再現情境的表演引領學生感悟詩歌的意境,品味作者的百感交集。以詩歌中的具體意象“sky, moon, dragons, balloons, raindrops, oranges and peaches”等為切入點,根據作者的不同心情和tunes的不同顏色刺激和拓寬學生的想象,讓詩中一幀幀畫面在學生腦海里滾動:詩人遠離故鄉(xiāng),仰望一輪皎潔的月亮,奏響一首銀色的思鄉(xiāng)之曲;詩人心情愉悅,奏響一曲充滿紅色巨龍和大紅氣球的盛世凱歌;詩人心情低落,看著窗外的雨滴,吹奏了一曲催人淚下的離別之曲……
兒童詩短小精悍、語言凝練,字里行間透露著一些“留白”給讀者帶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想象。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幫助小讀者拓展填補這些隱藏的畫面,激發(fā)其深層次的人生思考。比如,筆者以問題為驅動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填補 “空白”。首先引導學生思考“What other colors do you know?”生活中有許多色彩構成我們繽紛的世界,該問題使學生能夠迅速激活思維回答出很多的顏色。色彩往往和心情緊密聯(lián)系,在學習了這首詩歌之后學生又有什么啟發(fā),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生活中怎樣的心情呢?筆者緊接著追問“Whats your mood in different colors?”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儲備,啟發(fā)思考?!癐 feel energetic in green; I dont like black and white, it makes me nervous.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不同的體驗給了他們不同的答案,正如詩歌中傳達的精神:人生百味,五彩繽紛。此時,筆者又提出思考 問題:“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poem?”喚醒學生情感,激活學生深度思考:人生百味,我們要珍惜當下,享受生活。筆者用三個問題驅動學生思考,幫助學生補全詩中“留白”,獲得深層次的精神洗禮。
三、 手繪插圖,體悟童詩的色彩美
童詩中具有生動活潑的意象。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了繪本繪畫思想。選取詩中意象作為板書板畫的元素,吸引小讀者的眼球、激發(fā)其對英語詩歌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設計繪本編創(chuàng)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為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詩歌繪制插畫。Singing Colours中包含多種色彩和意象,為學生創(chuàng)作繪本插畫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學生為每一節(jié)小詩配上一副彩色插畫:清冷的彎月、噴火的巨龍、喜慶的氣球、蒼茫的雪山、美味的橘子和桃子……一個個生動的意象躍然紙上。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更深層次理解了詩歌的主旨,激發(fā)了對英語詩歌的學習興趣,同時獲得了更豐富的人生體驗。此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在玩中學,寓教于樂,使學生學習激情空前高漲。
四、 鏈接生活,體悟童詩的創(chuàng)作美
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童詩語言生動、結構簡單,適合學生進行仿寫。筆者充分利用學生正處于天真爛漫、思維活躍時期的優(yōu)勢,鼓勵孩子在學完Singing colours之后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設計I am a little poet 環(huán)節(jié)。引導孩子用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去觀察身邊的事物,捕捉靈感激發(fā)詩意。學生用稚嫩的文字描繪出一幅幅五彩斑斕的詩意畫卷。When I feel cool, I sing a green tune, about the kite in the sky and the countryside.小詩人巧妙地借用了風箏和鄉(xiāng)村的意象,想象自己在綠色的田野間,手中拿著心愛的風箏,隨著陣陣清風,風箏越飛越高,奏響了一曲田間地頭的愉悅之歌。其中cool和tune, kite-sky-countryside又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渾然天成。 又如學生借鑒Sing Colours詩歌中的格式描寫了一首低沉的挽歌:When I feel down, my song is brown. I sing about an old owl in the town. 一只風燭殘年的貓頭鷹靜靜地立在小鎮(zhèn)的屋頂上,似乎在等待喪鐘的敲響,讓人感到分外憂傷。一首首鏈接生活的童詩充滿了靈性,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英語童詩Singing Colours以其短小的結構、簡單的意象、純真的童趣、繽紛的色彩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激發(fā)了他們內心的詩情畫意。教師的教學目標不應僅限于單詞認讀、了解大意、熟讀成誦等識記層面,應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帶領學生感受童詩的音韻美、意境美、色彩美和創(chuàng)作美!讓我們一起遨游在美妙的詩詞之中,打造自由、開放、靈動、充滿創(chuàng)意的英語童詩課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嚴詠梅.英語童詩欣賞教學方略[J].小學英語教與學,2018(01): 29-32.
[3]孫薇.童詩——一段尋美的旅程[J].江西教育,2019(01):24.
[4]梁慧慧,李娜.詩情“話”意——蘇版教材中兒童詩語用點挖掘實踐[J].課程與教學,2017(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