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宏發(fā)
摘要:德育是一種社會實踐與教學活動,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工作往往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小學語文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天然的優(yōu)勢,語文教師要牢牢扭住道德教育這一原則,將德育融入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學生發(fā)展
“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陶行知先生一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德育永遠的是學校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所謂“蒙以養(yǎng)正”,要牢牢扭住以德樹人的教育核心,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
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天然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在德育工作中具有天然優(yōu)勢,語文教師更應該重視德育,并將德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其對學生道德教育的最大價值。
1 以德育為魂,培養(yǎng)合格人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德教育是學校必須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標,是對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貫徹,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根據調查顯示,青少年犯罪有近50%的概率是由于童年時期沒有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形成了不正確的三觀。由此可見,道德教育關乎學生成長,一旦松懈,毀掉的是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國家的人才。人以信立世,師以德育人。學校德育工作需要每一名教師牢抓德育,將德育工作融入學科教學的全過程中,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德育工作中具有良好的滲透性、情感性和層次性。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傳授學生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更要將德育作為學科重要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潛移默化感知到德育,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更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小學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學生的認知和思想尚且懵懂和稚嫩,因此小學德育深刻影響著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影響著學生的行為方式,是學生未來成長的重要奠基。在教育界,流行這樣一句話:育人先教學生做人。如果在小學階段沒有注重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形成,那么所有的知識教育都變得毫無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發(fā)揮小學語文德育教育的需要,是充實小學德育的重要手段,是充實語文教學內涵的重要方法,對小學德育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教書育人是教師永恒不變的責任和使命,語文教師要深刻把握自身教學使命,不忘初心,一切為了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把培養(yǎng)擁有良好修養(yǎng)的優(yōu)秀人才作為自己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標。
2 將德育融入小學語文教育的全過程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小學語文是學校德育的重要方式,語文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樹立生本理念,重視學生德育,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德育工作和語文教學實現完美融合,讓學生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實現道德的熏陶,實現思想的進步,實現自我的成長,成長為一個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符合時代需求、符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人才。
2.1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幫助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傳承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牢記使命,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共產主義接班人。語文教師可以將德育和學科內容有效結合,無形中給學生道德教育。
比如在講述抗日戰(zhàn)爭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在抗日戰(zhàn)爭中浴血奮戰(zhàn)、救亡圖存的民族英雄為例,幫助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情懷,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在講述希特勒的實例時以希特勒有超高智商但是卻沒有將智商用在正確的方面,而是用在了發(fā)動戰(zhàn)爭上,給全人類都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告誡學生要首先學會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有良知的人,在這個牢固的地基礎上搭建知識的高樓才能屹立不倒,高聳云端。
2.2 在課外活動中開展道德教育
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外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中,引導孩子在活動中豐富語文知識,感知德育的魅力,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意志品格。課外活動是往往最能吸引學生興趣,通過這種形式更有效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活動中學會嚴于律己、知榮明恥、勇于探索等良好的思想品質,學習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遵守社會公德,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良品德。
比如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參觀紅色遺址等活動讓學生在親身接觸中充分感受到紅色精神,能夠讓學生有更深的體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親身感受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思想覺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2.3 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一身正氣立身從教,兩袖清風以德育人。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被人們親切地譽為“辛勤的園丁”和“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學習成長的引導者。語文教師在學習和生活中需要用更加嚴格的要求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首先要自己做到堅守高尚情操,嚴于律己,語言規(guī)范,舉止文明,才有資格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以情動人,以行帶人;以智教人,以德育人。語文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將德育融入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以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冶感情為目的,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董麗穎.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黑龍江科學,2018(04).
[2] 李亞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
(作者單位:甘肅環(huán)縣八珠紅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