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軼
摘要:小學階段是人格素養(yǎng)的形成時期,小學生心靈較為脆弱,心理素質有待增強;小學階段也是心理素質得以鍛造的良好階段,所以在此階段家長和小學教師都要注重對挫折教育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小學時期能夠提高自身面對挫折的能力,使身心健康得到發(fā)展。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展開小學生的挫折教育,并且如何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對挫折教育進行滲透,結合當前的教學資源得以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幫助學生提升抗挫能力的途徑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挫折教育;承受能力;挫折體驗;小學德育教育
引言:
挫折教育是指教師利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客觀地認識挫折,樹立抗挫觀,以及面對挫折時的態(tài)度與方法,提升抗挫能力等,簡單來說就是在體驗挫折中戰(zhàn)勝挫折。通過挫折教育幫助學生激發(fā)內在的潛能,鍛煉其性情和心智,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當前小學階段對挫折教育的重視不夠,并且對其認知也是不足的,教師在教育方面也缺乏專業(yè)知識與方法,只是停留于表面的形式,沒有很好地達到教育的效果,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抗挫能力,進行抗挫教育呢?以下進行簡單地分析。
一、以小學生認知水平為出發(fā)點,展開挫折教育
學生認知水平也受到年齡的局限,思維較為固化,因此在進行抗挫教育的內容選取時,要以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fā)點,根據其特點展開教育。小學階段主要注重關于安全方面的教育,首先學生在上學或放學的道路之中也存在安全隱患,發(fā)生狀況時如何避難和避險也是需要教師教導的部分。同時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之中也會面對困難和突發(fā)狀況,在這過程中也要以舉例的方式使學生樹立問題觀,培養(yǎng)其面對事情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迎難而上解決問題。在人際交往方面也要幫助學生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樂于表達與溝通,掌握與人相處的方式。在選擇事例時,也要以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校園生活中的小事舉例,更好地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習興趣并真正提升挫折教育水平,達成良好的效果[1]。
二、利用教材中的教學資源進行挫折教育
挫折是人生成長階段的必修課,只有經歷過挫折才能夠成長起來,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生活之中遇到的一切難題都是對人的歷練。所以,在小學階段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勇于面對挫折,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和信念,提高其抗挫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面臨各種難題時都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和解決,才能夠在今后的人生成長過程中攻克困難從而成就美好。
因此,挫折教育不僅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所有科任教師的工作,在小學階段各個學科的教師都要利用已有的課本內容或者沿用課外素材等進行挫折教育。哪怕只是一句名人名言,都能夠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名人名言多語句精煉,短小精悍,引人啟迪,而且有助于學生記憶和品味其中的道理,使學生面對事情時增強勇氣和信心。同時也可以采用名人的故事進行挫折教育,通過如居里夫人等科學家的經歷,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最終發(fā)現放射性元素鐳,使學生能夠明白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要克服困難和挫折,才能夠達到自己定下的目標和計劃。同時也可以結合在語文教材之中的名言警句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引導學生在面對困難時不要膽怯和畏懼,更多的是想到面對困難時別人是怎么克服困難的,通過他人的經歷更好地激勵自己,使自己戰(zhàn)勝困難取得勝利。教師在進行挫折教育的素材選取時,也要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靈活地教導,使學生感同身受,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可以通過體育訓練磨礪學生,簡單的游戲如二人三足促進團隊精神,通過成功的體驗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其擁有積極的上進心,勇于嘗試,提高挫折能力[2]。
三、開展抗挫教育的班會,培養(yǎng)學生抗挫能力
小學階段也是學生思維意識以及獨立精神得以建立的重要時期,所以班主任可開展以抗挫力為主題的班級活動,讓學生進行演講的方式,講述自己、身邊的朋友或家庭成員的一些抗挫事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更好地彼此鼓勵,產生共情,幫助學生深化對挫折的體驗感和認知度,真正地樹立起正確的抗挫觀。
例如關于貝多芬為了創(chuàng)作《第九交響曲》在無數次的夜晚堅持創(chuàng)作,堅強不屈的精神;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電影《阿甘正傳》,讓學生體會阿甘無論處在怎樣的境況,都能夠保持樂觀應對困難的精神。同時在學生學習實踐中也會面臨學習壓力,教師也要教導學生從積極的角度出發(fā),放松壓力,多多尋求幫助,坦露心扉進行溝通,也可以告知相應的減壓方法,如:運動、聽舒緩的音樂、寫日記、找同學訴說等。學生的挫折很多也來自于與人交往,教師也應進行指導和幫助,在學生掌握方法之后,更能夠去戰(zhàn)勝挫折,并提高自身與他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
四、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抗擊挫折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更加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地幫助學生進行挫折能力的培養(yǎng)。在班級中也可以打造一個戰(zhàn)勝挫折的班級環(huán)境,通過黑板報、墻紙等寫一些抗挫教育的內容和勵志的名人名言,在班級的各個角落滲透抗擊挫折的精神。同時,教師也要發(fā)揮榜樣的作用,自身能夠樹立起充滿力量抗擊挫折的形象,成為學生效仿的對象。同時教師也要關注班級同學的抗挫能力,對一些抗挫能力強的同學頒發(fā)小紅花,引導其他學生向其學習,并讓抗挫標兵們起帶動作用,打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讓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積極地面對挫折,也可以在學校設立心理咨詢室,在學生有挫敗感等問題的時候,可以與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和聯絡,緩解心理的力,更多地打開心門,樹立越挫越勇的精神品質。俗話說得好“久病成醫(yī)”,當學生在挫折之中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的時候,也是不斷地打造超強意志力的時候,能夠更好地成長起來并去幫助別人,打造班級互幫互助的氛圍[3]。
總結:
當前小學生面對抗挫折的機會越來越少,使許多學生一旦面對挫折就會受到打擊,并且會走極端,就此一蹶不振的現象也有很多,或者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調節(jié),甚至誘發(fā)心理疾病。因此,教師要打造一個挫折的環(huán)境,使學生在體驗過程之中培養(yǎng)起抗挫精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挫折教育,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更好地去應對所面臨的狀況,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更好地應對挫折,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秀勇. 談挫折教育手段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應用[J]. 速讀(中旬),2020(3):263.
[2]甘海紅. 探究小學德育教育中挫折教育的應用[J]. 名師在線,2020(2):53-54.
[3]黎安臣. 小學德育教育中挫折教育的應用[J]. 魅力中國,2020(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