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來,由于青少年正處于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期,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問題一直是了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因此研究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不僅有利于歷史課程教學的發(fā)展,對青少年形成積極向上的三觀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筆者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對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學?情感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2
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在歷史課堂上,通過特定的史料、圖片、視頻短片等適時地進行情境教學,使學生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強烈的情感力量,從而增加自己的情感體驗,健全自己的人格,塑造自己對于個人、民族甚至國家的看法,使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一、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
為了了解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文獻資料法與數(shù)據(jù)分析法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此問題進行調(diào)查研究。首先是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調(diào)查問卷500份,共收回490份問卷調(diào)查,有效率約為98%,涉及了來自新疆、上海、湖南、山東、江蘇、廣東、浙江等多個地方的中學生。為便于計算,筆者隨機從中挑選100份調(diào)查問卷作為樣本進行研究。本次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真實可靠,可以很大程度地反映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現(xiàn)狀。
1.問卷設計及實施
筆者設計了《中學生歷史教學中愛國情感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問卷》,通過問卷調(diào)查法對中學生歷史課所接受的情感教育現(xiàn)狀進行分析。此次問卷主要圍繞學生對于其在歷史教學中所接受所參與的情感教育的體驗、學生對于情感教育的理解以及以學生角度怎樣看待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等方面進行調(diào)查。設計該問卷有利于獲取以下信息:一是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主觀態(tài)度與其接受情感教育的參與度之間的關系;二是學生對于歷史教學中所接受的情感教育的滿意度,三是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誤區(qū),四是如何走出這種誤區(qū)的方法建議。
2.調(diào)查結(jié)果分析
2.1男女生性別差異與其對歷史的態(tài)度的相關度調(diào)查
通過統(tǒng)計,喜歡上歷史課的人中男生所占比例為62.16%,女生所占比例為47.62%,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在看待問題上有較大的差異,同樣,他們在對待歷史學習的態(tài)度上也有所區(qū)別,數(shù)據(jù)表明,喜歡上歷史課的男生要比喜歡上歷史課的女生多。由此可得,男女生的性別差異對于歷史學習的態(tài)度有一定的影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既要充分提高男生對于歷史的興趣,也要培養(yǎng)女生對于歷史的興趣,以期為學生成績的提高助力。
2.2歷史課堂情感教育效果
通過調(diào)查,我們得知,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于情感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有一定感知能力,這也證明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大部分學生可以通過接受情感教育而形成良好的價值觀以及最基本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但是仍有部分學生沒有了解情感教育的概念,對于情感教育的體驗也沒有感知。因此我們要對歷史教學情感教育給予充分的重視,在傳授學生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要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既有學問又有才能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2.3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現(xiàn)狀
從調(diào)查的整體情況看,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現(xiàn)狀良好,學校、學生都較為重視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學校通過在有紀念意義的節(jié)日開展各種紀念歌頌烈士英雄的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揚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民族精神,而學生則在接受情感教育后通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來給學校社會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部分學校未開展過紀念歌頌烈士英雄的活動。有約16%的學生表示所在學校從未開展過相關活動。可能存在以下原因:學校不重視情感教育;學生沒有能力參加活動;學校受環(huán)境、人員等因素影響無力開展活動;認知教育任務繁重,課余時間不足以開展活動。
第二,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情感教育的作用,認為其是形式主義,沒有價值。有11%的學生認為情感教育是紙上談兵,情感教育的成果并不是就業(yè)競爭力的一項衡量標準。所以很多學生高度重視認知教育而忽略情感教育。
第三,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在歷史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是一線的歷史老師,老師的授課方式以及對情感教育的認識影響中學歷史情感教育的實施。60%的學生認為他們的歷史老師授課局限于教材;57%的學生認為老師采用講述法,比較單調(diào);24%的學生認為歷史課沒有意思;53%的學生認為老師更注重講解考點; 21%的學生認為他們的歷史老師很少利用現(xiàn)代教學設施與資源,沒有與時俱進等等。教師也有一個不斷成長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沒有人生來就可以做一位好老師。因此,學生應該努力地去適應老師,并對師長提出建議,達到師生共同成長的目標。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中學歷史情感教育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與重視,但實現(xiàn)情感教育常態(tài)化仍任重而道遠。
二、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優(yōu)化對策
中學歷史因其具有的人文性而成為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主力軍之一,可現(xiàn)如今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問題,如何尋找有效方法?
