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榮
摘要:以新課程改革作為導向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理念,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小學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應用較為普遍。針對于小學生以為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如果教師一味采用知識傳輸的方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寓教于樂,合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展開了一系列的淺析。
關鍵詞:寓教于樂;小學數學;有效性
前言:數學屬于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有效的數學教育能夠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難以直接接受與理解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以“寓教于樂”作為一項教育理念,在其指導下,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認知水平,向課堂中融入趣味化的元素,開展豐富化的教學活動,以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效果。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寓教于樂”的必要性
從新課改的發(fā)展方向來看,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體現出一定的落后性,難以滿足現代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诖耍處煈摲e極探索更加契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營造趣味化和生動化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學習的樂趣。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基于“寓教于樂”理念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一)借助游戲為載體向課堂導入新知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的角度來看,其對于游戲普遍具有較強的參與興趣,加之游戲本身是一項具有趣味性的活動形式,其不失為一種向課堂導入知識的優(yōu)質載體。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根據所要講解的知識點,選擇或者設計合適的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感受快樂。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小學數學教師認識到游戲的教學作用,并將其融入于課堂教學當中。例如,教師講解到“表內乘法”這個部分時,可以利用“數青蛙”這個游戲,比如,每組游戲教師選擇5名學生走到講臺上,從第一個學生開始以“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的口令開始,第二個學生就應該數兩只青蛙,依次進行下去,比一比哪個學生能夠贏得游戲的勝利。
(二)結合數學知識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
小學數學課程知識在生活中得以普遍應用,主要是由于其相對較為基礎。以“寓教于樂”理念為導向,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立足數學知識,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用以將學生帶入到數學知識世界當中。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營造輕松有趣的氛圍[1]。例如,教師講解到“分數的初步認識”這個部分時,可以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分蛋糕”的情境。教師告訴學生現在要舉辦一個聚會,教師準備了兩個一模一樣的蛋糕,分別將其劃分為16份和20份,每份則為 和 ,讓學生在學習分數知識之前,根據這兩個分數選擇想要的一塊蛋糕,很多學生都選擇了 這塊,可是當教師將蛋糕呈現出來,學生才發(fā)現選擇了較小的一塊。當學生對這個現象產生疑問時,教師可以為其講解分數的概念。
(三)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趣味性
當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的教育輔助工具,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不容忽視的作用。以落實“寓教于樂”理念為目標,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在課堂中提升趣味性,通過調動學生多重感官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所講解的內容上。一旦學生感受到課堂中的快樂,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使得課堂教學質量有所提升[2]。例如,教師講解到“四則運算”這個部分時,可以運用信息化設備中的軟件設計一個“計算闖關”的小程序,教師呈現10道題作為10個關卡,學生每正確計算一道題,算作闖過一關,比一比哪個學生能夠利用更短的時間闖過每個關卡。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具有趣味性,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參與到活動當中,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接受數學知識。
(四)合理開展趣味化數學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能夠被應用于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當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從自身的角度深入理解“寓教于樂”的內涵,并將其融入于實踐活動當中[3]。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帶給學生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更好的感受學習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樂趣,并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例如,教師講解到“長方體與正方體”這個部分時,涉及到“長方體的表面積”這個知識點,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包裝禮物盒”的實踐活動,為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紙箱,以及一張包裝紙,讓學生動手裁剪與粘貼,將紙箱包裝成一個禮物盒,然后,嘗試計算需要用到多少包裝紙?在這樣的實踐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在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收獲樂趣,獲得豐富化的學習體驗。
結論:綜上所述,以“快樂教育”、“寓教于樂”理念為導向,為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帶來了新思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游戲為載體向課堂導入新知;結合數學知識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教學趣味性;合理開展趣味化數學實踐活動。通過本文對寓教于樂,合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展開的一系列淺析,希望能為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徐孝勉.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寓教于樂”——關于小學數學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幾點思考[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4):52-53.
[2]杜志鋒.寓教于樂,寓學于樂——談數學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才智,2020(11):70.
[3]潘小琴.寓教于樂,因材施教——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初探[J].教育觀察,2019,8(1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