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芬
摘要:新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個領域,推動了各行各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青少年進行運動訓練能夠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水平,增強體質健康,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然而當前,青少年運動訓練的模式單一、內容枯燥,難以調動青少年運動的積極性,訓練效果較差。在新媒體時代,教練員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青少年運動訓練的方式,豐富訓練內容,增強訓練的趣味性。本文對新媒體時代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的創(chuàng)新途徑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創(chuàng)新
青少年活潑、好動,充滿挑戰(zhàn),愿意接受新事物。新媒體技術一經推出就受到了青少年的喜愛。新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勢必會給青少年運動訓練帶來新的活力。將新媒體技術與青少年運動訓練相結合能夠改變單一的訓練模式,增強青少年體育訓練的熱情,使青少年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參與到運動訓練中來,從而提升訓練的效率。因此,教練員在進行訓練時,要充分意識到新媒體技術的必要性,并將新媒體技術與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相結合,增強訓練效果,達到預期的訓練目的。
一、當前青少年運動訓練存在的問題
(一)訓練模式單一,缺乏趣味性
當前青少年運動訓練中存在著訓練模式單一、缺乏趣味性的問題。傳統(tǒng)的運動訓練模式單調、枯燥,就是機械地進行運動訓練。教練員布置好訓練內容后,青少年按照大綱要求進行運動訓練。由于缺乏趣味性,青少年難以集中注意力進行訓練,積極性較差,缺乏運動的熱情,也無法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青少年的運動訓練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運動訓練的效果較差,課堂效率也較低,也很難培養(yǎng)青少年運動的良好習慣。
(二)未做到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
當前青少年運動訓練還未做到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教練員在進行授課時,仍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男生和女生之間、青少年與青少年之間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身體素質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如果按照統(tǒng)一的目標進行教學,青少年難以得到更好地發(fā)展,甚至會失去對體育運動訓練的興趣。因此,教練員在進行青少年運動訓練時,要充分考慮青少年的個體化差異,從青少年的興趣出發(fā),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每位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
(三)缺乏相應的新媒體配套設施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中,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但是對于青少年的運動訓練來說,還未意識到新媒體技術應用的重要性,也沒有積極地采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青少年運動訓練的方式,而且,由于學校及教師的不重視,青少年的運動訓練也缺乏相應的新媒體配套設施,學校及教師只是簡單地認為只有加強訓練才能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水平,多媒體技術只是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媒體技術在青少年運動訓練中的應用,阻礙了新媒體教學的推廣。
二、新媒體時代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創(chuàng)新
(一)創(chuàng)新運動訓練情境
在進行青少年運動訓練時,教練員可利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運動訓練的情境,增強訓練的趣味性,從而提升訓練質量水平。在進行運動訓練時,教練員要結合青少年不同的興趣點,建立青少年熟悉、感興趣的情境,激發(fā)青少年的主動探索精神,使青少年積極地參與到運動訓練中來。教練員可利用新媒體技術播放國際比賽的視頻,增強青少年體育運動訓練的激情,并通過圖片、影音、文字等向青少年介紹國際冠軍的事跡,使青少年意識到只有不斷訓練、刻苦拼搏才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從而鼓舞青少年主動地進行運動訓練,增強訓練效果。
(二)建立“微課”教學模式
創(chuàng)新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教練員也可采用“微課”的教學模式。教練員將所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錄制成相關教學視頻,對所學動作進行總結和介紹并上傳到網絡上。青少年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制定自己的學習進度,完成教練員布置的作業(yè)。教練員可根據(jù)青少年上傳的作業(yè)進行評價和指導,以增強青少年動作的規(guī)范性。青少年也可以利用網絡對所學動作進行溝通和討論,獲得更多的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拔⒄n”的形式能夠調動青少年運動訓練的積極性,增強運動訓練的趣味性,提升訓練的質量水平。
(三)提升教練員的新媒體應用能力
當前,教練員的新媒體應用能力水平較差,無法合理地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嚴重制約了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因此,創(chuàng)新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還應該提升教練員的新媒體應用能力。教練員是青少年運動訓練的主導者,教練員的素質能力水平關系著青少年的運動訓練質量水平。因此,教練員應該加強自身的新媒體應用能力水平,能夠熟練地掌握新媒體技術。教練員也要加強學習,掌握最新的、科學的訓練方法,充分將新媒體技術和青少年的運動訓練相結合,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提升運動訓練的實效性,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fā)展。
(四)加強新媒體技術配套設施的投入
完善的配套設施能夠為青少年進行運動訓練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也是創(chuàng)新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的基礎。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新媒體技術配套設施的投入,為青少年進行運動訓練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首先,學校可以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專門的教室,配備齊全新媒體設施,用于青少年觀看相關比賽視頻、課程教學視頻或圖片影音等。其次,學校還應該保障校園互聯(lián)網基礎設施的健全,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知識素養(yǎng)水平,使青少年在運動訓練過程中能夠利用網絡隨時隨地查詢、觀看相關教學視頻,提升青少年運動訓練的質量水平,從而也推動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的創(chuàng)新。
(五)加強視頻、錄像等功能的運用
新媒體時代,創(chuàng)新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要加強視頻、錄像等功能的運用。教師可采用相關的視頻進行教學。針對某一動作,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的快進、慢放、重放等功能,對技術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教學。通過觀看相關教學視頻,青少年能夠更加清楚地掌握技術動作,同時,生動的教學視頻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使青少年集中注意力,從而提升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水平。此外,青少年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機等新媒體終端設備提升自身的動作規(guī)范性。利用智能手機、IPAD等,青少年可以將自身的動作錄下來,通過觀看自己的動作視頻,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或將自身的動作視頻與專業(yè)的教學視頻進行對比,找到自身應加強之處?;蛲ㄟ^老師的指導,不斷地加強學習,并多次進行錄像與專業(yè)視頻進行比較,逐漸縮小與規(guī)范動作的差距。青少年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從而提升自身的運動水平,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但是對于青少年的運動訓練來說,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較少。當前青少年運動訓練存在著訓練模式單一、缺乏趣味性,未做到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缺乏相應的新媒體配套設施等問題。新媒體時代,青少年的運動訓練應該充分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從而提升訓練的質量水平。教練員可利用新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運動訓練情境;建立“微課”教學模式;提升自身的新媒體應用能力;加強新媒體技術配套設施的投入;加強視頻、錄像等功能的運用等,從而創(chuàng)新青少年運動訓練模式,增強訓練的實效性,促進青少年運動訓練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
參考文獻:
[1]楊靜.青少年體能提升的訓練方法及探討[J].運動,2016(13):18,142.
[2]王瀚.“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青少年運動訓練初探[J].湖北體育科技,2016,35(7):605-606+568.
[3]孫毅.新媒體在現(xiàn)代學校體育中的運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4]張少瓊.新媒體對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及發(fā)展策略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2(05).
[5]陳小平.中國青少年訓練——問題·對策·趨勢[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48(11).
注:本論文受“2019年度貴陽市科學技術局—貴陽學院科技專項資金”資助? 項目編號:GYU—KYZ(2019~2020)TY—21。