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領
摘 要:我國現(xiàn)在越來越重視素質(zhì)教育,但是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都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不能滿足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想要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標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在教授學生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快速發(fā)展。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很好的滿足生物課堂的需要,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合作學習;應用
一、合作學習在生物課堂的具體應用
(一)合理設置教學目標
現(xiàn)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已經(jīng)有所改變,所以在對高中生進行培養(yǎng)教學時,首先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以及個性化差異選取教學方式,而且要學會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方式符合教育發(fā)展需要,才能保證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日后的教學中廣泛應用,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在生物方向上的發(fā)展。
(二)合理化分組
教師要在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策略,最基礎的就是將學生按照一定的方式進行分組。如果在一個小組中都是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好,自己基本上就可以將學習中的問題都能解決,這樣就會減少他們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機會,不利于對這些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的培養(yǎng)。如果一個小組中都是成績較弱的學生,因為學生的基礎較差,就會導致很多問題學生都無法進行解決,也會阻礙他們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在進行學習小組分組時,應該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進行綜合性分組,保證每一個小組都有各個學習等級的學生。
(三)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定
在教學中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評定有利于教學的進步,同樣對合作學習采取綜合性評定也非常重要。教師不要采用傳統(tǒng)的依靠分數(shù)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方式,而是要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例如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實驗的設計、操作、現(xiàn)象分析以及結果等向?qū)W生展示操作的過程,并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講解以及示范進行實驗操作。在小組實驗結束后教師再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實驗成績的評價。
(四)合理分配組員任務
學生想要很好的完成合作學習,一定要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理想的目標,小組中的成員之間要相互合作,不能發(fā)揮自己的獨立性,只有在配合協(xié)作的過程中才能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學習任務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學習任務的分配,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承擔應有的責任。教師在進行學習任務分配時,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合理分配每個小組成員的任務,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學習中。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酶的特性》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完成研究性任務,例如實驗設計以及操作等,其他學生負責非研究性任務。如記錄數(shù)據(jù)等。
二、合作學習在生物教學中取得的教學效果
(一)增強學生合作精神
學生在步入社會后也要與其他人建立合作關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有效利用合作學習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集體中。生物學科在實驗教學時更是離不開合作學習,有些生物實驗無法在一個人的操作下完成,就需要將合作學習引入到生物實驗的教學中,學生在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時,就增強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例如,在進行《觀察細胞內(nèi)的線粒體》教學中,小組中有一個成員進行觀察就需要另一個成員進行記錄數(shù)據(jù),這就是合作學習在具體學習中的實施。所以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在學生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就要不斷進行討論以及交流,這時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就會增加,不斷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識,有利于學生生物成績的提升。
(二)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
現(xiàn)階段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競爭精神非常重要,想要在社會中生存就不開競爭,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如果競爭能力不強很容易被社會所淘汰。但是競爭和合作是相互依托的關系,想要競爭就離不開合作。在高中生物中實施合作學習就是在對學生進行競爭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實驗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搶答,對答對題目最多的小組進行獎勵。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高中生物的學習中離不開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酶的特性》實驗中,觀察實驗組以及對照組的氣泡產(chǎn)生數(shù)量以及速度。在進行實驗時可能會遇到很多突發(fā)的問題,例如沒有控制好溶液的滴入量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實驗的結果產(chǎn)生影響。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新的實驗的創(chuàng)建,成立新的實驗小組進行實驗操作。這樣在學生認真的對實驗內(nèi)容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會得到提升,這樣在以后的實驗中遇到類似的實驗問題,學生就可以在相互合作中對問題進行思考以及解決。并且可以對相關的課題進行深入研究,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結:在對高中生物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實驗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對學生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教師在對高中生進行生物教學時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生物成績,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競爭精神,這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李紅梅.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33):106.
[2]宗敏.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實效[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9,(1):156.
[3]馮春麗.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2(32):258.
[4]曾文江.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1):186.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41.175.
[5]李秀瓊.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0):118.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