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敏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近幾年,藝術教育市場發(fā)展迅猛,而少兒聲樂這一門類更是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大家漸漸意識到少兒聲樂對少兒身心的促進作用,但發(fā)展越快,也越能反映出一些問題和不足,本文以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為研究對象展開對少兒聲樂教學現狀的調查及研究,并針對相應問題提出一定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少兒聲樂教學;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問卷調查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指出,“增強美育熏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結合地方文化設立藝術特色課程。廣泛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引導學生了解世界優(yōu)秀藝術,增強文化理解。鼓勵學校組建特色藝術團隊,辦好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建設。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專業(yè)藝術人才到中小學兼職任教。支持藝術院校在中小學建立對口支援基地?!眹覍λ囆g教育的重視度在逐漸增強,家長也很關注孩子幼小階段的音樂教育,而聲樂學習在眾多藝術教育門類中占比較高,從而促使少兒聲樂教育發(fā)展迅速,但同時又暴露出少兒聲樂教育市場化后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如教學模式單一化,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教材、教學方法與教學對象年齡不符等問題,以下將做具體分析。
一、少兒聲樂教育發(fā)展現狀及成因
少兒聲樂教育是指16歲以下的少兒歌唱教育,近年來,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少兒聲樂教育也在不斷進步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如省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私人琴行下屬培訓班、藝術學校等的出現。從整體上看,少兒聲樂教育呈現出良好上升的趨勢。主要成因三:第一,校外藝術教育機構不斷增多。就浙江省杭州市這樣的一線城市來說,藝術機構近年來快速增長,即將呈現飽和狀態(tài)。第二,教學模式多樣化。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探索及嘗試教學模式。第三,家長教育觀念的提高。孩子少兒階段的學習,家長的引導至關重要。
二、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少兒聲樂教學的現狀調查
本調查僅針對杭州部分校外藝術教育機構進行采訪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機構在學的學生、家長、樂教師,本次問卷調查共發(fā)放130份,有效回收117份,實際有效數據為90%。
就機構來說,目前,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可分為五大種類。第一類為政府性質的校外文化教育活動場所,公益性較強。如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發(fā)展中心(以下簡稱青少年宮)。第二類為綜合性藝術教育機構,是僅開展藝術培訓的社會營利性機構。第三類為專業(yè)少兒聲樂培訓機構。第四類為私人少兒聲樂教師,這種一般是以個人的身份進行教學。第五種為琴行,以出售樂器為主,培訓為輔。
就少兒聲樂教師來說,本人從少兒聲樂教師專業(yè)情況、學歷、教齡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第一,少兒聲樂教師專業(yè)情況基本上專業(yè)對口,但真正對口的音樂教育專業(yè)的教師卻并不是很多,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占大部分。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學生將來一般是歌舞劇院或當地的藝術團的演員,但名額非常少,所以大部分學生將來會選擇音樂教育行業(yè),而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更多的會從事學校教育。第二,少兒聲樂教師的學歷水平較高。本科學歷占了絕大部分,其次就是碩士學歷,說明目前少兒聲樂教師的學歷在不斷提升,學歷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也就相對提高了。就目前來看,我國音樂教育高學歷高水平人才就業(yè)選擇一般還是趨于大城市的,杭州是省會城市,所以少兒聲樂教師的文化和專業(yè)程度都是較高的,師資儲備充足。第三,少兒聲樂教師教齡偏低。在我所調查的校外藝術教育機構中,教齡在2年-5年的占比最大,其次就是2年以下的,由此可見,還是年輕教師占絕大部分,師資大部分來自于各大高校的在校生、剛畢業(yè)的本科生或者碩士研究生,師資力量雄厚,但就是缺乏經驗,年輕教師擁有的是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技能方面略勝一籌,但是在教學經驗方面是比較欠缺的。第四,少兒聲樂教師從事該職業(yè)的原因絕大部分是來自熱愛,其次就是由于專業(yè)對口,一個教師對工作的熱愛程度會決定她的教學質量。第五,少兒聲樂教師少有“童子功”。