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仲才
摘要在不斷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之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隨著新課改的新標準新要求的推出,對現(xiàn)代教學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也做出了新的要求。老師不能夠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機械化教學,要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全面理解是否能夠靈活運用知識點進行舉一反三。所以根據(jù)新課改,老師可以將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變得活靈活現(xiàn)。尤其是像語文這種純理論式的學科,老師可以合理利用趣味教學法,將語文教學和趣味教學方式進行結合,融會貫通。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最基礎開始抓起,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學習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理解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應用;教學模式;趣味教學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5-0106-02
積極培養(yǎng)當代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是每個教師都需要關注的地方。小學語文的全面提升,要求老師不管是在教學課堂上還是在教學方式上都要有一個全新改變和創(chuàng)新。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制定貼合學生自身的有效實施方案,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有一個好的語文學習興趣,好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掌握正確的語文知識點。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以后初中的語文學習進一步提供有效保障條件。
一、趣味教學在小學教學課堂上應用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積極性
首先,小學階段是學生各方面基礎都開始養(yǎng)成的過渡期。在這個時期,學生對于各方面的知識都是處于開始接觸了解的階段,接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都是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所以對于各學科的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可能會受到限制,以及學生自身并沒有掌握合適的學習技巧和良好的學習作風。語文知識作為最基礎的一門學科,但是涉及到的知識范圍一定是比較廣泛的。在學生開始接觸這門學科的時候,充滿著未知,以及好奇心的強烈支配。所以老師如果還是照本宣科地進行課堂講解,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厭煩。因為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就是比較活潑好動的,如果老師沒有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可能很難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并且現(xiàn)在大多老師自身都缺乏對教學課堂的合理認知了解,從而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合適學生的教學方法,導致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不盡人意。由此可見,趣味教學在現(xiàn)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應用的必要性。
(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不斷學習并且強化語文知識基礎的鞏固,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加深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其次,在語文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語言交流能力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積累廣泛的語文文化還能夠促進學生語文方面的全方面協(xié)調發(fā)展。而老師在有效結合語文趣味教學的方式之后,可以靈活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通過這個方式來設計充滿新穎的教學活動。通過結合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來開展各種豐富的教學活動,積極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只有給學生提供足夠展示自我的機會,才能夠有效開展語文趣味教學的教學方法,這樣一來不僅優(yōu)化了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二、趣味教學的教學措施
(一)培養(yǎng)有效的語文趣味教學的基礎學習
積極引導學生主動開發(fā)自己的語文思維能力,結合想象力去深刻理解老師教授的知識點,通過圍繞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以及提升開展教學。只有學生的語文基礎鞏固扎實之后,才能夠更加順利地展開語文趣味教學的教學活動。根據(jù)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把文章看作載體,語文思維水平的提升是表現(xiàn)在對文章的閱讀理解之中,通過對文章的仔細閱讀,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文章之中,老師圍繞學生思維的方向與發(fā)展來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領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及所要展示的情境。在小學語文新的課程中,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和提出的問題都來自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與探索。在這樣的互相交流中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做出自己認為正確的判斷。趣味教學引導下的語文教育教學更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學習和教育教學對小學語文將會很有裨益。
(二)設置新穎具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
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就表明了一節(jié)成功的語文教學,在剛開始的課堂導入就要是成功有效的。在小學教學課堂上,課堂整體教學效果與教師能否在進入課堂后快速地引導學生注意力集中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根據(jù)小學生靈活好動的性格特點,在課堂上比較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夠集中,而且學生的自控能力也比較差。一般來說,學生在剛一開始的注意力是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所以老師如果可以利用這一點創(chuàng)造出有效的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出來,做好課堂導入,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及時掌握知識點。比如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她們是具有一定的抽象邏輯思維,但是在認知事物的時候還是會以形象思維為核心。所以通過這一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一些形象生動的照片、有趣的視頻來縮短學生和教學材料之間的隔閡以及距離感,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知識要素。比如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課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搜集一些有關小壁虎的照片素材,來作為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向學生開始提問,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見過它?或者有誰仔細觀察過小壁虎?然后給學生們一點時間進行討論,在充分打開了學生的話題后,老師再把提前搜集好的視頻教學素材進行播放一些小壁虎尾巴斷了的片段,然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疑問,隨著一個學生的疑問其他的學生可能也會隨之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學素材上。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開始提問,“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呢?我們該怎么幫這個小壁虎呢?”再將這節(jié)課需要講的課題引出來,學生由于有了疑問,也就會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然后去把問題搞清楚。這么一來自然而然地就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愛聽故事,更喜歡講故事給別人聽,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文章,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味性的故事,利用這點也能有效開展趣味教學。然后就是老師需要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比如一個簡單的古詩。在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朗誦的時候,就可以先將詩詞通過繪聲繪色的現(xiàn)代語翻譯出來,這樣學生比較好理解。在學生大概理解詩詞中心思想之后,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在腦海中想象出這個畫面,這樣也會體現(xiàn)出趣味教學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合理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教學模式以及有趣的教學課堂,這三者可以說是相輔相成。一個成功的教學案例并不是老師按時的完成教學任務,學生按時的完成學習作業(yè)。它是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互相的配合、互相學習的一個過程。如何達到一堂有質量有效率的教學課堂,還是要老師把知識點變得更加有趣、更加能夠吸引學生。只有老師采用有效合理的教學方式,將教材靈活的轉化成充滿趣味性的知識,才能夠有效的優(yōu)化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張鑫.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8(22).
[2]周雯.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廣東:五邑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