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
【摘 ? ?要】就目前英語教學而言,教師如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迫在眉睫的難題。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為了讓教學更加貼合當代社會需求,教師不僅要迎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以人為本地進行課堂教學,更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構建更加高效的英語課堂。本文將針對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對高效課堂的建設提出具有代表性的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學生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91
一、營造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直作為課堂的主體,掌握著課堂的絕對權威,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在課堂上沒有學習的積極性,課堂參與度不高,發(fā)揮的空間很小,導致教師的教學效率很低。而在現階段,教師可利用“微課程”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出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上來。教師可以把枯燥乏味的詞匯、短語和句子與視頻、音頻結合起來,配以動畫或圖片剪切成一個短視頻,然后加上教師自身的教學藝術以及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在上課時配合自身的講解播放給學生,從視覺、感覺和聽覺等感官方面刺激學生學習和記憶英語詞句,在調節(jié)課堂氣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My weekend plan”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從網上尋找有關視頻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收集學生學習、玩耍的視頻,結合文章內容剪輯成一個短視頻,這其中可添加一些文章中的生單詞或短語,然后在課堂上以視頻的形式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能夠結合環(huán)境增加對英語單詞的了解,對生詞句進行初步的掌握。這時教師再引領學生通讀全文,并讓學生進行翻譯和解析全文,以加深其對詞句的記憶,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利用微視頻來豐富教學內容,不僅能提升課堂效果,還能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教師在視頻上做一些合理的拓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強師生聯(lián)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引導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在學生心中的形象一直屬于威嚴、高大的,學生很少會和教師進行學習之外的交流,僅僅只是在課堂上的交流完全不能讓學生放松下來。如果教師能夠多與學生進行適時的溝通,在學生之間構建一個輕松親切的形象,學生會因為喜歡教師從而喜歡上教師所教授的這門學科。那么,如何與學生進行適時友好的溝通呢?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多采用幽默的語言,營造輕松的氛圍,組織一些增進彼此關系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
另外,教師還可以主動為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為師生之間的關系增添色彩。例如,在進行“Is this your pencil?”教學時,教師需要把握“變教為導,變學為思”的要點,將課堂真正交還給學生,讓課堂重新煥發(fā)生機。教師在課堂上隨機選擇兩位學生進行課堂演繹,讓學生就“Is this your pencil?”進行簡單的對話。比如王紅說:“Li Ming,I bought a very beautiful pencil today.”,李明說:“Let me see.It's really nice.I want to buy one,too.Can you tell me where you bought it?”王紅:“Of course,I bought it at the stationery store downstairs my house.”通過這樣簡單的課堂對話,不僅吸引了其他學生的注意力,兩名參與對話的學生的口語能力也將有一個大大的提升。課堂對話完成后教師可以參與進來與學生隨機組隊進行交流,就一些生活上的事情進行對話,在學生講得不好的時候,教師可以隨時進行現場指導,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烘托了課堂氛圍,也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后續(xù)可以組織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樣的課堂代表了當代教學的潮流,把教師引導者的形象凸顯出來,留出大量可操作空間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積極地去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學習品格,這對高效課堂的建設極其有利。
三、構建學習小組,促進鼓勵式學習
針對當前的英語教學現狀,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文化品格,這也是高效課堂建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以學生的寫作為例,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這樣的課堂形式一改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把時間完全交給學生,改變了課堂教學結構,充分發(fā)揮課堂的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課題,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時便于學生合理運用所學知識,降低寫作的難度。比如以“The campus after the heavy snow.”為題讓學生寫一篇文章。重點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進行分組的時候獲取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同一組中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要有,每個組要投票選擇一個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作為小組的組長,來合理組織學生的討論和發(fā)言。同時,在發(fā)言的過程中,組長要安排學生做好筆記,最終由組長對小組發(fā)言進行總結和評價,充分利用學生之間互相了解的特點,通過小組互助式學習方式找出組內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然后對各個觀點進行整合處理,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分析問題。既能夠激發(fā)小組內部的公平競爭,又要促使小組內部進行正常的合作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
建設高效英語課堂,教師一定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正確地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為學生營造出積極健康的課堂環(huán)境,為我國高素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提供更加高效的平臺。
參考文獻
[1]李俊文.高效課堂背景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轉化[J].科技信息.2012(19).
[2]李洪新.新課改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J].英語廣場.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