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瑪扎西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遷移運用能力成為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旨在于促使學生建立終身學習觀念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在動機,并增強他們數學知識的生活化應用能力,以此來為其形成數學創(chuàng)新精神奠定基礎。在廣泛實施生活化理念的小學數學課堂中,難免存在教師對“生活化”理念解讀誤差,導致出現“偽生活化”的現象。鑒于此,教師應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切實達成“教育回歸生活”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偽生活化;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8-012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推進了基礎教育理念的革新發(fā)展,從教材編制、教學內容、知識跨度與課程目標等多方面進行調整改善,以期脫離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硬性束縛,轉變?yōu)橐耘囵B(yǎng)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為主的素質教育,從而達到促進學生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生活化教學是小學數學課堂中的“老生常談”,將數學問題與生活情境連接,有利于加速學生理解,并提高他們的知識應用能力。然而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教師對“生活化”理念的把握不完善,容易出現情境數據失真、條件失實等問題,形成了“偽生活化”教學現象。為此,教師應反思教學中的“偽生活化”現象,及時調整與改進數學教學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生活化教學理念,端正生活化教學態(tài)度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之所以在實施過程中出現“偽生活化”的現象,首要原因在于廣大一線數學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解讀存在異議。因此,要想切實推進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就必須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樹立正確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理念。綜合來看,目前對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解讀大致可以簡單歸類,即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為了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教師們竭盡全力地搜集生活事例,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力圖使所有數學知識都能夠與生活實際建立聯系。但是大量生活事例的搜集,會耗費教師大量的精力,這就極易使教師在選擇生活事例時只關注其與教學內容是否契合,而忽視兒童是否能夠理解接受。為此,教師應端正對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態(tài)度,即追求生活化教學內容的質量,使得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知不再局限于內容層面,而是深入到形式層面。
二、用數學思維分析生活化問題,豐富生活化數學體驗
新課改以來,教育的目的逐漸從重知識傳授轉向了重能力發(fā)展,數學教學的目的也從應對考試轉向了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所謂的“數學能力”,是指善于將數學中的概念結論和處理方法推廣應用于認識一切客觀事物的能力。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取決于他們的思維能力是否能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合理銜接,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利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養(yǎng)成用數學思維分析生活問題的習慣。
缺乏生活化體驗也是“偽生活化”產生的原因之一,教師需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運用數學思維分析生活問題的意識,以促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與生活過程中能主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以往的教學觀念以應試教育為主導,學生被動接受老師的灌輸,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對考試,當代教學理論強調教學回歸生活世界,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也應豐富學生的生活化數學體驗,使得學生養(yǎng)成主動運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的習慣。
三、根據學生經驗挖掘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生活化數學情境
教材只能作為教師上課的依據,要做得好,使學生終身受益,還要靠教師的善于運用。教師應該明確,教材僅僅是教學的參考,在實際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在具體分析教材所給實際的教育目的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對情境進行改造,時其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需根據學生經驗挖掘生活素材,創(chuàng)設生活化數學情境,使學生真切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有效避免“偽生活化”教學現象。
首先,改造普適性的情境。所謂的“普適性情境”是教材編者為周全不同地區(qū)、不同層次的學生而引用的無明顯特征的事例。如“從甲地到乙地”、“某自來水公司”這種情境對于小學生來說并沒有太大的生活意味,需根據實際生活經驗進行適當改編。第三,改造過時的內容,根據社會的發(fā)展情況,適時改變教學情境。如:教學內容圍繞2008年北京奧運會展開,教師可以換為2018年的雅加達亞運會作為案例,利用更貼近時代節(jié)奏的生活素材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豐富其社會性認知。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目標,教師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應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出發(fā)點,以促使他們能夠立足于自身認知能力展開自主探索,透過生活問題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的遷移運用方法。數學教學生活化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情境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侯春玲.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37.
[2]張貴英.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學周刊,2019(0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