1.建構師生情感共鳴
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說過:“歷史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睂τ诤芏鄬W生來說,他們所看到的歷史學科與他們被要求掌握的歷史知識就是記載人類社會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毫無樂趣可言。然而這種想法是片面的,歷史其實是精彩的,是鮮活的,更是多彩的。每一段歷史都是一代人不可磨滅的回憶,更是一代人的親身經(jīng)歷。歷史,就是因為富含情感而有旺盛的生命力。實施情感教育就是為了讓學生體會歷史中的情感,從而對歷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
作為新時代的歷史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學識,還需具有以情感人的能力。學生與教師之間不應該是主動地教與被動地學的關系,而應該是想學與愿教的關系。師生之間建構情感共鳴,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歷史學習的興趣,主動地去汲取歷史知識,體驗歷史事件中歷史人物的所思所想。那如何才能建構師生情感共鳴呢?
第一,提升歷史教師的情感意識,定期對教師情感意識進行培訓。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影響,建構師生情感共鳴,要求教師本身具有以情動人的能力,而這種以情動人的能力可以與生俱來,同樣也是可以通過后天學習的。
第二,對癥下藥,提升學生對情感教育的興趣。男女生對于歷史的態(tài)度是有差異的,男生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數(shù)比女生多。詢問他們對歷史感興趣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男生喜歡歷史,他們有英雄情結(jié),覺得歷史人物本身有獨特的魅力,或是知人善用,或是武功高強,或是有勇有謀,或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女生為什么會喜歡歷史呢?她們喜歡的是歷史中的歷史故事,如昭君出塞的傳奇故事,武則天傳奇的一生,更喜歡歷史人物在經(jīng)歷巨大轉(zhuǎn)折時的無奈或喜悅,這些情感讓人動容。因此,在中學歷史情感教育中,教師應兼顧歷史知識的科學性與趣味性,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第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在面對歷史事件的時候?qū)W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教師應該允許學生質(zhì)疑存疑和探索,拒絕用權威解釋一切。非常支持學生們有自己的想法,身為教師,我們要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情感教育系統(tǒng)化,細化情感教育的教育目的與實施方法
在傳統(tǒng)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往往比較注重知識與能力目標教學,對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比較忽略。系統(tǒng)化情感教育,有利于更好地貫徹落實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的塑造。
第一,情感教育的正確理解。情感教育就是愛國教育這是一種片面的觀念,情感教育關注的是學生作為一個正在成長中的人所必須接受的情感上的引導,愛國教育只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而已。中學生們處于一個人心理與生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接受情感教育的正確引導可以使學生健康成長,不致誤入歧途。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為學生的成長護航。
第二,情感教育的實施,細化情感教育的教育目的。每一堂歷史課都有其獨特的情感教育目標,歷史教師應重視情感教育的實施工作,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適時地、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應該隨機應變,學生是有思想的人,課堂情況不只有一個可能,身為教師要具備應對課堂上隨機事件的能力,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適時調(diào)整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
3.整合情感教育資源,豐富教學模式
雖然大部分教師都認識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苦于沒有足夠的情感教育資源。情感教育資源不僅價格高昂,而且質(zhì)量良莠不齊。教師要尋找優(yōu)質(zhì)的情感教育資源往往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嚴重耽誤教師的其他備課工作。而教學模式單一是很多教師都會經(jīng)歷的一個過程,突破單一的教學模式是很多老師致力于解決的一個問題。如何整合情感教育資源,豐富教學模式呢?
第一,整合情感教育資源,構筑一線教師交流平臺。第二,通過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情感教育。在中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對歷史產(chǎn)生興趣,多角度探索情感教育的宇宙。如播放歷史小短片,挖掘教材中歷史人物的事跡就是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具體可以依照學生特點進行調(diào)整。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歷史教學中的很多問題不斷暴露出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歷史教師應與時俱進,將當今教育學的研究成果、教育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歷史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情感教育的實施方法,找到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之間的平衡點,歷史教學情感教育的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小蔓,丁錦宏.情感教育的理論發(fā)展與實踐歷程——朱小蔓教授專訪[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3(04):70-80.
[2]周曉蘭.高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問題與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王向文(1974—),男,漢,湖南新化,湖南人文科技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