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蘭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比較基礎的學科,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物理學科教學當中,由于學生所學習的物理知識相對比較抽象復雜。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會體會到物理學科學習的難度,有一部分學生缺乏物理學科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法,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也應適應教學改革的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就根據(jù)當前初中物理學科教學的實際狀況進行探究,從而尋求高效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趣味教學;教學實踐
初中物理學科屬于自然類學科,教學過程顯得比較枯燥,缺乏情感色彩。物理學科也是學生生產生活創(chuàng)新的主要學科之一,因此重要性不可替代。這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類型,需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現(xiàn)階段的初中物理學科如何將物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讓物理教學充滿活力,我們就進行以下分析。將趣味性教學內容導入物理學科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一、物理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
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的個人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是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好物理,教師就應該充分的提升自我,發(fā)揮個人魅力,提升課堂教學水平,讓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以更好的刺激學生感官系統(tǒng),引導學生從感性認知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好地完成物理學習任務,提升物理教學效率。
(一)趣味性教學方法的運用
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能運用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而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是一種較好的策略。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上,物理教師應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參與實驗。例如,在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物質的密度時,讓學生對比正方體的銅塊、鐵塊、木塊的密度,然后對這些物體密度進行測量。首先,教師要求學生用直尺分別測量它們的體積,然后稱出它們的質量,最后根據(jù)密度公式得出幾個物體的密度,對幾個物體的密度進行對比。通過學生的親身實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此提高學生初中物理實驗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親身實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也能不斷地提升自我。
(二)運用趣味性的教學語言
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具有感染力的語言形式,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才能更好集中學生注意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加喜歡物理學科。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來說,教學效果更加理想。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光的折射”時,就可以運用這一教學方式。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一個小男孩拿著魚叉,在水中捕魚的場景。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用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捕到魚。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有興趣進行思考。這樣學生就得出結論,只有將魚叉插在魚前面,才能捕到魚。通過這個例子將光的折射相關知識導入課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內容。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和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積極學習物理知識。
(三)趣味性的教學設備
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設施被廣泛運用。通過多媒體設施,可以讓物理課堂變得更具趣味性,多媒體教學設施是當前物理學科教學當中非常常用的教學工具之一。特別是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設施能夠發(fā)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中運用聲音、視頻、圖像等能增加教學趣味性,引導學生更好學習,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好奇心,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二、深入研究初中物理教材進行趣味性教學
(一)利用漫畫和插畫元素,增加教學趣味性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選擇合適教學內容,有效組織教學,這成為教師所共同思考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隨著教材的不斷更新,當前的教材都是從學生角度進行設計,這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也能增加教學趣味性。對于當前的初中生而言,卡通漫畫是學生所喜愛的內容之一,許多學生尤其喜歡卡通漫畫。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聯(lián)系教材當中的插圖進行有效教學,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
(二)實施游戲化實驗教學
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實驗室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物理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運用游戲教學法,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學習。在初中物理教材當中,有許多實驗教學內容,并給學生一些實驗探究方式,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親自實驗,體會完成實驗的樂趣。這些實驗可以讓學生體會物理學習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也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問題分析能力等。
(三)融入物理趣聞增加教學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學生能接觸到的學習方式豐富多樣。對于學生來說,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需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征,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其成為學生物理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將一些物理趣聞融入教學。如,近幾年來國內國外物理領域所取得一些新的成就,或一些前沿的物理科技。通過這些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教學趣味性。也可以將一些偉大物理學家的個人事跡融入到物理課后練習題當中,在學生了解這些物理學家的生平成就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的艱辛,讓學生對科學研究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學生科學探究精神。
結語: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學科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需要采用各種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設計教學策略,有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實現(xiàn)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石正均. 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 小作家選刊,2017,000(019):77-78.
[2]李海梅. 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 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9,000(009):62.
[3]黃學斌. 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10):16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