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 要: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需要能夠對學生進行歸納概括、建立模型等生物學習方式的教學,讓學生對生物發(fā)展以及生活的規(guī)律進行探索,以一個正確的角度對生物社會方向的問題進行探析,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建立在證據(jù)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學會教學資源積累,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中學到知識,將生物學科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
關鍵詞:高中生物;科學思維;培養(yǎng)策略
一、生物教學中使用科學思維的意義
(一)理性學習生物知識
在生物的教材中有很多內容都是學科的發(fā)展史,在對生物學科的發(fā)展歷程有一定的了解后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學生在了解生物的發(fā)展以及與人類健康的關系后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學習生物還能提升學生應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學生在應用生物中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時還能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能力,讓學生體會到生物學科的魅力。在教學時,學生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后也能提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認知高度。學生學會知識,并用生物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運用科學的能力。
(二)理性運用生物知識
利用科學的思維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教師教學的知識。但是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探索了解到知識的答案后,學生就會不斷的探索以及發(fā)掘問題的根源。學生在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時也會更加的容易。
二、科學思維下生物教學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探索理論的意識
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都是對生物的發(fā)展歷程探究,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生物學科的發(fā)展歷程,同時還能讓學生對生物科學的探究方式以及探究精神有所感悟。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對學生講解科學家探究的結果,還應該進行探究情景的創(chuàng)建,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過程,重復科學家的探究過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識。
例如,在“生長素的生理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進行實驗,讓學生探索其中蘊含的生物知識是否正確。讓學生選擇一課小樹進行壓條,并在壓條的樹皮位置環(huán)割一圈,觀察環(huán)割之后剝圈以下側芽的生長情況,并讓學生針對側芽的生長情況進行分析,探究其中蘊含的生物知識。在實驗時學生會發(fā)現(xiàn)側芽會生長成側枝,但是其生長成側枝的原因學生并沒有清晰的進行表述,學生會意識到這是由于生長素的作用,但是具體包含的知識點學生并不能清晰的表述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總結,并教會學生相應的生物知識。生長素的濃度會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生長素濃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影響。在學生實驗后教師在進行生物知識的講解學生就會有更高的興趣聽。
學生的實驗結束后教師再向學生展示科學家的實驗以及結果,這樣學生更能體會生物知識,在學習時學生的印象也會更深刻。這時學生也會知道任何生物知識都是在科學家不斷的實驗不斷的實踐中得來的,并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這樣的教學方式還有利于學生探究科學精神的提升,還能讓學生意識到任何科學還是都要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
(二)利用模型促進學生科學學習生物知識
利用模型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知識,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將復雜的生物知識簡單化。在模型構建與演示的過程中,就是將學生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進行整合以及假設模擬,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提煉出生物知識的本質,將學生頭腦中抽象的內容具體的展現(xiàn)出來,通過構建模型的過程讓學生體驗生物知識的本質,讓學生創(chuàng)建學習生物知識的理性思維。
例如,“細胞的增殖”教學中,直接給學生講解教學內容學生可能無法理解,但是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建相關的細胞增殖模式,就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相應的知識內容,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細胞增殖的生物知識。在教學中教師會幫助學生將學習的內容編成記憶的口訣,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容易忽視對學生分析過程的教學以及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只掌握知識點,對于知識點產生的過程并不了解。如果以一種新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提問學生并不能解決這類問題。在學習“細胞增殖”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構建模型,讓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細胞增殖的方式以及增殖的過程,讓學生理解細胞分裂的實質,并自己動手進行模型的構建。
學生在構建細胞分裂模型,并對生物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理解時,在學生的大腦中也可以將生物知識具體化。這對于學生概念的理解以及理論的學習都具有幫助作用,同時學生還能體會到建立模型的過程,更好的體會到建立模型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知識的理解記憶,科學的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以及探究,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力。
總結:生物這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做好科學思維的探討與分析,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生物這門學科。學生利用理論實踐以及構建模型的方式對生物知識進行探討分析,可以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印象,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更深刻的理解生物知識。利用科學思維對知識進行教學,有利于促進生物學科未來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路洪娜.基于科學思維培養(yǎng)的高中生物學教學策略[J].生物學教學,2018,43(2):23-24.DOI:10.3969/j.issn.1004-7549.2018.02.010.
[2]張桂梅,周慶萍,黃倩.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策略探討[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9,31(6):114-116.DOI:10.16595/j.1671-055X.2019.06.021.
[3]劉辰艷,劉家熙,張穎之.引入社會性科學議題教學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4):71-74.DOI:10.3969/j.issn.1005-1058.2019.04.016.
[4]宋傳鳳.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65.DOI:10.16681/j.cnki.wcqe.20191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