說明少兒聲樂教師在自己少兒的時候學習過聲樂的人不多,這些在自己少兒時期接觸過聲樂的老師,可能比那些從小沒接觸過聲樂的老師,更懂得少兒的心理活動過程,也許可以更快的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就孩子和家長來說,孩子是學習聲樂的主角,他們的直觀感受才是最能反映問題的。調查表明,第一,少兒對聲樂課的喜愛情況較一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那么學習的過程就會變得非常被動,大部分學生對少兒聲樂的學習保持著一般到主動之間的學習態(tài)度,可以側面反映出老師、機構、家長的問題。第二,少兒學習聲樂的原因更大一部分,是由于家長的要求。家長才是少兒學習聲樂的主要原因,面對這種情況,少兒對聲樂的學習已經是被動的情況下,家長應該循循善誘,讓被動成為主動,否則物極必反。第三,少兒在上課時更喜歡的是唱歌環(huán)節(jié),說明大部分少兒認為練聲環(huán)節(jié)枯燥,以及沒有實質性的內容,它們更偏向學習旋律感強的歌曲,不理解練聲的意義。第四,少兒課后練習情況不容客觀。將近四分之三的少兒在上完聲樂課后從來都沒有在家進行鞏固練習,說明家長的課后督促并不是很嚴格。第五,家長讓孩子學聲樂的目的大部分是出于對孩子未來考慮,比如希望孩子多一項技能、期望孩子成為童星、為升學考慮等,也有出于跟風的,但是家長在孩子的興趣方面考慮的較少了,學習聲樂并不是捷徑,而是另一條學習的道路。
三、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少兒聲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上一章從機構、教師、學生、家長四個方面分析了問卷調查的結果,反映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以下總結為三點:
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無規(guī)范標準的問題。近年來各個學校的擴招或者是每到寒假暑假的藝術考級熱潮,直接影響了藝術教育培訓機構的市場,前文已大致分類了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大致分為五類,這五類中不排除在利益的驅動下所產生的藝術教育機構,它們追求的是短期的經濟利益,這就產生了規(guī)范問題。不規(guī)范的校外藝術教育機構沒有系統(tǒng)的管理制度,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隱患,這時候就直接導致家長和孩子成為最大的受害者。除了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種類雜亂的問題,還有收費標準問題,無論是少兒藝術的培訓或者是成年人的藝術培訓,收費一直比較混亂,沒有一個行業(yè)標準,有的藝術培訓機構甚至直接打著可以進某高校的旗號騙取學費,而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往往會輕信上當。收費問題也是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的重大問題之一。
少兒聲樂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了孩子的發(fā)展,一些只追求短期利益的藝術教育機構會只招聘兼職教師,因為這種教師時間比較彈性,并且比全職教師工資少,所以并不怎么對兼職教師進行培訓,甚至讓一些沒有教學經驗的在校學生進行少兒聲樂的教學,沒有上崗證件,沒有教學實踐經驗,專業(yè)水平不夠,這就直接影響了少兒的發(fā)展,不科學的發(fā)聲方法甚至會直接導致少兒的身體受到傷害,這個時候家長和孩子的權益又有誰來保障呢?所以在上崗前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最終通過教學能力測試的教師才能進行教學,教師隊伍必須經過嚴格的規(guī)范。
第三,少兒聲樂教師專業(yè)不對口的問題。這個職業(yè)必須有對孩子們的耐心,并且要有自己完整的教學方法,而專業(yè)不對口的人基本上不可能勝任這個職業(yè)。對于教學能力,音樂教育或者音樂表演專業(yè)可能會更好一些,不過還有教學實踐經驗的因素在。其他專業(yè)已經不屬于對口專業(yè)了,除非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目前仍有不少的教師是不對口專業(yè)來教少兒聲樂的,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為校外藝術教育機構聘任教師過程的規(guī)范性及專業(yè)對口性要求過低,二為聲樂專業(yè)教研帶頭人才的缺失。
第四,少兒聲樂教師教學模式老套,缺乏創(chuàng)新性的問題。在上一章調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一整堂課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最不喜歡的是練聲環(huán)節(jié),這就說明了教師的教學模式老套,過于平淡和枯燥,沒有創(chuàng)新性,導致學生只能從歌唱環(huán)節(jié)抓住對于音樂的興趣。在歌唱環(huán)節(jié)中,大部分少兒聲樂教師是采取教唱的模式來進行教學,但這已經是很陳舊的教學模式了,有利有弊,好處是可以使學生們對于歌詞更加清楚明白,壞處在于比較模式比較枯燥,在教唱過程中孩子們可能會注意力不集中,但現在很多教師可能已經發(fā)現這個問題了,卻并沒有對此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而是安于現狀,繼續(xù)進行陳舊的教學模式。
第五,家長和孩子缺乏責任感的問題。家長存在的問題在于,過少考慮孩子的興趣、沒有認真督促孩子的課后練習、缺乏和教師和孩子的溝通,這些都可以歸結為責任問題。家長如果缺乏責任,那么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又該如何發(fā)展呢?其次,孩子的問題在于他們自我約束力差,對于課后練習并不是認真完成,這就要求家長的引導和陪。除此之外,孩子的興趣性短暫,往往對于一件事物只有三分鐘熱度,這就要求教師的正確引導,以及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來激起孩子的興趣。
