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信息化的時代已經到來,信息技術已經投入到教學當中了。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所占的分值較高,是語文學科重要的部分,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命題作文的要求,以及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引發(fā)學生產生共鳴,教授學生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總之,教師需要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探究出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寫作;改進策略
在小學階段,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適合開放式寫作。但是由于寫作過于文字化,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存在著學生寫作困難的現(xiàn)象,而且許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找不到寫作中心,敷衍了事,不會運用寫作技巧。因此,教師通過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讓寫作的過程變得更加生動和簡明,增加學生的理解,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發(fā)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各個方面,在教育中也被合理地應用。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更多的知識,給學生進行更合理地知識梳理,將文字化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和簡單,便于學生的理解。此外,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彌補教材當中的材料不足,更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成為課堂的主體,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提供了平臺。由此,信息技術將會在教育教學方面廣泛運用,推動教育的全新發(fā)展。
二、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
2.1學生缺乏寫作熱情,過于千篇一律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作文題目較為開放,能有很大的寫作空間。但是,許多學生認為寫作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往往很難寫出一篇令人滿意的作文。而且存在著大量相同的內容,沒有新意和自己的理解,不利于學生的寫作發(fā)展,也不能培養(yǎng)出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文學科素養(yǎng)。
2.2教學設計單一,不能達到新課標的目標
在開展語文寫作教學中,許多教師沒有帶入新的題材和與新課改相對應的教學內容,而且課堂氛圍較為枯燥,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此外,寫作的題目不新穎,往往都是大同小異,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促使學生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寫作現(xiàn)象。
2.3教學功利化,缺乏引導學生理解的過程
理解是寫作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學生不能夠理解題目要求,往往寫作就會偏離主題,分數(shù)就會降低甚至沒有。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存在著不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現(xiàn)象,過于功利化,讓學生背誦范文,但是卻缺乏了學生對文章自身的理解,很難讓學生描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讓學生對寫作產生了重大的誤解,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寫作發(fā)展。
2.4學生缺乏語文閱讀量,不會熟練運用寫作技巧
在寫作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會教授學生一些常用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但學生往往是理解卻不能夠進行運用。這與學生缺乏語文素材的閱讀和積累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且教師也不能每次都給學生進行每一篇作文的分析和講解,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是非常關鍵的。現(xiàn)階段的學生的語文閱讀量較少,而且沒有構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學生自己寫的作文沒有說服力和沒有結構,也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內容。
三、探究信息技術背景下語文寫作教學的改進策略
3.1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容易對有趣的事物產生興趣,有著屬于學生自己的奇思妙想。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將文字化的教學內容改變得更加生動和簡單,可以采用PPT的形式給學生進行展示教學方向或者寫作的梗概,讓學生更加快速地理解教學內容。
例如,在開展三年級上冊《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這一單元的習作課中,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些全國各地的特色風景的圖片或者視頻,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范文,給學生講解一些寫作技巧,在讓學生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此外,教師可以找到一些關于學生熟悉的圖片,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讓學生進行描寫自己眼中的繽紛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帶給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到不同地方的各色美麗風景,能夠讓學生產生一些寫作想法,然后就熟悉的場景進行討論,讓學生產生了一些寫作興趣,和寫作素材。因此,信息技術背景下能夠帶給學生更廣泛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2分類梳理精準的寫作范文
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師可以搜集出大量的寫作素材和范文,由于學生的語文素材積累量較少,教師可以根據(jù)最新的范文借助信息技術進行篩選,提供學生最新穎和有價值的寫作素材。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分類,讓學生對每一種寫作類型都有一定的素材積累,在今后的寫作中不再無從下筆。
3.3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寫作情景,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寫作模式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語文教學需要更注重學生的個體化,在寫作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現(xiàn)如今的教育中,教師已經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而是引領者要是可充分借助信息技術中音頻,視頻,圖片等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經歷和自身所積累的知識去進行作文的獨立創(chuàng)作。
例如,《秋天的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將將秋天樹葉飄落,雨滴淅淅瀝瀝落下的情景充分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秋天的落葉和秋雨的印象,通過知識的遷移來完成寫作,以此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水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身臨其境,能夠發(fā)現(xiàn)秋天的景象的美感,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3.4巧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作文的批改方式
批改作文是小學語文作文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教師來說,這也是一個較為繁雜的過程,所以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作文的批改方式迫在眉睫,每次批改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作文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大家也可以將學生的問題集中起來一同講解,通過多媒體技術批改作文,可以使同學在改正自己的不足時,也可以學到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與長處,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信息背景下的語文寫作教學還需要很大的改進,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改的教學方向合理地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給學生積累一定的閱讀素材,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給學生的作文進行精確地批改,達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蔡宗勝.基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改革[J].試題與研究,2020(23):79.
[2]季園.淺談信息技術背景下如何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科普童話,2020(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