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正勤
摘要: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這一學科中蘊含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在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一方面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有助于他們的知識積累。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提出策略意見,旨在為廣大同仁提供可靠的參考與借鑒,使其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課堂效率,從而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效率;措施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學習的方法、習慣以及思維尚未形成,因此他們通常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學科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認知學生特點,有針對性的改變課堂低效率的現(xiàn)狀。在素質(zhì)教育的背景之下,要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始終貫徹在教學過程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更好的完成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為學生打下夯實的語文學習基礎。
一、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課堂效率,首先就要從教學形式入手,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認知能力,在結(jié)合實際學習內(nèi)容的基礎上,選擇與之相契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最大限度的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情境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以及小組討論法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樣的方式使知識得到多維度全方面的展示,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其更好的帶入到課堂之中,增強他們的體驗感繼而得到情感的共鳴,有助于學習興趣的提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fā)學習興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xiàn)語文學習與學生興趣點的有效結(jié)合,充分了解同學們的偏好,找準興趣點,與此同時,將課本內(nèi)容進行延伸,引入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知識面,使其能夠?qū)⒄Z文知識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合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該學科的興趣所在。還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法,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設置競賽機制,將比賽與學習相結(jié)合,小組之間相互比較,看誰記得更準確、誰記得效率更高,通過激發(fā)同學們的好勝心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高[1]。
二、教師要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
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問題,更要從教師的層面上來考慮這一問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充分掌握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并結(jié)合學生年齡段做恰當教學計劃,做到堂堂課有備而來。要使每一節(jié)課都符合整體的教學規(guī)劃,有計劃的制定每周、每月以及每個季度的教學計劃,并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做出適合恰當?shù)恼{(diào)整,不斷提高每一節(jié)課的效率,打造高效且目的性強的語文課堂[2]。這在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對老師的要求與標準,要求他們應該在正確把握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在課前作充分的準備,深入的理解教材內(nèi)容,以文本為基礎,超越文本,達到對其中思想與內(nèi)涵的理解把握。只有正確把握文本內(nèi)容才能對知識做出適當?shù)耐庋硬⑶也慌茴},而課外資料的選擇應該充分考慮同學們的認知能力,以語文學習作為基礎點,不斷拓展大家的視野,提升語文思維。與此同時,結(jié)合教材幫助學生總結(jié)學習方法,使其掌握語文學習的策略,進而減輕其學習負擔,寓教于樂,使學生積極自主的展開學習與探究。
三、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倡導“生本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改變教師一言堂式的語文課堂模式[3]。積極營造自由、民主、積極、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輕松的學習,積極的參與,在課上暢所欲言,形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正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改變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shù)慕逃绞?,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使其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與此同時,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同學們的知識水平,對學生普遍存疑的知識點在后續(xù)的教學過程中進行重點講解,從而使課堂效率得到提升。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并不意味著無組織無紀律,教師要在課上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合理的制定規(guī)則,適時恰當?shù)囊龑瑢W們的思維導向,把握大家討論的節(jié)奏與范圍,避免跑題??偠灾ㄟ^構(gòu)建積極的課堂氛圍讓大家主動參與語文學習,使其思維得到激發(fā),同時通過積極的溝通使學生既能正確認識自身的優(yōu)勢所在,也要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有很對性的提高學習效率[4]。
四、設計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設計教學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掌握同學們的思路與節(jié)奏,進而提高語文學科的學習效率。問題的設計要以科學性、合理性為原則,其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思維方式;其二問題要具備目標性與針對性,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使學生始終能夠把握教學的重點所在,不斷思考形成發(fā)散思維。同時教師的提問還要就有價值性,在他們理解接受的基礎上,能夠進行一定的思考,有助于文章的深入理解以及課堂效率的提高,難度過高或難度過低的問題都不適宜,更要盡量減少封閉式的問題。課堂提問的方式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充分發(fā)揮打擊的主觀能動性,實現(xiàn)“量”與“質(zhì)”的同步提升,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學科的學習對于學生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也對其今后的素質(zhì)培養(yǎng)有重要意義,現(xiàn)階段課堂效率的提升是需要每位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只有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才能推動學科的不斷發(fā)展與前進。要通過打造輕松民主的課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寓教于樂,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感受到語文學科的趣味性。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從而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勝.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30+132.
[2]汪岳.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學周刊,2020,22:65-66.
[3]賈鋼成.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20,39:98-99.
[4]張蓉蓉.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新課程,2020,43:166.
射陽縣新坍小學 22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