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姍姍
摘要:對于語言能力而言,其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思想的表達,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往的主要途徑,幼兒時期是針對語言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3-6歲的幼兒在語言方面正處于十分敏感的時期,對于幼兒來說,這一階段對語言能力進行發(fā)展是十分關鍵的,處于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在語言方面的敏感度相比在圖形以及色彩方面的敏感度不相上下。因此,作為幼兒教師需要多多注意,通過不同的途徑使幼兒得到語言能力的切實提高。
關鍵詞:新時期;幼兒語言能力;培養(yǎng)
引言
語言可稱之為人類思維的一種工具,是人們進行交流的有效手段,語言與思維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密切關系。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決定著他的智力發(fā)展以及概念的形成方法。對此,必須高度重視有效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并且需要從娃娃開始,注意有效培養(yǎng)孩子在語言方面的能力,在幼兒的智力成長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3-6歲是對語言進行學習的關鍵時期。在幼兒教學中,其中語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應對幼兒進行積極發(fā)言的有效引導,進而使幼兒得到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新時期,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有效培養(yǎng)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只重視教師的講授,對于幼兒在語言運用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存在忽視
在幼兒園開展的教育活動中語言教育始終是重點內容,語言教育所具備的重要性在眾多方面都有所體現(xiàn),如,在課程安排、師資配備等等。但是,由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帶來的嚴重影響,大部分教師只是對語言教學的課堂氛圍較為重視,卻極少重視幼兒是否對語言做到了運用能力以及表達方法的正確掌握,對幼兒忽視了語言教學之后開展延伸以及滲透方面的教育,導致幼兒在對語言進行學習時出現(xiàn)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現(xiàn)象,對教師取法做到積極地配合,進而降低了語言教學的成效。
(2)語言教學不具備明確的目標,教學缺乏較強的針對性
在幼兒園開展的語言教學中,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照本宣科現(xiàn)象較為嚴重,缺少自己的教學規(guī)劃以及方案,有的時候更是存在即興發(fā)揮的現(xiàn)象,無法對幼兒進行教學思想以及內容的及時傳授,導致幼兒丟失學習的原動力。還有部分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活動中存在陳舊的觀念、單一化的方式,并未對幼兒做到實際水平的有效結合。教師在進行提問時不具備明確的目的,并未給幼兒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只是將提問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種手段,使提問無法得到作用的體現(xiàn)。
二、新時期做好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的具體措施
(1)對語言環(huán)境進行良好的營造,鼓勵幼兒大膽地表達
將氛圍進行平等和諧性的營造,讓幼兒做到有話愿意說。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生活來到幼兒園,因為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與周圍人較為生疏,很容易出現(xiàn)沉默寡言的現(xiàn)象,有的幼兒雖然已經與教師以及同伴較為熟悉,但是往往也存在不愛交談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需要將氛圍進行家庭式的創(chuàng)設,與幼兒之間做到平等相處,對每個幼兒做到尊重,積極的對幼兒進行鼓勵,通過引導能夠讓幼兒敢于說話。特別是在幼兒主動找教師進行說話時,教師應做到認真專注地聽,親切地和幼兒進行對話,同時能夠對話題做到善于延長,讓幼兒能夠消除緊張心理,這樣就會逐漸變得敢說且愿意說了。
(2)將日常生活作為切入口,激發(fā)幼兒說話的積極性
日常生活是學習以及鍛煉語言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需要對一日活動中的各種有利因素進行充分利用,鼓勵幼兒進行表達。大部分幼兒對于語言表達并不善于,自身性格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除了這一重要因素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并未受到語言的良好訓練,在和幼兒進行交流時應多運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常見話題,這樣才能夠讓幼兒對語言做到趣味性以及關懷性的深刻感受。對于幼兒而言,現(xiàn)實生活中的常見話題也是十分熟悉的話題,在和幼兒展開交流時,不至于讓幼兒因為不了解不知道而出現(xiàn)羞澀感,相反,因為感到十分熟悉使幼兒說話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例如,當家長在早上將幼兒送至幼兒園時,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語句來問候,“小花,今天的你看起來元氣滿滿,是不是對今天開展的活動有著特別的期待啊?”“小花早上好,誰為你買的美少女戰(zhàn)士的衣服啊,真漂亮!”當幼兒得到來自教師的親切問候以及贊美時,在大腦中會有語言信號的發(fā)出,能夠對教師做到積極的回應。在早上開展鍛煉活動時,教師向幼兒提問,在家里你們是否每天都會堅持鍛煉?鼓勵幼兒說說關于鍛煉的眾多好處。在下午吃糕點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來問幼兒,你們每個人手中拿著的糕點都是哪種形狀?你周圍哪些物體的形狀和它是相同的?幼兒們開始了無拘無束地聊,都發(fā)揮得十分積極?,F(xiàn)實生活中處處充滿著幼兒的語言素材,對幼兒說話進行積極性的激發(fā),能夠使幼兒得到學以致用能力的提高,通過日常生活使幼兒得到語言能力的迅速發(fā)展。
(3)對語言教學方式進行豐富
在語言活動的開展中,藝術形式不僅是幼兒對語言知識進行表現(xiàn)的有效手段,而且還是對情感進行宣泄的方式。教師利用幼兒喜愛的各種藝術形式,如繪畫、唱歌、舞蹈等,不僅可以實現(xiàn)認知方面的教學目的,而且可以使幼兒得到情感體驗的激發(fā)。讓幼兒在創(chuàng)作以及分享中實現(xiàn)情感與知識兩者的交融。在對此類活動進行開展時,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動過程中藝術僅僅是一種表達方式,并非是教師為幼兒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換句話說,活動的目的在于有效引導幼兒通過對現(xiàn)有的技能加以利用,來進行知識經驗以及情感的表現(xiàn),在這種活動的開展中教師不必對藝術技能以及技巧進行強調。對語言活動進行目的性和計劃性的多樣化開展。例如,對兒歌朗誦會、繪畫比賽、講故事比賽等定期進行舉辦,在有效培養(yǎng)幼兒語言方面的能力中發(fā)揮著促進作用。特別是講故事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讓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能夠使幼兒得到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對于幼兒而言,故事是一種最喜歡的文學形式,當教師在對一個故事帶有感情且富有多種表情展開講述時,幼兒會非常認真地聆聽,當讓幼兒進行講述時,幼兒又會惟妙惟肖地表演。
結語
對語言進行訓練具有眾多種方式和方法,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以及自身的現(xiàn)實狀況,同時結合學生的真實水平,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合理的選取,做到循序漸進,對幼兒進行有計劃的語言能力訓練,使幼兒能夠以祖國的語言進行情意的表達,與人進行交流,進而使自己的帶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為幼兒后期的語言學習建立牢固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雅婷.幼兒教育中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J].速讀(中旬),2019,(2):217.
[2]馬秀萍.淺談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具體措施分析[J].速讀(上旬),2019,(2):174.
紹興市機關幼兒園? 浙江省紹興市?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