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中,出現了很多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幼兒園教育起到了啟發(fā)作用。在幼兒園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不能受到課本或課堂的限制,應該結合生活元素開展多樣、有趣的美術教學活動,讓美術與生活相結合,這不僅能使幼兒對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產生共鳴,還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幼兒更好的發(fā)展,讓幼兒園美術生活化教學更有價值。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美術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生活與教育密切相關,不可分割,雖然幼兒年齡小,但是教師也要將教育與生活相聯系,注重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都要通過與生活相結合來實現,美術教育亦是如此。美術是幼兒學習的一門藝術學科,隨著幼兒園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幼兒美術教學不再僅是讓幼兒進行繪畫這樣單一無趣的活動,教師要關注幼兒的生活,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美化幼兒的生活,關注幼兒的個性形成和發(fā)展,為幼兒營造寬松、愉悅的藝術欣賞氛圍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興趣和能力,讓幼兒釋放天性,讓幼兒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美好。
一、根據季節(jié)變化,開展美術活動
隨著幼兒認知和生活經驗的增強,幼兒對四季的變化和主要特點已經能夠基本掌握,教師可以利用季節(jié)的變化開展美術生活化教學活動,無論是生機勃勃的春季,還是秋色宜人的秋季,其中都有大量的本土材料可尋,如樹葉、松果、稻草等等,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生活中的顏色與亮點,教師要注重啟發(fā)幼兒的思維,去感受生活中季節(jié)的變化,感受季節(jié)所帶來的美好感受。
例如,教師開展以《秋》為主題的美術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校園或是附近的公園,收集關于秋天的素材,有紅色的落葉,有散落的松果,有枯黃的小草等等,引導幼兒一邊感受秋天的環(huán)境,一邊收集所看到的、喜歡的自然素材,回到室內后,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讓幼兒觀看有關自然素材創(chuàng)作出來的各個作品,豐富課堂活動內容,擴展幼兒的美術視野,激發(fā)幼兒進行學習活動的興趣,觀看后,讓幼兒對自己所收集的本土材料進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比如,用收集的樹葉進行拓印畫,用葉子做成飛舞的蝴蝶,將很多樹葉串起來變成樹葉小裙子等等,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去創(chuàng)造。最后,教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綜合評價并表揚,并引導幼兒要關注季節(jié)變化所帶來的藝術美,感受生活與美術的魅力。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感受美術魅力
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對于自己沒見過的東西、感興趣的東西會非常好奇,想一探究竟,教師在開展美術生活化教育時,應掌握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盡量讓教學形式生活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化情境,更好的激發(fā)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從多個方面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感受到美術的奧秘,更喜歡學習美術。
例如,教師開展《沙畫》美術生活化教育活動,幼兒喜歡玩耍,玩沙子,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先用多媒體展示藝術沙畫,沙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幼兒雖然玩過沙子,但是對沙畫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沙畫能充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能有效集中幼兒的學習注意力。通過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不僅能讓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而且能拓展幼兒的美術知識,提升幼兒的美術審美趣味。觀看后,教師可以與幼兒交流,看完沙畫后的感受,引導幼兒積極發(fā)言,然后帶領幼兒去戶外玩沙子,雖然我們生活中的沙子與沙畫的沙子有區(qū)別,但是,在沙畫藝術的刺激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能有效提高,如此,通過多種形式的生活化情境,幼兒能更好的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提升對生活、對美術的認知程度。
三、游戲材料本土化,進行創(chuàng)意改造
幼兒在生活中會接觸到豐富多樣的材料,無論是正在使用的,還是要丟棄的,教師可以從幼兒的生活資源著手,讓幼兒在生活中收集有關廢舊材料,通過各種形式的加工,來展現美術的另一種美。這不僅促進了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而且還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有趣的形式和多樣的生活材料能促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提高美術文化素養(yǎng)。
例如,教師進行“變廢為寶”的美術生活化教育活動,教師提前讓幼兒收集一些不用的、有趣的包裝袋,或是不用的紙盒、飲料瓶等物品,在教學中,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關于“變廢為寶”的圖片或視頻,讓幼兒觀看,幼兒看到有趣的組合物品會非常感興趣,觀看后,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力,或是根據剛才所看的內容,將自己所收集到的物品,通過變形、繪畫、組合進行各種創(chuàng)造,可以自己動手,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操作,最后設計出形態(tài)各異、有趣的美術作品,如大卡車、小房子等,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有環(huán)保意識,引導幼兒學會用生活中的材料來展現美術的特點。
總而言之,在幼兒學習中,美術是重要一門學科,對于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文化素養(yǎng)有重要作用,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注重進行美術生活化教學,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認知,合理設計美術生活化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教學能力,關注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打造豐富、多樣、有趣的美術課堂,讓美術走入生活,讓幼兒更好的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美術所帶來的美好感受,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黃培瓊.兒童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發(fā)現,2017:69-70.
[2]朱敏."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美術活動中的體現探析[J].成才之路,2017,(3):66.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黃家壩街道中心幼兒園 楊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