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琴
【摘 ? ?要】在小學美術課程改革中,對國畫教學的關注和改革的聲音越來越大。國畫作為一門民族藝術需要傳承,但作為國畫啟蒙的小學教育卻沒有突破;新課程的改革要求迫在眉睫,而小學國畫課堂的改革卻無法啟動;近年來,學科核心素養(yǎng)觀的興起,使得國畫課堂迫切需要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觀。這些新的矛盾和新的要求都促使我們重視小學國畫教學。本文選擇這一話題進行探討,以期對小學美術課國畫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 ?國畫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0.025
在小學美術課國畫教學中,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想要實現(xiàn)小學國畫教學目標,就需要優(yōu)化教學思路,根據小學生的具體學情,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適應,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才能實現(xiàn)小學美術課國畫教學最優(yōu)。
一、明確小學美術課國畫教學思路
(一)與小學生繪畫水平相適應
在小學美術國畫教學中,教師應考慮小學生的美術繪畫水平。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提出要結合人的認知發(fā)展來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接觸國畫,因此在教學中也應遵循一個邏輯,從簡單開始,從國畫體驗開始,再去學習國畫的美術語言表達,再到國畫美術創(chuàng)作,遵從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基于小學生繪畫水平開展國畫教學。
(二)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適應
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要求開展不同的教學策略來實現(xiàn)。從三年級國畫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看,教學內容是水墨畫的游戲體驗,教學目標要求小學生通過參加游戲活動體驗水墨造型活動,對國畫產生濃厚興趣,并在游戲中嘗試了解水墨和宣紙的特性,可以選擇游戲體驗為主的教學策略,讓水墨畫教學更具趣味;四年級教學內容主要是寫意國畫和詩情畫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界定教學目標,關于寫意國畫的教學目標是掌握國畫用墨、用筆基本技巧,學習國畫構圖基本要求和國畫基本技能,可以選擇寫生觀察的教學策略;詩情畫意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進行詩畫合一審美學習,用學過的國畫色彩知識、構圖知識以及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古詩詞的意境,熱愛傳統(tǒng)文學藝術的情感,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可以選擇文學想象進行詩畫合一國畫教學;五年級教學內容主要是延續(xù)四年級的寫意教學和彩墨國畫內容,其中彩墨國畫教學目標是鼓勵學生嘗試彩墨渲染的創(chuàng)新畫法,進行彩墨個性創(chuàng)作,讓學生自由繪畫,可以采取彩墨創(chuàng)作的教學策略。
小學美術課國畫教學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根據學習水平,根據各個階段國畫教學內容和目標的不同,國畫教學的側重點也不同,并提煉出不同的教學策略。即:三年級學生剛接觸國畫時,從欣賞國畫、游戲體驗入手,培養(yǎng)對國畫的興趣;四年級接觸國畫后,我們努力向學生傳授中國畫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把學生引入中國畫的大門,引導學生學習中國畫的意境,并嘗試從寫生觀察和文學想象中學習;在五年級的彩墨國畫學習中,我們在三、四年級國畫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彩墨國畫,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在審美中創(chuàng)造,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二、在小學美術課國畫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策略
綜合考慮三年級學生繪畫水平、“水墨游戲”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可以看出游戲是小學生的“摯愛”,從游戲入手,能夠滿足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需求,解決小學生注意力不持久的問題。在國畫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國畫游戲,將國畫教學內容融入游戲中,巧妙地將玩和學結合起來,讓小學生在玩耍中掌握國畫繪畫技巧。
水墨畫的潑墨教學,是基于濃淡不同的墨色在紙上產生的不同效果,利用水墨的張力以及紙張的特性產生水墨暈染的不同效果。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讓學生嘗試在游戲中如何“潑墨”會有水墨畫的藝術效果,這樣學生就會躍躍欲試。教師在游戲教學中可以遵循“游戲導入—問題探究—知識建構—游戲創(chuàng)作—總結升華”的思路進行國畫游戲教學。國畫游戲教學模式只是一種大體的教學思路,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教學步驟。“水墨游戲”的教學難點就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水墨暈染效果的表現(xiàn)方法。以潑墨畫為案例,將濕濕的淡墨甩在宣紙上,在淡墨未干的時候潑上濃墨,濃墨隨著水分開始滲透開來,就可以看到宣紙上的暈染韻致效果。在這樣的游戲帶動下,小學生對水墨游戲學習充滿興趣,在不同的趣味潑墨游戲中體會水墨韻味,在動手實踐中積極思考水墨暈染效果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
在具體的游戲體驗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游戲中掌控國畫教學過程。因為小學生天性好玩,很可能“玩過頭”,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定好教學計劃,明確“玩”的指導要求,告知學生“玩”的程度,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從玩回歸到國畫的技法教學。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有著獨特的藝術風格,歷史的積淀成就了中國畫藝術的獨特性。在當前高速發(fā)展的社會化媒體和信息系統(tǒng)的影響下,其發(fā)展與新的社會觀和人文思想息息相關。國畫藝術家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向我們展示中國畫多姿多彩的世界,以屬于中華民族的藝術美學走向更高、更廣闊的世界舞臺。作為美術教師,我們不能閉門造車。在新形勢的沖擊下,我們要與時俱進,勇?lián)褡逅囆g傳承教育的重任,順應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和國畫教學潮流,基于小學生對小學美術創(chuàng)新性學習的要求,呈現(xiàn)出國畫藝術以及更符合當前國畫藝術形式創(chuàng)新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劉曉.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國畫教學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
[2]李璐.小學美術課程中的國畫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