四、相應的對策和解決措施
上述問題來自校外藝術教育機構、少兒聲樂教師、家長和孩子,但問題的源頭其實還來自于社會的發(fā)展,當今社會發(fā)展較快,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這就直接導致了教育機構產業(yè)的擴大,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校外藝術教育機構,而家長們也會越來越著急,認為自己的孩子必須擁有很多技能才不會被社會淘汰。除此之外,教師隊伍也就越來越壯大,學習藝術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門檻也越來越高,但這其實又在另一方面推動著社會的發(fā)展,會發(fā)現這其實本就是一條關系鏈。
針對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無規(guī)范標準的問題,我認為應規(guī)范校外藝術教育機構,整頓市場。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的雜亂狀態(tài),相應部門應進行規(guī)范管理,出臺相應的規(guī)范標準,對于不合格的校外藝術教育機構要進行嚴懲。并且在學費收費上也要嚴格控制,對于高額學費的機構鼓勵大家舉報。
針對少兒聲樂教師教學水平層次不一的問題,應規(guī)范選聘教師的標準。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水平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孩子的發(fā)展。一旦降低了少兒聲樂教師的門檻,機構的師資力量就會下降,長期下去對機構對少兒都是極其不好的。所以對于應聘者必須進行全面的考察和培訓,并且要通過一定的考驗才可以入職。
針對家長和孩子缺乏責任感的問題,我認為應多開設公益性講座,提高家長和孩子的觀念意識。除了機構和教師的責任之外,家長也是有很大的責任的,但是很多家長往往對少兒聲樂這個領域不熟悉,所以才會被各個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的夸大宣傳所吸引,如果開設更多的公益性講座,針對少兒聲樂進行介紹,讓家長正確的理解少兒聲樂教學理念,才是對孩子的未來負責。
除此之外,為了應對孩子的興趣,我認為應該對陳舊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對于少兒聲樂的上課模式除了一對一,就是一對多,但二者往往都是只有練聲環(huán)節(jié)和唱歌環(huán)節(jié),過程顯的單調枯燥,這樣會導致孩子們的興趣一點點消失,到最后甚至不愿意來上課。其實國外教學法比國內的先進,并且早于國內就開始流行了,例如德國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瑞士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匈牙利柯達伊音樂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的模式多樣,更富趣味性,且更貼合少兒的心理。
最后我認為政府應加大建設力度,提高機構公益性。政府性質藝術教育機構為代表的就是青少年宮了,近幾年,青少年宮的建設也在漸漸擴大,這種政府公益性的教育機構更能得到家長的信任,并且有完整的管理制度體系,師資也很不錯,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會選擇青少年宮給自己孩子報名,但是它的擴建速度,還是趕不上少兒聲樂市場的發(fā)展速度,家長只能進行搖號來搶報名資格,如果政府參與更多的藝術教育機構,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少兒聲樂市場才會越來越規(guī)范,并且也在社會上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五、結語
很多少兒都喜歡唱歌,但沒有一個正確的引導,而少兒聲樂教師則是幫助孩子找到正確方法的引導人,少兒聲樂不只是一種興趣,更重要的是要陪伴孩子走進音樂的世界,認識音樂、了解音樂、喜歡音樂,讓他們在少兒時期可以從音樂中感受到愛,感受到溫暖,這不僅僅是家長和少兒聲樂教師的責任,也是學校的責任,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的責任,更是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所以我們要承擔起責任,不斷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讓孩子們可以健康快樂的發(fā)展,同時也為國家音樂事業(yè)儲備專業(yè)人才,讓少兒聲樂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粵華.淺析少兒聲樂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J].北方音樂,2019,39(10):208-210.
[2]和梅.淺談少兒聲樂教師應具備的幾個條件[J].民族音樂,2017(01):89-91.
[3]浦英姿.少年宮少兒聲樂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戲劇之家,2018(09):214.
[4]趙云靜.聊城市小學生校外聲樂教學現狀調查分析[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4.
[5]徐金奎.論少兒素質教育之聲樂教育[J].藝術評鑒,2017(01):103-105.
[6]高莉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校外少兒聲樂教學初探[J].音樂時空,2015(01):186.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