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玉茹
【摘要】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本課題以2018年1月~2019年11月來我院救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A組(研究)和B組(對比),每組患者40例,采用綜合護理干預A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B組患者,對比A組與B組的最終護理效果。結果:經過護理干預后,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相關指標與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A組患者均優(yōu)于B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更佳,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且安全性高、預后良好,因此,值得廣泛的應用與推廣于現代臨床醫(yī)學當中。
【關鍵詞】綜合護理;急性胰腺炎;急腹癥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5-0-02
急性胰腺炎是由患者自身器官消化酶異常而導致胰腺分泌炎癥,屬于急腹癥的范疇,具有病程長、起病急、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1]。因此,亟需采用合理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與預后?;诖?,本文對比和分析了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綜合護理預與常規(guī)護理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1月來我院救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在充分告知患者研究目的與具體情況的條件下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獲取使用相關數據,隨機分配為A組40例和B組40例,對比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A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范圍在20~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5±2.74)歲;B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齡范圍在22~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22±2.33)歲。組間一般資料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用作對比。
1.2方法 B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A組再次基礎上采用整體護理:(1)根據患者病情實際的發(fā)展情況,對患者的家庭狀況、心里變化等進行全面的溝通與了解后進行評估,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內容。(2)通過查閱急性胰腺炎護理資料,整合科學合理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制定個性化的綜合護理規(guī)劃,使其具備科學性與有效性。(3)記錄觀察患者的胰腺狀態(tài)并指導患者自我護理管理,建立24小時的護患溝通熱線,為患者提供無間斷的護理指導與服務;成立相關的康復護理小組,定期對患者進行問診,記錄觀察患者的病情發(fā)展情況并做相應的評估,并根據病情發(fā)展更改其護理方案,指導患者的運動、飲食與用藥,使之更符合患者的當前需求。(4)貫徹落實所指定的護理方案,保持病房環(huán)境清潔,并定期消毒、通風。更換床單被罩等,并加強巡視,當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時及時的給予治療處理。(5)健康教育:相關護理人員應在日常生活中全面貫徹健康宣教,向患者宣傳教育急性胰腺炎的相關知識與注意事項定,讓患者了解并掌握病情。(6)胃腸道護理。采用藥物方式幫助患者改善胃腸道狀態(tài)。(7)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因為病情治療周期過長,大部分都抱有負面心理情緒,導致患者抑郁、情緒低落。醫(yī)護人員還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讓家屬參與進患者的心理管理當中,積極疏導患者的心理,與患者交流溝通,引導其積極配合治療的信心,共同為患者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的語言溝通技巧,避免家屬與患者發(fā)生語言沖突,向患者強調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加強患者及家屬對患者病情的管理能力。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有效率,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具體的評定標準如下:顯效表現為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顯著的改善,臨床癥狀消失,無并發(fā)癥與副作用的發(fā)生;有效表現為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并發(fā)癥與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大幅降低;無效表現為患者的病情并未得到控制或發(fā)生惡化,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發(fā)生并發(fā)癥與副作用的概率高。(2)觀察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包括:焦慮情緒改善情況、抑郁情緒改善情況、生活質量改善情況、疼痛改善情況等,以百分為最高分,分數越高,代表護理效果越佳。(3)對比兩組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包括:消化道出血、心臟功能障礙、呼吸功能障礙、腎功能障礙等。
1.4數據處理 將所有研究數據納入SPSS20.0軟件,其中計量資料通過(_x±s)表示,行t值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示。最后,判定統(tǒng)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總有效率 A組的護理效率更高,護理效果更佳,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干預后的相關指標 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情況、抑郁情緒改善情況、生活質量改善情況,A組均優(yōu)于B組,體現出更佳的護理效果,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2.3對比兩組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 5.00%為A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0.00%為B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A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體現出更佳的護理效果,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3。
3 討論
目前,臨床研究結果普遍認為胰腺自身的胰酶被激活引發(fā)的自身組織消化、壞死是導致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但具體成因尚不清晰[2]。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急、死亡率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的難度。且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與護理工作的改革進程,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需求更加全面化與專業(yè)化,因此,需要采用更佳合理化與科學化的護理手段與方式改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與依從性[3]。綜合護理通過對有關資料理論與實踐結果的有效結合,以患者實際情況為基礎,對其進行全面的評價,并制定相應的護理內容[4]。采用綜合護理具備較高的臨床護理價值,能夠完善傳統(tǒng)護理方式的缺陷,全面、整體性的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護理內容,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與預后情況,為臨床護理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與依據[5]。
綜上所述,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疼痛,降低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心臟功能障礙、呼吸功能障礙、腎功能障礙等并發(fā)癥的概率,因此,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李金枝. 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 5(28): 131-133.
[2] 王惠, 付婷婷, 吳妙略.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急診護理措施及觀察內容[J]. 名醫(yī), 2019, 10(09): 176-176.
[3] 夏秀丹. 綜合護理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不確定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2019, 33(04): 332-335.
[4] 謝晨. 早期空腸營養(yǎng)護理對重癥胰腺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70): 57+63.
[5] 李彩鳳, 王艷春, 張雪. 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床旁血液濾過的護理體會[J].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9, 11(24): 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