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信息時代中,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廣泛使用新媒體信息技術,但是在整合新媒體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高中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進行了一些探討,希望能給廣大物理教師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新媒體信息技術,作用,問題,整合
引言: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現(xiàn)已進入信息網(wǎng)絡時代,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越來越廣泛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通過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有助于教師對物理信息化課堂的建立,有效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加深師生之間的溝通,通過借助多種不同信息平臺,如微信、微博等,教師可以將多種教學模塊導入物理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促使高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提高。
1.高中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整合作用
1.1提高物理教學的多元性,創(chuàng)新物理教學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融合新媒體信息技術時,能夠有效導入多種不同新教學模式,如多媒體教學模式、網(wǎng)絡教學模式等,特別在2020年國家的特殊時期,網(wǎng)絡教學、“云上”教學等形式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促使物理教學變得更為多元化。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計算機網(wǎng)絡平臺,能夠?qū)崿F(xiàn)師生、生生及時交流與討論,有效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性,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效果。
1.2有助于物理教學過程的改進,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常常存在很多復雜、枯燥、抽象的物理公式、物理定理、物理概念等,通過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包括投影儀、音頻、視頻等,能夠向?qū)W生形象、生動地講解物理知識,做到由靜到動、由抽象到具體,促使教學內(nèi)容變得更為直觀,有助于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1.3能夠?qū)ξ锢韺嶒炦M行模擬演示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具有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因受到如時間、實驗工具等因素的影響,許多物理實驗不能夠正常進行。而教師通過整合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能夠?qū)μ摂M的實驗環(huán)境進行有效構(gòu)建。
例如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對于滑動變阻器的分壓接法總是不得要領。教師可以通過希沃白板的仿真物理實驗,讓學生實際上臺虛擬連線。通過信息技術對物理實驗進行有效模擬與演示,不但能夠擺脫實驗操作的約束條件,而且能夠?qū)嶒灲虒W過程進行有效改進,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實驗原理、實驗方法與實驗內(nèi)容,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
2.高中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信息技術資源整合不夠到位
通過調(diào)查,并不是所有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對新媒體信息技術持認同態(tài)度,影響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整合效果。另外,一些教師不認同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從而在課堂教學中很少利用信息技術資源,也阻礙了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資源有效整合。
2.2學生信息技術素質(zhì)有待提高
在當前信息網(wǎng)絡時代中,在人們工作、生活中,新媒體信息技術是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學生已普遍使用新媒體信息技術,但很多學生自控能力差,主要用于聊天、視頻、游戲等方面,所以學生較低的信息技術素質(zhì),也影響與阻礙了高中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
2.3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落后
部分教學資歷較深的教師,不能夠熟練掌握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他們認為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影響學生物理學習的效率。有的高中物理教師認為信息知識完全可以由板書取代,還有的認為整合教學與信息技術的作用并不大。因此,當前一些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較傳統(tǒng),影響了高中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融合。
3.高中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策略
3.1對高中物理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
在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行業(yè)中,新媒體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能夠有效促進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加強初高物理學習的銜接,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第一,需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通過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能夠?qū)Π鍟虒W模式的不足與缺陷進行有效彌補。第二,針對枯燥、復雜、抽象的物理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微信平臺等信息技術,通過圖像、音頻、視頻等方式向?qū)W生進行展示,使物理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也可以呈現(xiàn)在課前、課后,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對自由落體運動一節(jié)內(nèi)容進行教學前,可以通過教師的個人微信公眾平臺,將伽利略探索自由落體運動的歷史以及自由落體的運動動態(tài)過程以微課或者動畫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利用課前的碎片時間進行自學,并完成教師在公眾平臺上投放的預習作業(yè)。平臺可以即時將預習作業(yè)的完成情況、正確率等生成反饋報告,發(fā)送給教師。教師對報告的分析,及時調(diào)整課堂教學策略。下課前,教師還可以發(fā)放一份課堂反饋作業(yè),讓學生實時完成,并通過網(wǎng)絡平臺即時生成的反饋報告,與課前反饋報告比較,檢測本節(jié)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3.2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zhì)
隨著我國新媒體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媒體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學生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術素質(zhì),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新媒體信息技術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所以,物理教師與信息技術教師應加強交流與溝通,對自身教學模式不斷進行有效改善,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不斷優(yōu)化。與此同時,學生應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獨立自主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有效進行探討式學習。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平臺的留言功能,讓學生對于教師在平臺上提出的問題、發(fā)布的微課等進行討論,教師也能在網(wǎng)絡平臺上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學生通過新媒體信息技術,加強了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有效發(fā)散了學生的學習思維,有助于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高與知識面的拓展。
3.3高中物理教師應樹立先進的物理教學理念
在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中,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互聯(lián)網(wǎng)”理念,很多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整合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不過,這并不表明新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的運用是無所不能的,實際上在當前我國教育領域中,新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效果存在多種影響因素,特別是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學行為的取向取決于教師的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學中合理、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應先樹立先進的物理教學理念。首先,教師應樹立教育大數(shù)據(jù)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作用,對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有效培養(yǎng)。其次,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度運用信息技術,不能過于依賴新媒體信息技術,應將新媒體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一種有效輔助工具。
3.4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營造一個良好的物理教學環(huán)境
當前的網(wǎng)絡信息時代,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已不足以應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變則通、不變則壅,教師應通過對情境教學的優(yōu)勢進行充分利用,整合新媒體信息技術,以促使物理教學變得更為多元化。例如針對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抽象的知識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如動畫方式、視頻方式等,向?qū)W生進行充分展示,營造一個輕松、風趣、生動的物理教學情境,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促使學生能夠?qū)ξ锢碇R產(chǎn)生更多的感性認識,體會到物理學習的樂趣,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識。
4.小結(jié)
綜上所述,通過有效整合高中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能夠促使高中物理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充滿活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新媒體信息技術,有助于物理課堂知識的不斷豐富,促使物理教學變得更為生動、直觀,營造高效課堂。本文對高中物理教學與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進行了一些探討,以期對有關教育工作人員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宋小羽.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融合[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03)
[2]吳劍波.信息技術下高中數(shù)學實驗與課堂教學的融合[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Z1)
[3]羅娟.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8(36)
[4]蒿仲余.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9(16)
作者簡介:翁爾謙,1978年,男,漢,福州,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新媒體信息技術與初高中銜接(偏重高中教學),單位: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