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媛琰
摘要:學校與家庭是孩子成長和生活的主要場所,都是圍繞兒童教育規(guī)律與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生健康成長的目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實踐探索。本文對家校合作的研究實踐現狀進行了研究,具體分析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對策及途徑,推動家校合作共育事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家校合作;小學教育;有機結合
2017 年,教育部《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學?;ハ嗔私夂妥鹬亍⒒ハ嘀С植⑴浜?,從而達到互相促進,為了實現教育學生目的的過程。
一、家校合作共育孩子的意義
家校合作能顯著減少家庭環(huán)境差異對兒童成長造成的影響,對弱勢家庭意義重大;制度化的家校合作還能促進和諧家校關系的建立,提升學校教學與管理水平;更在宏觀意義上改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改革與發(fā)展。①②少年兒童的成長既不單只是學校,也不僅僅取決于家庭,而是家庭與學校二者之間有持續(xù)的、高質量的互動與合作。
(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來,而學校復雜的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人的全面發(fā)展取決于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于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的關系和社會環(huán)境?!雹奂倚:献魍ㄟ^家長的參與與教師的合作,給予學生得當的引導和關心,同時幫助教師和家長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提升家長教育能力,增進良好的親子關系。
家校合作可以由學校組織家長學習教育子女的理念、知識、方法與技巧,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活動與表現,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親子間的溝通交流更加順暢和深入,融洽親子關系。
(三)便于學校教師更好地開展工作、因材施教、豐富教育資源。
學校教育工作離不開家長的配合。通過家校合作,教師與家長及時有效地溝通,使教師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育,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二、學校家校合作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家校合作現狀
一是家長會仍是最為常規(guī)化的家校溝通的方式之一。二是建立“校訊通”通訊系統(tǒng)和微群、Q群,即可使學校向家長發(fā)布信息,又是學校增加與家長的互動,收集家長需求的重要渠道。三是邀請家長到校上課,充分發(fā)揮家長本身也是珍貴的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增進家校的合作。
(二)學校家校合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1. 家校合作方式比較傳統(tǒng)。
如家長委員會等制度的實行不夠深入,家長并不能真正監(jiān)督學校決策、參與學校管理;學校定期開展校園開放日活動,但活動主要是學校向家長展示教師教育教學成果的方式,不能給予家長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幫助。
2. 家校合作交流內容不夠豐富。
其一,家長與教師溝通得最多的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家長與教師的交流以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對學生身心健康及其他方面的關心相對較少。教師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對家長進行教育方法方面的指導,加強對學生行為習慣、品德修養(yǎng)、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增強教育的一致性。
其次,家校合作內容層次較浮于表面,沒能發(fā)揮家長的專長優(yōu)勢,未能使其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讓家長為學校的發(fā)展建言獻策,做出力所能及的幫助與支持。有的甚至不希望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擔心家長參與影響學校的正常管理進度。家校合作的態(tài)度都較為消極,導致家校合作停留于較淺的層次。
三、家校合作的策略和途徑
(一)健全家校合作的制度和長效考評機制
學校要制定好符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的家校合作制度、方案,避免制度制定過于粗枝大葉,制定好規(guī)范的家校合作考核標準與細則,指導家校合作活動的開展,為家校合作工作指明正確的方向。其次,學校成立家校合作考評小組,對教師的合作完成情況、質量進行監(jiān)督與考核。并對積極參與家校合作的家長進行表揚,在家長中起到榜樣作用。
(二)加大培訓力度,增強合作意識。
1.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
深入家校合作首要任務就是開展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在家校合作當中,教師除了懂得合作中的教育技巧,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和綜合素質,掌握并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與他人交流溝通的水平。
2. 根據家長綜合素質,加強指導家庭教育。
在新時代教育中,教育應當是廣泛的,因此,學校應當為家長開設教育的相關課程,請專家為家長開展教育大講堂,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家教方法。多與家長開展學習活動,幫助家長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養(yǎng)成,了解家長的教育想法,使其在教育困惑中找出科學合理的解決策略,共同探討育人方法。
(三)創(chuàng)新家校合作方式
學校與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家校合作方式進行進一步創(chuàng)新,幫助家校合作活動更好地開展。
1. 創(chuàng)新家長會形式。
增添家長會的趣味性,如寓教于樂的趣味性活動。也可以分層次進行,如根據學生不同表現,分層次進行家長會,針對學生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的方法,提高教育效果,讓家長更有收獲?;蚴亲尲议L做主角,讓家長上臺講述自己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的經驗與困惑,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幫助家長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增加互動交流。
2. 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
學校與教師可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為家校合作增添幫助。比如,教師可以將一些優(yōu)秀的教育類公眾號推薦給家長,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yǎng)。學??梢詣?chuàng)建并使用家校合作網絡平臺,每班有獨立的網絡空間,教師與家長分別注冊賬號并登陸。教師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介紹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方法,與家長分享教育經驗類文章,開辟解答家長困惑的版塊,指導家長陪伴孩子成長。家長可以在平臺上提出自己的教育困惑,展開討論,共享育兒心得。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家長資源開辟不同的家校合作欄目。例如,有家長從事交通警察工作,可在該欄目中定期發(fā)布交通安全知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總之,學校應大力支持利用網絡技術搭建家校合作平臺,使家校合作克服以往單向交流的弊端,推動家校合作的有效開展,實現教育的信息化,順應時代的發(fā)展。
家校合作既不是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辦學技術,也不是創(chuàng)新了教育模式,而是回歸教育本質。家校合作就是家庭、學校、學生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互利共生,互利共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專著、學位論文/案例、報告
[1] 印婷婷. 互動下的成長—參與學校教育對家長影響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2] 徐玲嬌. 小學家校合作現狀與優(yōu)化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8.
[3] 于曉丹. 小學生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D].吉林建筑大學,2018.
2. 期刊文章
[1] 邊玉芳.家校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長[J].中國教師,2016(10):23-27.
[2] 郭中凱,章亞希.“家校合作”中的家長主體缺失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5(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