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在基礎美術課中,教師應教會學生理解“工具”和“道”,以幫助學生解決審美世界中知覺與思維之間的矛盾。學生不僅需要以線條和色彩來理解美術知識,還需要以廣泛的文化差異來理解美術知識,從而使學生逐漸加深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并有效提高教師的美術教學效率。其中,藝術語言是藝術品的一種表達,使藝術品更具價值。新課程要求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美術語言,因為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使用美術語言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關鍵字:小學美術;美術語言;有效運用
所謂美術語言是將美術的基本要素和造型要素組合成美術作品的語言。它是學生了解美術作品和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科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是如何在美術教學中發(fā)揮美術語言的良好作用。本文將繼續(xù)收集分析和討論相關課程的實踐經驗,以期給其他小學美術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1.小學美術語言的重要性
首先,美術語言是情感交流。小學美術教學需要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表達,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偟膩碚f,美術作品的內容豐富,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更加強烈。諸如作品中的點,線和面之類的元素是一種美術語言,可以用來教給學生情感。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使用美術語言,以便學生可以學習邏輯思維,升華情感等,并將其應用于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以便學生可以感受到藝術語言的魔力,然后對美術語言產生興趣。其次,美術語言是美術學科的基礎。在學習美術時,學生不僅需要感受到其中的品味,而且必須掌握美術語言,因為只有掌握了美術語言的學生才能在學習美術時深刻地感受到美術作品的品味。美術作品是通過整合幾種美術語言而形成的。包括:原則,形式,結構,平衡等。最后,美術語言可以幫助學生體驗美。在傳統(tǒng)教育中,美術教學并未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其教學內容十分簡單。老師通常教學生繪畫或制作手工藝品。在現(xiàn)代教育中,美術教育逐漸受到關注,美術教育不僅需要理論知識,還需要實踐訓練,使學生學會使用美術語言,體驗藝術感,并能夠積極發(fā)展繪畫。只有當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時,他們才能夠感受到藝術的美。
2.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運用美術語言的策略
教師已經知道美術語言的重要性,因而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美術語言已成為教師教育的重要課題。在這方面,基于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個人見解,作者分享了一些運用方法。如何用美術語言進行教學呢?教師可以選擇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美術語言發(fā)展的興趣;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來擴大學生的視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進而實施針對學生的美術語言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下課后反思,以加深他們對美術語言的理解和掌握。
(1)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美術語言發(fā)展的興趣
興趣是人們前進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最佳推動因素。小學生在教室里活躍,好奇且注意力不集中,那是他們的本性。作為老師,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而是要發(fā)展學生的天性,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愛好入手,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當學生感興趣時,他們可以積極地展開學習,進而達到美術教師的教學期待。另一方面,興趣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學生不會感到無聊和壓力,而是會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積極探索知識。
例如,在教“元宵節(jié)里掛彩燈”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呈現(xiàn)燈籠的圖片,然后為學生引入猜猜燈謎的游戲,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教師就可以與同學討論元宵節(jié)的習俗。因為小學生對手工藝課非常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作燈籠,引導學生主動進入教學,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有不同的感受,同時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
(2)利用媒體技術擴大學生的視野
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已逐漸進入美術教學課堂,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具有顯著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授美術時,教師還應使用多媒體教學來形象化美術語言的某些抽象表達,并促進學生的理解。多媒體教學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的枯燥乏味,為教師創(chuàng)造足夠的教學條件,教師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突出美術教學的價值,提高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讓我的飛機上藍天”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中使用動畫,視聽功能,使學生可以觀看有關飛機在天空中飛行的視頻,從而為學生提供真實的體驗,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學習。
(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領導
美術教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智力,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技能。小學美術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法使學生的思維多樣化,并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但應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將想象力強加于學生的思想上,這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接觸學生的藝術才能,并實施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語言教育。
例如,在“風景寫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并繪制他們認為最美麗的風景。當學生可以繪制整個作品時,他們還可以掌握美術語言。此時小學美術老師需要做的是積極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對學生學習美術語言有著積極的影響。
總而言之,美術語言是美術教學的基礎,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因此,美術老師必須繼續(xù)推廣教學,向學生傳達美術語言。教師需要以最佳形式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作者分析了小學階段藝術語言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學藝術教育中加強藝術語言的應對措施。教授美術語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師必須付出很多努力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引生活之水——讓美術課堂綻放別樣精彩[J]. 張敏. 考試周刊. 2018(A2)
[2]淺析小學美術課堂實施創(chuàng)意教學的方法[J]. 張世新. 名家名作. 2018(05)
訥河市訥南鎮(zhèn)中心學校 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