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玲
摘要:雖然小學階段學生的任務主要還是學習,但是小學也是一個學生培養(yǎng)正確價值觀、良好思想品質(zhì)的場所。因此,小學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同時注重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思想品質(zhì),幫助學生在學做學問前先學會做人。小學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一類教師,在學生德育發(fā)展方面的工作中理所應當是主要負責人。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育工作經(jīng)驗,談談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應該注重運用哪些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德育教育作為“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這一教育目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班主任作為直接觀察、照顧、引導全班學生的“校園家長”,其自身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以及工作能力直接影響著本班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發(fā)展情況,可見班主任這一角色以及德育教育策略的重要性。
一、以愛為馬,信任為槳,共同到達德育培養(yǎng)的遠方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心思細膩、情感豐富,越是這樣單純的人越是脆弱、越是容易受傷。在我們觀察到的一些校園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看到班主任當眾點名批評某位學生,要求學生保持低頭認錯的姿態(tài),斥罵的話越來越難聽,并且不許學生辯解,或是要求學生罰站,要求全班同學將他視為害群之馬等等許多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行為。雖然我們愿意相信這些教師的行為的初衷是為了教育好學生,但是這樣的方式明顯只會造成相反的效果。學生會因為沒有得到教師的尊重而拒絕尊重教師,因為狼狽時卻被同班同學注視而拒絕與同學來往,因為感受不到學校的溫暖而厭惡學校。在學生厭惡老師、厭惡同學、厭惡學校的情況下,學習在他看來也不會是什么值得做的事情了。
因此,班主任應當用愛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如果學生達成了某項成績,應該及時鼓勵,給予建議,幫助學生提升,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加深學生與自己之間的感情,以便于今后的德育指導。如果學生犯了錯,應該問清楚原因、經(jīng)過,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視情節(jié)輕重選擇勸導學生的場所,不能夠為了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就輕易地在其他同學面前訓斥犯錯誤的學生,因為同齡人的眼光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銳利的。在勸導時,教師應該用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引導學生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并且應該向學生明確表示自己對他的信任,相信他一定能夠改正錯誤,成為更好的自己,幫助學生重建自信心。在愛與信任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學生,才會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同學,并且享受學習的過程。
二、持續(xù)關注,細心觀察,保證學生心態(tài)健康
近些年來,雖然教育改革隨著社會發(fā)展也不斷進行著,但是還是能夠看到一些校園悲劇相關的新聞報道。作為班主任,面對著那么多家庭的希望,應該承擔起密切關注學生心情、心態(tài)方面健康的責任。德育教育工作也應該在了解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在這節(jié)課上,同學們可以自由發(fā)言,將自己這一周來的感想分享給全班同學,也可以將自己的疑惑分享出來、邀請大家一同解答。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應當注意在課堂結束前提醒學生:如果有不想和大家的分享的事情或疑惑,可以寫信給班主任或是爸爸媽媽。通過鼓勵學生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當然,問題不是說出來就能解決的,對于鼓起勇氣來尋求大人幫助的學生來說,班主任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不能夠想當然的認為小學生年紀這么小,不會有什么重大的心理問題,繼而草草敷衍學生的問題,忽略學生的求助信號。而是應當帶著愛與信任的眼光去看待學生,設身處境地思考學生面臨的困惑,并且尋求相關力量的幫助,但是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對于問題保密性的要求,做到尊重學生、幫助學生、引導學生。
三、居安思危,積極提倡,引導學生保持心態(tài)健康
在確保學生德育發(fā)展正常的情況下,班主任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提醒、幫助學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班會課時,班主任可以播放一些德育教育相關的視頻,可以是心理健康方面、優(yōu)良品德方面等等。通過視頻,學生可以在形象生動的畫面中體會到正確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帶來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幫助學生認識到德育水平對于學習、生活來說的重要性是不亞于身體健康的。需要注意的是,視頻內(nèi)容應該以正面事例為主,以防對學生的處世觀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
除了視頻,教師也可以開展“征文”比賽,題目是“身邊的好人好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學會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從他們身上學習到自己沒有的優(yōu)良品質(zhì),再寫到文章中,找一節(jié)班會課的時間進行全班分享。如此一來,既可以幫助寫作的學生培養(yǎng)好的道德素養(yǎng),也可以借此機會鼓勵那些出現(xiàn)在文章中的優(yōu)秀同學,有助于班級良好氛圍的形成。
四、家校合作,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雖然學生一周有五天要上學,但是學生的家庭教育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畢竟班主任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著每一位學生的動態(tài)、引導每一位學生的德育發(fā)展路線。有的事孩子愿意跟家長說而不愿意跟老師說,而有的事孩子更愿意跟老師說而不愿意跟家長說,如果學生遇到的德育問題不是家長或者教師單獨可以解決的,就需要借助家校合作的平臺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因此,家長與班主任的配合顯得尤為重要。除了開家長會之外,教師應該采取其他不同的形式來保持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并且提高定期溝通交流的機會。另外,也可以邀請學生和家長一同來到辦公室,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和學生家長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減輕家長的擔心,也盡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
結束語:小學生是年齡較小的未成年人,他們的身體、心理素質(zhì)都還未發(fā)育成熟,看待許多問題的角度都會不夠全面。因此,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是每一名小學班主任都需要加以重視的。可以通過給予學生愛與信任、時刻深入了解學生、定期開展德育教育宣傳以及保持家校合作的形式,來為學生提供德育教育,力求幫助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獲得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精神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任曉麗.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要點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58-59.
[2]黎飛玉.激勵策略在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88-89.
[3]劉娉潔. 關于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滲透[A]. .教育理論研究(第十一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