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細瓊 陳桂盛
摘 要:化學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而如今化學學科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時,教師也需注重新時代的教學,重點抓住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探索過程,讓學生在主動探索過程中了解自我,真正運用各類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化學,學習化學。而電化學知識也是化學教學內(nèi)部的一大重點,為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電化學知識體系,此時教師也需從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氛圍,構建立體教學網(wǎng)絡,進行知識有效升華三方面出發(fā),鼓舞學生,激勵學生,讓學生完成化學知識復習的有效總結,這對于學生后期的復習沖刺也有著較為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電化學;復習策略
引言:電化學知識是一類較為重點的知識,而此類知識在高中化學內(nèi)部的分值也較為樂觀,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改變傳統(tǒng)的復習方式,真正引領學生,防止學生厭學情緒的產(chǎn)生,抓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讓學生以極強的思維狀態(tài)帶入課堂,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才能夠了解化學,完成自我化學知識的有效提升。
一、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氛圍
大多數(shù)化學知識都是極為有趣的,而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學習的一大關鍵就是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讓學生在氛圍內(nèi)部樂于去學,提高化學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只有這樣,化學教學的過程才是極具意義的,此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以目標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更多的良好氛圍環(huán)境,讓學生將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問題之上,指明學生學習方向,讓學生在學習內(nèi)部明確自我學習目標,喚醒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欲望,將更為主動的學習模式集中在課堂學習內(nèi)部【1】。
例如在電化學復習過程中,教師首先根據(jù)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原理,提出了如下一個問題,并要求學生標出兩極材料與電解質的溶液。
A、Zn+2H+=Zn2++H2
B、Fe+2H2O=Fe(OH)2+H2
根據(jù)已經(jīng)給出的反應,學生也能夠進行思考,并初步經(jīng)過了解得出了a為原電池的一個裝置,而b為電解池的裝置,并根據(jù)相關原理選出了電解材料。過后,教師再引領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了解如下原理――原來電化學的一大本質就是氧化還原反應,在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學生也會習得有關電解池與原電池的知識,二,電解材料與電解質溶液的選取方案也十分關鍵,這也直接關乎著后期的整個電化學進行過程,電解池和原電池的溶液大多是一些無機化學溶液,在進行教學時,教師也要注重守恒觀念的適時引入,通過這樣的實驗設計,學生的化學觀念和化學思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開展,這樣學生的大腦也始終處于活躍范圍內(nèi)。而這樣的活躍范圍,對于提升學生的后期復習也有著較強的作用。
二、構建一體網(wǎng)絡
復習的過程是極為枯燥的,而在這樣枯燥的學習內(nèi)容過程中學生也很難集中注意力,為此,為保證學生的復習質量,此時,教師也應合理運用舊有知識,進行不斷地添磚加瓦,構建學生學習的新型高樓大廈,幫助學生了解各類電化學知識【2】。由于之前大部分學生也對原電池與電解池的工作原理已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這時不少學生也大多構建了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通過上一問題,我們也基本能夠畫出相對實驗裝置。
此時教師再適時提問,對電化學內(nèi)部的原電池與電解池知識進行講解區(qū)分,讓學生了解――原來原電池與電解池最為本質的區(qū)別就是有無外加電源的加入,而它們的反應過程也有著一定相似性。過后,教師再進行相關類比,找出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根據(jù)裝置的判定來考察題目。這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發(fā)展學生的多項思維,通過如下――如何判斷原電池負極,電解池陽極,在不斷的正負向思維轉換過程中將各個零碎知識點進行總結,構建出學生學習的知識面,知識網(wǎng),讓學生了解電化學內(nèi)部的原電池與電解池的具體原理,并以此為出發(fā)點,在紙上寫出屬于自己的知識網(wǎng)絡。過后,學生也會驚嘆地感悟到,原來電化學的一大重點就是氧化還原反應,只要基于此出發(fā)點,在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出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也會創(chuàng)設出新的火花,新的觀念。
三、進行知識升華
之前學生也已經(jīng)了解了一系列電化學的相關概念,過后,教師需要去做的就是引領學生進行相關知識升華,讓學生在難題解決程中了解大部分的電化學解題要領。
例如,在2018年的高考中有這樣一道題:“最近我國科學家設計了一種CO2+H2S協(xié)同轉化裝置,實現(xiàn)對天然氣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電極分別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電極區(qū)發(fā)生反應為: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該裝置工作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陰極的電極反應:CO2+2H++2e-=CO+H2O
B.協(xié)同轉化總反應: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電勢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為酸性。
在這道題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該裝置是一個電解池,CO2在ZnO@石墨烯電極上轉化為CO,發(fā)生電子的還原反應,為陰極。石墨烯電極為陽極,發(fā)生失去電子的氧化反應。進而就可以判斷C選項,由于石墨烯電極為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所以其電勢要更高。此時,學生也能夠在一系列的難題解決過程中找準自身電化學學習特點,從課堂內(nèi)部抽取一些更具營養(yǎng)的知識,進行整合,從而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習能力。教師也能幫助學生更為有效的,在未來路途中進行發(fā)展,完成新時代人才的培養(yǎng)。當然,在進行過程中,教師也不能過于依賴題海戰(zhàn)術,而應將各類化學試題進行整理,找出一些更具活力,更具靈活性的化學試題作為例題講解,讓學生在此類靈活的試題解決過程中提升思維,完成自我知識整合,這在高三復習總階段的后期沖刺過程中也極為關鍵。
總結: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電化學教學重點,在高三總復習過程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各類知識發(fā)展作為主線,幫助學生發(fā)展內(nèi)在思維,通過一題多變的模式,由淺入深的挖掘難題,讓學生進行難題解讀。在不斷的解讀內(nèi)部,完成知識網(wǎng)絡的構建,這樣學生才會在此類教學過程中真正啟發(fā)思維,激勵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未來的復習道路上,以更少的時間發(fā)展更好的內(nèi)在思維,而這也符合新時代要領之下的課標教學理念,為新時代培養(yǎng)更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朱紛,潘程.提升高三電化學復習效率的策略研究[J].化學教與學,2017(10).
[2]徐永泉,劉冬花.電化學高考二輪復習策略淺析[J].高中數(shù)理化,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